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油气井永久性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论述了光纤传感器在油气藏永久监测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基于干涉仪原理的光纤压力传感器以及多功能的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系统作了详细讨论.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分布式温度光纤传感器系统(DTS)可以在井下解决的若干问题.最后,对光线传感器在油气生产及动态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震计智能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宏志 《地震工程学报》2016,38(6):1004-1009
当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拾震器内部机械结构会受到一定影响,易产生靠摆或零漂等问题。通过温度实验测试研究温度对甚宽频地震计性能影响,并通过研制地震计智能恒温设备来解决此类问题,实时监测防护罩内温度并与已设定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当监测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启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当监测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温度时则启动加热装置。为防止防护罩内系统温度急剧变化造成拾震器的机械性故障,加热制冷功率均从最小值开始进行缓慢调整。设备可远程通过网络进行各参数的修改,并可远程启动或关闭加热或制冷装置及其他故障设备。此设备的研制成功可使拾震器长期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工作,减少其各类故障,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增加地震仪器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测和理论计算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各层底界的温度,同时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及实测压力数据分析了40多口井的地层压力状况,进而分析了第三系各层的温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井对其与油气藏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现今油气藏分布与温度压力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现今异常高压区是油气藏保存的有利地区;异常高压区上方的次生油藏往往分布于压力正常带,但与下方的异常压力有密切关系.这种次生油藏是由下方异常高压区的原生油藏脉冲式运移的结果,沸腾包裹体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也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典型的油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胥颐  徐戈 《内陆地震》1995,9(1):54-6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事件数字采集和相应数据处理系统成为该台网的特色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信道及参数选择、运行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最后使用1993年9 ̄11月发生在相应区域内的地震对采集效果和定位能力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5.
水力压裂能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系统,极大地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产能.为有效评估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效果及规避潜在的地质安全隐患,需要建立完善的压裂改造监测技术,而微地震监测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监测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微地震监测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数据处理仍基本依赖于人工,成本昂贵,且较难提供连续的监测信息以完整反映压裂全过程.为进一步推动非常规压裂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微地震监测及现场反馈,减轻人员负担、降低成本,我们发展了基于无线4G实时传输节点地震仪和深度学习的软硬件一体化微地震实时监测技术.在川南某页岩气开发平台的微地震监测试验中,该一体化实时监测技术通过4G无线网络实时回传采集的地震波形,并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对实时数据流进行处理,实现了从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实时传输、微地震检测、震相拾取、地震定位、震级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并通过云端将微地震分析结果实时反馈至压裂现场,实现了对压裂施工过程不间断地实时自动监测.同时,通过对比地面两套不同密度观测系统人工处理与自动处理的结果,对实时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验证.该软硬件一体化微地震实时自动监测技术的研发为我国今后非常...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地震台网安全运行智能保障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通过统一的操作平台和通信平台,实时监控、分析地震台站基础设施的运行信息,包含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安防系统、地震监测设备、传输网络的运行参数和状态等,并将数据进行共享,实现以中心站为集中监控管理中心,各个无人值守台站资源的合理调配.此系统在张...  相似文献   

7.
沈丹丹  包为民  江鹏  张阳  费如君 《湖泊科学》2017,29(6):1510-1519
本文旨在将实时监测得到的土壤墒情转化为流域水文模型可以直接使用的土壤含水量,论证将实时土壤墒情资料用于实时预报的可行性;利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改进传统的模型结构,设计基于实测土壤墒情的降雨径流水文预报模型.采用土壤含水量误差抗差估计技术以抵御观测资料粗差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含水量系统响应修正方法,以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验流域——宝盖洞流域进行应用检验,洪水模拟合格率达到92.3%,整体模拟精度达到甲级.  相似文献   

8.
基于桥梁变形监测中仍然存在监测精度低、实时性能不理想的情况,研究高精度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在桥梁变形实时监测中的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桥梁变形实时监测质量、精度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结合广州亚奥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的实际项目工程,针对高精度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传感监测、系统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3mm,可以有效的对桥梁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希望通过本次对高精度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同行业或桥梁变形监测工作调整等方面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原市地震局等开发的地下水位实时监测系统软件的功能、平台界面以及通讯软件,数据分析处理的特点、方法等,认为该系统软件具有在线实时监测等特点,可提高监测效率,较适宜于地方地震监测台网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由广东省地震局开发的南海地震监测与海啸数值模拟平台,该平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于国家地震自动速报备份系统的南海地震实时监测平台,全天候实时监测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地震自动速报,如果震级达到6级以上,平台发出声音报警,并预留短信接口,可发布海啸预警信息;二是基于COMCOT模式的南海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平台,根据地震三要素、震源参数、断层参数等,进行数值模拟海啸传播过程,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线的时间和浪高,获得海啸传播时程和破坏程度,用于预判发布海啸预警信息。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先有地震,后才引发海啸,而海啸预警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The concept and division method fo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based on layer structure,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 structure and reservoirs.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of Jiyang depr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namely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oil-gas reservoir combination and reservoir.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includes three types of genetic pattern: other-source bur-ied-ridge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in pre-Paleogene,medium-deep layer self-source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in Paleogene,and shallow layer other-source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in Neogene.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reservoir typ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combinations and their interior units.  相似文献   

12.
高尚华  薛兵  李际弘  李江 《地震》2016,36(2):141-148
在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音频接口(S/PDIF接口)的数据采集电路板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过程中,在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增加了一组S/PDIF数字音频接口,将模/数转换结果转换为符合音频传输标准的编码数据,并将此数据利用外置声卡同步传输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抽取滤波、频谱分析等数据处理与解析,从而实现对地震数据采集电路板的快速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清晰,实现简便,结果有效可靠,能够解决常规测试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高精度、高采样率数据采集技术研发和测试评估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雅砻江数字水库地震台网技术系统按照流域化建设和运行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测震台站布设、多样化及时通信组网方式和现代化台网中心,构成一个台站流域化布局、地震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多元化、监测成果实时共享的水库地震监测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测和区域防震减灾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资料,并为同类工程及大规模水库地震台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设将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水库诱发地震就是可能产生的众多影响之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了三峡水库周边及其下游的防震减灾需要,投资建设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日常监测任务。本文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出发,简要介绍了该台网的设计思路、布局、监测能力和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5.
油气藏的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多个因素分别揭示了油气藏的某方面的特性,在进行油气藏勘评价时需要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图形叠合,这往往要根据经验来进行,当中人为因素较大,不易控制.本文将特征信息融合的方法引入到油气评价中,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特征信息融合的方法构造一种新的综合特征参数来描述油气藏,使用综合特征参数对油气藏进行评价,尽量消除人为因素的作用,从而更真实的反映油气储层的地质状况,确定油气开采的最优井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新一代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的信号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据采集器.本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的工控核心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总线数字信号与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的数据记录单元,实现了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以及远程监控.实际测试表明,本采集系统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等特点,主要参数指标达到了新型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信号采集要求.实际台站应用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台站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三通道无线振动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一种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振动数据采集系统。在测量端使用低频拾振器拾取振动信号,并用模数转换器实现振动参数的模数转换,精度可达19.5mV。数字振动参数以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应用远程可视化编程系统接收采集数据。系统对振动信号的采集及时准确,无线技术使得信号传输方便;远端可视化控制系统使振动数据采集、过程监控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稳定,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也逐步实现由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转变,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日趋成热、稳定,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模拟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管理,分析了历史模拟数据转入数字化平台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地震前兆资料进入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红山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向国家台网中心的实时波形传输,数字信号分配器在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数采输出的信号分道,分别输出到卫星、台站的实时监控前台机和备份前台机及数采监控仪。避免了实时监控机因硬件和软件故障所造成的台站资料断记和卫星传输中断,在全国数字化台站中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Permanent downhole sensors provide the eyes and ears to the reservoir and enable monitoring the reservoir conditions on a real‐time basis.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sensors and remotely controlled valves in wells and on the surface, in combination with reservoir flow models provide enormous benefits to reservoir management and oil production. We suggest borehole radar measurements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capable to monitor the arrival of undesired fluids in the proximity of production wells. We use 1D modelling to investigate the expected signal magnitude and depth of investigation of a borehole radar sensor operating in an oilfield environment. We restrict the radar applicability to environments where the radar investigation depth can fit the reservoir size necessary to be monitore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steam chamber monitoring in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processes and water front monitoring in thin oil rim environments. A more sophisticated analysis of the limits of a radar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rough 2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ions. The metal components of the wellbore casing can cause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with the emitted signal. A high dielectric medium surrounding the production well increases the amplitude of the signal and so the radar performance. Other reservoir constraints are given by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dynamic of the fluids. Time‐lapse changes i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background formation strongly affect the retrieval of the target reflections and gradual fluid saturation changes reduce the amplitudes of the refl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