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洪  孙国夕 《地下水》2007,29(6):29-32
在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白化函数生成灰色聚类矩阵,并以常州市第Ⅱ承压地下水为例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常州市大部分第Ⅱ承压地下水水质优良,达到了Ⅰ类水,未遭受外来物质的污染,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倪天翔  冯柳 《地下水》2018,(6):8-11,53
在地下水质评价中,内梅罗指数法经常以各种修正方法的形式应用。根据文献进行总结,将各种修正方法总结为"引入权重法"和"引入函数法"两大类。随机抽取华北平原典型地区水样20例,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修正方法均比传统方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引入权重法强调了权重值最大几项指标的作用,更适合评价毒理性指标和重金属指标污染较突出的地下水。引入函数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均匀合理,但并未根据污染造成后果的不同区分不同指标的作用,该方法更适合评价各项水质指标浓度较均匀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为反映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表征相应级别环境容量的地下水承载污染物的程度,揭示地下水水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根据不同的指标对水质的影响不同而将它们分成3类,并用类间综合的方法确定了各类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新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和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本模型的评价结果既反映了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又揭示了水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将改进后的灰色关联法应用于赤峰市宁城县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通过对检测数据处理,决策矩阵构建,熵权改进,关联度计算等步骤,综合评价了6个取样点水质类别,并与F值评分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考虑了水质分级界线的过渡性和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地下水水质权重的影响,评价结果比F值评分法更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厉艳君  杨木壮 《地下水》2007,29(5):19-24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有关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与观点众多,总体上可归纳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模型法和理论法4类9种评价方法,它们各具特色,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使地下水水质评价更加准确和实用,在模型构建上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充分运用3S技术对地下水实行动态监测,采用集成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试用灰色聚类方法,根据我国粘土资源情况,选择胶质价,膨胀倍数、硅铝比和盐基总最四项主要评价指标并建立白化函数,将15个不同地区的造浆粘土分为甲、乙、丙三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4)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广泛不确定性,而灰色关联法则体现了这种不确定性,广泛应用在水质评价中。徐州市作为全国40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地下水是该市供水主要来源,根据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2015年实测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徐州市10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属于Ⅱ~Ⅲ类水质类别,其中贾汪地下水水源地、睢宁县地下水水源地、沛县地下水水源地和沛县大屯煤电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类别为Ⅲ类,均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水源。评价结果证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徐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费为进  经苏龙 《地下水》2001,23(4):190-191,216
本文针对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级界限存在的模糊性,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灰色分级聚类法。介绍了灰色分级聚类在地下水功能区划中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并对某地区地下水功能进行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灰色分级聚类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和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永锋  沈冰  关东海  罗光明 《地下水》2003,25(3):147-149,154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法划分地下水区域、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质,形成了一种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60个测点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层次分明,简便实用,对水质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灰色聚类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水质评价方法,本文运用它对抚州市地表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泉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依据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选取了地下水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驱动因子、状态因子和响应因子,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和保留区,并以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以防止泉州地下水污染和海水入侵为控制目标,依据地下水的...  相似文献   

12.
邹叶锋  陈锁忠 《水文》2006,26(6):20-22
由于地下水中含有多种离子,若仅通过单项离子来评判水质等级,势必有很大的缺陷,因此采用一种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多种指标的评判模型,运用关联函数来进行地下水质量等级的评判,并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评判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运用物元分析的方法来评判地下水的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被广泛应用。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潜在污染来源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岩溶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该市具有代表性的9个地下水点水质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遵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Ⅲ类及Ⅲ类以上水占33 %,但个别区域地下水水质很差,主要为NO2-、NH4+、Mn、Na+、Cl-、SO42-、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aCO3)和Se等超标;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的共有6个水点,均属Ⅱ类水质,结果不一致的3个水点,在综合指数法中全为Ⅳ类水,而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则是Ⅲ类水1个,Ⅴ类水两个。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指数法在综合分值计算中过于强调单项指标最大值的作用和未考虑参评指标的权重,而模糊综合法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些不足,精细地刻画出指标值对水质分级界限的接近程度并量化了所有指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权重。可见,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法要明显优于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4.
杨磊  黄敬军  陆徐荣 《江苏地质》2014,38(2):298-301
以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为基础,基于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2个属性层、3个准则层、6个约束层和12项指标构成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区划指数,并借助MapGIS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区划结果可视化表达。区划结果符合地下水污染预防为主与分区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根据德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含水层厚度、富水性、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模数等能充分反应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的5个指标,建立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分法获取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并用计点系统模型及GIS技术进行研究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较高和高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29.7%,地下水水量保护管理形势较为严峻;发现地下水水量脆弱性在地下水补给区相对较低、在排泄区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Petroleum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reaten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will contribute to pollution assess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Under the same hydrogeological features con?dition, the reaction of typical petroleum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akes the typical toxicity, oil pollutant migration, degradation, water-soluble etc. as evaluation indexes, and with AHP method the typical petroleum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are divided into four classifications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calculated values: comprehensive value≥2.5, Class I hazardous pollutant; 2.0≤comprehensive value<2.5, Class II hazardous pollutant; 1.5≤comprehensive value<2.0, Class III hazardous po?llutant; comprehensive value<1.5, Class IV hazardous pollutant. The pollutant group shall be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obtained classification list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priority monitoring and priority repair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钻孔抽水试验和示踪试验的岩溶地区含水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岩溶含水层具有强异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其空间结构的调查和认识是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迁移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岩溶含水层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区岩溶含水层结构特征,本文在进行抽水试验的同时开展多示踪剂(荧光素钠、罗丹明、荧光增白剂)示踪试验。利用Theis标准曲线对比法分析抽水试验数据,计算试验场地渗透张量,根据示踪试验结果分析含水层结构性质。计算出研究区渗透张量主方向的导水系数分别为:0.297 m2·h-1和0.028 m2·h-1,给水度为1.19E-04,优势方向为东偏南18.47°。抽水条件下示踪试验获得3种示踪剂的回收率分别为:荧光素钠97.98%,罗丹明B47.34%,荧光增白剂39.54%;平均流速分别为:0.378 m·h-1、0.3 m·h-1和0.14 m·h-1,反映研究区岩溶孔隙、裂隙较小,示踪剂运移慢、时间长。荧光素钠和荧光增白剂的BTC曲线表现为单峰型,罗丹明B的BTC曲线表现为多峰型,表明研究区既发育优势流裂隙,又发育相对均匀裂隙。同时,示踪剂最大回收率方向与抽水实验所得渗透张量主方向相符。研究结果为岩溶含水层精细结构的刻画,水文模型物理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紧缺,自然湖泊湿地、天然植被绿洲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对地下水生态水位具有强烈依赖性,因此,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干旱区不同类型生态状况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关系的机制研究,构建了以浅层地下水埋藏状况为核心要素的"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它由地下水对自然湿地景观维持性、天然植被绿洲维持性、农田土地质量维持性及其隶属的6项要素指标构成;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指标体系可为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提供参考,同时还表征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脆弱,生态功能较弱和弱的分布范围占示范应用区总面积的87.86%,地下水生态功能强、较强分布范围仅占5.07%.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保护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存在关联函数计算上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构造过程进行水质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避免指标权重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客观性,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从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3个方面构建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于平度市古岘镇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均达70%,即使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也基本在1个等级范围之内;而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仅为50%,且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最大可达3个等级。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流域尺度地下水循环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评价标准和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应用,结果表明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