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干旱气象》2014,(1):92-92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干旱气象》核心影响因子为1.054,在全部1994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13位,在大气科学类15种期刊中列第6位;核心总被引频次686,核心即年指标0.107。根据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关于2013年气象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核心期刊的说明,《干旱气象》视为二级核心刊物。  相似文献   

2.
《气象》2012,38(2):154
2011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正式发布。在2010年,《气象》杂志的各项期刊评价指标均有了显著的提升。与2009年相比,《气象》在科技期刊总引频次的排名由第178位上升为第114位,影响因子的排名由第97位升至第11位,综合评价总分的排名由第210位上升到第98位,  相似文献   

3.
文章确定了锡林郭勒盟牧区冬季白灾气象指标;通过对近60a白灾发生历史和致灾因子的变化分析,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白灾指标变化规律,讨论了社会因素对致灾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成灾的气象指标有了明显提高,致灾气象因子主要是冬季降雪量、积雪深度和平均温度;影响白灾气象指标的社会因素是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棚圈建设、饲草储备条件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等。  相似文献   

4.
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喀左日光温室大棚内气温连续监测的气象资料,对棚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空总云量、日照时数、3级以上的风力和降雪是影响棚内气温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时数是影响棚内气温月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依据分析结果,在实际中可用于日光温室大棚气温预报,为棚户生产提供实用的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5.
分析水稻、玉米与生长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对农作物产量波动幅度大的重要年份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遵义市主要秋季作物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6.
余健  余丽萍  朱嘉  栗建勇 《气象科技》2007,35(6):886-889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气象因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中就如何建立气象因子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体系做了初步的阐述。通过对杭金衢高速公路2003年开通以来至2005年的事故发生情况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建立了5个依次升高的交通安全气象条件预警等级,在此基础上,引入未确知测度数学理论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介绍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气象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单指标效果测度函数的构建、指标权重的计算,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判断,最终得出当日气象因子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的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7.
12月初,本刊从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的《气象与环境学报》在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成绩表明:影响因子排名为第162名;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462名;大气科学类期刊(核心版)影响因子位居第9,综合排名为第13。  相似文献   

8.
利用英吉沙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1965-2009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了英吉沙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英吉沙年和各季蒸发量均存在明显的减小趋势。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主要有日照、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9.
孟州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孟州市1998~2004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孟州市水平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春季水平能见度最好,夏、秋季一般,冬季最差;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影响,无论是夏半年还是冬半年,上午水平能见度较差,下午水平能见度较好,峰值出现在15~17时;气象和非气象因素对水平能见度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各因素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
暴雨综合影响指标及其在灾情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广东省86个站1951~2006年的气象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和灾情等,对暴雨的致灾因子、综合影响指标及其在灾情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的致灾因子包括降雨量、暴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灾害影响面积等指标中的11个因子,这些因子之间相关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对11个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简化,得到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且方差占总方差大部分的暴雨综合影响指标。根据暴雨综合影响指标,分级评判暴雨的影响程度,可以实现对暴雨灾情的灾后快速评估和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王君  王魁山 《河南气象》2008,31(1):70-74
分析了近几年来省级气象科技期刊以改革促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河南气象》改刊为《气象与环境科学》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重点,论述了由综合性、技术性期刊向学术性期刊发展的过程和改刊后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同时提出了将省级气象科技期刊办好、办精、办出新意,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品牌期刊,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AMS) is an academic quarterly journal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ociety(CMS). Sixty-one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it started publication in Chinese in 19253.As a first-rate advanced academic journal,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eteorological circles and has continually given impetus to the advance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发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历程为背景,分析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存在服务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科研开发滞后、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机制不灵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改珍  刘波 《气象学报》2022,80(4):643-648
从科学(理念)和技术(器物)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向中国传入的过程,分析研究了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推动及知识传播的启蒙作用。明末清初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和知识传播起到实质性、落地性的推动和启蒙作用。晚清民国阶段西学无论从广度或是深度,所起的作用较明末清初阶段大得多。这段历史从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引进、注重科学技术本地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认识三方面带给人们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应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明确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深入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的研究型业务,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既懂科研又懂业务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气象影视节目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优势,提出强化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建议,为我们搞好气象科技服务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气象与环境学报》创刊25周年之际,从期刊栏目设置、编辑工作、出版发行、办刊成绩、编辑质量、编排标准和期刊影响因子、网络传播及编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据29种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被引统计数据表明:《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影响因子为1.313,排序为第11名;并展望了未来期刊发展方向,按照“核心期刊”的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以适应目前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黄士松先生出生于1920年10月27日,系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家、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六十余载,始终面向世界气象科学前沿,立足中国天气气候实际,围绕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问题,在大气环流成因、副热带高压变动规律、平流层与对流层环流联系、南北半球环流联系、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和暴雨台风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成果。他提出了诸多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均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丰富天气学、气候学及提高中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值此黄士松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文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及暴雨和台风4个方面对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以此纪念和缅怀他对气象科学的重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008年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全省情况和市、县基本情况,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服务主要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并且和过去几年进行对比,给出了近年来科技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进一步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气象科技期刊发展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历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气象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与作用进行了回顾及评述,并对目前气象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