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月6~9日,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26项目(锰矿床与古沉积环境的关系)中国组,在广西大新县下雷锰矿就中国部分锰矿床的成因,举行了“海底火山-热水沉积锰矿矿床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的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交流了下雷锰矿、湘黔地区早震旦世的大塘坡锰矿、云南鹤庆锰矿、陕南及滇东南锰矿、桃江锰矿等大、中型锰矿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遵义锰矿是贵州首次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锰矿床,其中和尚场锰矿是最早发现的锰矿床。利用和尚场锰矿勘查开发成果,详细总结了矿床地质、成矿地质体和矿石特征,锰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二叠纪茅口组第三段含锰岩系,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自然类型为碳酸锰矿石,工业类型为贫锰矿、富锰矿。认为矿床位于二叠纪遵义次级裂谷盆地(Ⅱ级)中团溪—尚稽(Ⅲ级)地堑盆地的和尚场Ⅳ级地堑成锰盆地中,区内发现了1个尚未圈边的喷溢沉积中心,富锰矿体分布在成矿系统中心相。矿床类型划为"内生外成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3.
产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武陵次级裂谷盆地中的黔湘渝地区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锰矿床类型。通过分析总结该类型矿床地质背景、南华纪早期构造古地理与矿床地质特征,基于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建立了该类型锰矿床找矿模型:即以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Ⅳ级断陷盆地、两界河组及其中古天然气成因的白云岩透镜体存在与否、锰矿成矿地质体与大塘坡组厚度和裂谷盆地古天然气锰矿成矿系统中渗漏喷溢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等为主要地质标志建立地质找矿模型;以Ⅳ级、Ⅲ级断陷盆地中不同的Mn/Cr微量元素比值指标和δ~(34)S值在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判别指标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锰矿成矿地质体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与其上覆及下伏地层高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物性差异特征,建立AMT地球物理间接找矿模型。项目团队运用建立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黔东地区锰矿整装勘查实践检验中,已先后新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松桃道坨和松桃普觉(西溪堡)两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最近又新发现松桃桃子坪、高地两个超大型锰矿床,使黔东地区成为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继传统的海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之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锰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4.
1988年4月5~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成都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7年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号召全体职工奋创探矿生产全国一流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安环司、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各先进队、先进机台的代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业公司、学校、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代表,共78人。会议听取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成辅民同志所作的题为“深化改革,确保安全,奋力争创全国探矿生产一流水平”的报告。 (一)报告首先估计了冶金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冶金地质系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会议于1989年10月6日至10日在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屯溪地质调查所召开. 46名代表来自各公司(院)及下属队(所)的档案、资料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会议的目的是:贯彻《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冶金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和《冶金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总结交流冶金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会议期间,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资料馆宋雄同志就冶金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管理的基本状况及进  相似文献   

6.
冶金地质普查找矿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年四月二日至九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探公司、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等单位,共二百六十多位地质科技工作者.冶金部和黄金指挥部领导及经委有关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部地质司朱国平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7.
锰是湖南的优势矿种之一,当前国内锰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湖南省境内沉积型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推动沉积型锰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意义。介绍了湖南省沉积型锰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矿石同位素特征等,综合分析了湖南省境内沉积型锰矿的成矿控制因素,结合近年潜力评价提供的锰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资料等,初步提出了统一的成矿模式。湖南沉积型锰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南华纪、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6个地质时代,最重要的赋矿地层是南华系、奥陶系、二叠系地层,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中,地层岩相、构造、岩浆岩等共同决定了锰矿床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赞助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讨论矿床(产)沉积学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01-204
四川张家山锰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锰矿床,位于松潘—甘孜推覆造山带和扬子陆块的结合部位。在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做了探讨,确立其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张家山锰矿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标志探讨,对于研究该地区沉积型锰矿床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对于实践指导找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继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26项目(沉积锰矿与古沉积环境,1986~1990)完成后,原国际组领导者J.R.Hein和B.R.Bolton经批准组织一个新项目IGCP318—海相多金属氧化物的成因和对比(1991~1995).受其委托,并经IGCP中国委员会批准, IGCP318中国组于今年7月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范德廉任组长,黄世坤、郭世勤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综合部分沉积型工业锰矿床矿物相特征的基础上,试就主要锰碳酸盐的矿物测定、沉积物理化学环境、分带特征的地质应用,谈几点粗浅认识.沉积锰矿床的矿物相特征1.矿石中锰矿物的组成据实验室矿物相分析查定,已知的若干沉积型工业锰矿床中原生沉积含锰矿物有: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镁菱锰矿、镁钙菱锰矿、镁锰云石、锰云石、铁菱锰矿、含铁菱锰矿、锰铁白云石、锰菱铁矿等.以上表明,矿石中的沉积含锰矿物基本上是由二价锰碳酸盐类矿物组成,且锰、钙、镁、铁普遍具有类质同象替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由本会沉积(分)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7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名国外学者与250多名中国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0余篇。这是国际沉积学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召开。我国的沉积学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会后组织外国学者赴辽宁、山东、四川、湖南、西藏、贵州与长江三峡地区进行外地质考查。  相似文献   

14.
Ga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主要产于铝土矿、闪锌矿及煤矿之中。最近,在广西东平地区下三叠统北泗组碳酸锰矿床中发现Ga高异常含量,w(Ga)介于5.16×10~(-6)~82.80×10~(-6)之间,平均为33.76×10~(-6),达到了Ga工业品位标准;锰矿层和围岩中w(Ga)平均分别为46.40×10~(-6)、19.31×10~(-6),高于国内外已报道的大部分锰矿床。文中根据北泗组碳酸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该锰矿床为热水沉积;同时,结合现代大洋铁锰沉积有关Ga的最新报道,提出北泗组碳酸锰矿床中Ga的赋存与含锰矿物密切相关,其来源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最后,文中还利用Mn/Fe-Ga、Co-Ga关系图判别了古代铁锰沉积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0月16日至20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与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锰矿学术讨论会。冶金部徐大铨副部长到会作了指示,四川省冶金厅刘杰厅长也讲了话,鼓励冶金地质职工为国家多找富锰,多找优质锰矿。冶金部地质局姚培慧总工程师、冶金地质学会理事长关广岳教授和冶金地质学会的秘书长、理事们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有关矿山和勘探队的大力协助下,对我国一些主要锰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作了初步查定,发现其中往往伴生有可综合利用的钴、镍、铜、铅、锌、锂和银等金属元素.为了搞好矿山保护、综合利用,现将查定结果报告如下.锰矿床一般分为沉积及沉积变质矿床(即国外的层状锰矿床)、风化矿床、热液矿床三大类.本文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类矿床.  相似文献   

17.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鹰咀山锰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其形成后经抬升剥蚀至地表,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锰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期次:第1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锰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及锰白云石组成;第2期为变质改造期,锰矿物主要由重结晶菱锰矿、黑锰矿及锰铝榴石等矿物组成;第3期为表生氧化期,锰矿物则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及锰钡矿等矿物组成。鹰咀山锰成矿物质来源应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喷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鹰咀山锰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其形成后经抬升剥蚀至地表,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锰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期次:第1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锰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及锰白云石组成;第2期为变质改造期,锰矿物主要由重结晶菱锰矿、黑锰矿及锰铝榴石等矿物组成;第3期为表生氧化期,锰矿物则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及锰钡矿等矿物组成。鹰咀山锰成矿物质来源应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喷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扬子陆块北缘的鄂东北地区是湖北省沉积变质型锰矿集中区,发育了广水—黄陂—蕲春SEE-NWW向元古代沉积变质锰矿带,锰矿赋存于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中。本文以鹰咀山锰矿床、四方山锰矿床及孙冲锰矿床为例,分析研究其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以便为总结该区锰矿床成矿环境及成矿物质来源提供帮助。研究表明,锰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软锰矿、硬锰矿、黑锰矿、锰铝榴石等;矿石化学组分多样,Co、Ni、Zn、Sr、Ba、U等元素相对富集。锰矿石的w(Th)/w(U)、w(V)/w(Cr)值反映锰矿形成于弱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w(SiO2)/w(Al2O3)、w(Fe+Mn)/w(Ti)、w(Fe)/w(Ti)、w(Al)/w(Fe+Mn+Al)、w(Y)/w(Ho)、w(La)/w(Ce)特征值,以及w(SiO2)—w(Al2O3)图解、w(Fe)/w(Ti)—w(Al)/w(Fe+Mn+Al)图解,均反映其成矿过程中有热水物质参与。因此,鄂东北地区的沉积变质型锰矿形成于弱氧化-还原性沉积环境,有热水(液)活动参与成矿作用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0.
由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舒全安高级工程师主编的《鄂东铁铜矿产地质》一书初稿已经完成,于1988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了评审会. 评审会是由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经理邢新田同志主持,冶金部地质勘探总公司总工程师、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姚培慧同志担任主审,并聘请了贵阳地球化学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北京)、武汉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桂林及北京有色地质研究院(所)、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冶金工业出版社、冶金部物探公司、湖北省地矿局、冶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