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震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给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 ,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 ,社会文明进一步提高 ,更加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存空间。为此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反应综合能力 ,使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至最小 ,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是由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地震部门综合协调 ,以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为主 ,联合各灾种管理部门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其他救援力量 ,实施地震应急救援 ,相互支援、分工协作的综合应急救援协调系统。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 ,快速、有序、高效、恰当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建立社会动员机制 ,有效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 ,减少地震损失 ,是该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工作 ,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成效,但许多县(市)在近年来的几次大震应急救援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几次大震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对本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需求缺乏长远规划、灾情信息收集与交互能力弱、抗震救灾基础设施薄弱、应急救援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不到位、对农村地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重视不够以及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等;提出了消除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薄弱环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应急管理模型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各类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故灾害时有发生 ,尽管各有关部门的抢救队伍在实施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各抢险救援力量专业单一、分散行动 ,形成不了合力 ,难以及时有效处置重大或特大突发性、综合性、大面积的城市事故灾害 ,特别是像地震以及的美国的 9 1 1那样突发性事故。我们目前开展的震害预测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只是针对地震的 ,而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要应对城市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城市有必要建立一种应急机制或综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数字城市”的思想 ,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 ,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民防、地震等政府部门 ,为市民提供快速、及时的各种救助和相应的服务。统一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合行动 ,从而有效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发生后,在国家建设部等有关部委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四川省建设系统和地震系统等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后共计2500余人次,持续时间达2个多月。深入灾区开展地震震害调查、房屋安全应急评估、专项房屋结构技术鉴定和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掌握了较丰富的房屋震害第一手调查评估资资料。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目前科技尚不可预知地震,地震灾后应急至关重要。遥感是目前震害应急最快速便捷的手段,本文总结了遥感震害应急信息四个方面的现状:数据共享、遥感震害评估技术、遥感震害评估系统、信息集成发布平台。遥感震害信息从数据、软硬件、产品等各个方面都已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但是未能将整个遥感震害应急流程统筹规划,形成宏观的遥感震害应急共享机制。下一步应该从健全数据分享链、建立并开放共享专家知识库、建立实时协同判读平台、制定产品共享规范,创建并推广产品发布平台,相关软硬件技术支持等方面充分考虑,协同遥感震害应急的每一步流程,建立起一套针对数据、处理、软硬件、产品规范等遥感震害应急全面而又健全的合作机制。遥感震害应急正朝着全球遥感数据系统化、遥感震害应急业务平台化、遥感震害应急产品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遥感应急合作的全方位可行性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可以随身携带,自动监视地震监测台网发布的地震信息,自动启动,在接到地震信息后1-2分钟内自动给指挥者提供地震震中行政区域位置图、地震应急方案和震害快速评估等应急辅助决策,从而避免地震应急指挥的无序性,提高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的效率,缩短地震救灾组织时间。它集成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全过程辅助功能。本系统对运行设备要求低,运行速度快,维护容易,操作方法简单,通用型设计,全国(全球)适用。用其建设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投资省,见效快,运行维护成本低,可得到物美价廉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7月福建省地震局成立应急救援处。之后 ,福建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 2 0 0 3年 8月 ,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和福建省武警医院三方就联合组建福建省地震紧急救援队事宜达成共识 ,并已联合行文向福建省人民政府请示。 2 0 0 4年 ,福建省地震局继续把建立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作为工作重点 ,力求地震应急和震灾救援工作实现组织到位 ,人员到位 ,措施到位 ,制度到位。  相似文献   

8.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继2013年芦山地震,时隔9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再次发生MS6.1级地震。地震是诱发山区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诱发滑坡的空间分布范围对震后应急救援和临时安置点选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球地震诱发滑坡数据库,采用深度森林算法,建立了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概率近实时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6·1”芦山地震诱发滑坡的快速预测,在震后1 h内获取了滑坡空间分布概率预测结果,并第一时间到达震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模型复核。调查表明,本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为主,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芦山县北部和宝兴县西部的交汇区,断层上盘滑坡数量明显高于下盘。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宝兴东河流域地质灾害现场调查数据,发现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0%以上,特别是相对较大规模的滑坡均发生在模型预测的高易发区,说明模型可以弥补震后现场调查与遥感数据获取时效性方面的不足,为震后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往往引起大量建筑物倒塌,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快速准确地评估建筑物损毁情况,有利于合理安排资源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能力,在评估建筑物震害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SAR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入手,介绍SAR提取建筑物震害信息的方法,并针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震害信息。最后展望了SAR图像提取震害建筑物信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区典型公路隧道衬砌震害类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汶川地震对震区公路隧道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严重影响了灾区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为了保留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隧道震害的珍贵资料,对震区公路隧道震害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统计和分析。首先按照隧道结构拱部、边墙、仰拱及附属结构进行统计和分析,再对影响隧道震害的六个因素(震中距、地质条件、断层、竖向地震、支护结构及施工质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抗震设防启示及建议。研究成果一方面为研究汶川地震震区公路隧道震害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测井、地震资料联合地震道多尺度反演方法是笔者近年来在地质理论指导下研究出的通过小波变换多尺度思想进行地震道反演的方法。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这种反演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反演精度较高、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为了搞清各种因素对测井、地震资料联合地震道多尺度反演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各种参数用上述方法分别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了试算和处理,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一点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地震应急的特征、国内外震例的分析 ,结合莆田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莆田市地震局震情应急工作方案条文 ,对政府和各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衔接等问题提出具体方法 ,以提高地震应急工作的效率和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陕西龙门山地震带地质灾害的地质构造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8级特大地震发生于龙门山地震带,地震灾害损失惨重,震后诱发大量次生山地地质灾害。通过笔者参加的我省宁强、略阳等县汶川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合区域地质、控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分析,以期对陕西龙门山地震带次生山地地质灾害特点和地震活动规律的探讨,对我省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数据包含丰富的三维地质信息,它保存了受地裂缝灾害影响而改变的地层结构、地球物理场信息变化的各类特征。本文利用因果岸三维地震勘探数据,分析了该区地裂缝的成因,对控制其形成的三个内因——粘弹性地层、古潜山起伏形态及含水砂层空间分布进行了半定量化分析,为地裂缝灾害易发区预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介质横向变化的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提出的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以坎尼最佳边缘检测准则和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分析为理论基础,能在地震记录上较方便而可靠地识别地下介质的横向变化。这些横向变化包括不能用肉眼在地震同相轴上直接发现而又实际存在的隐蔽特征。对地层尖灭,透镜体、岩性变化和孔洞、裂缝发育带均可进行识别。模型计算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是科学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灾情评估以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评估为主要内容,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现场抽样调查统计方法、遥感图像或航片识别法、基层统计上报方法、经济学方法等是灾情评估的主要方法。灾情评估的目标从对灾情的估算和统计扩展到对灾情大小的分级,评估内容上逐步重视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方法上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建立灾情评估系统是灾情评估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亟待加强,迫切需要形成包括对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综合评估在内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地震重点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以中国地震局关于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 ,以国家和福建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主要目标区 ,尤以切实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内城市的防震减灾措施 ,强化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得到中国地震局、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地市大力支持 ,已列为福建省“十五”重点项目 ,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研究碳酸盐岩裂缝分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裂缝检测与图像分析中的边缘检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能够借助某些边缘检测理论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形成有效的裂缝检测方法。作者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结合地震波场对裂缝的多尺度特性,提出了碳酸岩裂缝预测的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小波变换械的局部极值,检测出三维地震记录裂缝点特征位置,并通过调整模值在图像中的灰度,自动识别裂缝发育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将地震应急辅助自动化和人工应急数据处理有机结合于一体 ,能在地震震中定位后几十秒内自动生成震中位置图、裂度线分布图 ,完成震害快速分级评估 ,及应急具体详细方案选择 ,并能随应急工作进展快速调整应急方案、重新评估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20.
裴正林  余钦范 《地球学报》2001,22(2):179-184
地质灾害体如岩溶、陷落柱、软弱层等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属于复杂模型或大扰动异常体的非线性成像,该文首次将小波多尺度思想纺入到蟛间层析成像,建立了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非线性成像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