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山市某地块环境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测量了广东省台山市某地块的现场地面γ强度、空气氡浓度、土壤氡浓度、水中氡浓度,以及水中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测区内大部分区域地面γ强度为256.1-522nGy/h,个别地段的地面γ强度大于522nGy/h;测区内水中氡浓度一般为0.28-5.31kBq/m^3,个别大于10kBq/m^3,测区内土壤中氡浓度较高,分析表明,测区内地面γ强度和氡浓度偏高的原因除了与地质因素有关外,还与地形等因素有关,最后对该地块放射性水平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判断甘肃省嘉峪关断层监测点气氡浓度2015年6月以来的高值异常变化是否反映了嘉峪关断层活动的增强,本文基于土壤气跨断层分布规律,应用跨断层测量方法,通过多组分相关性分析及理论建模,综合分析了嘉峪关断层监测点气氡浓度高值异常变化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监测点断层气中氡浓度快速增加期间,CO2、CH4和H2的浓度没有增加,气氡与CO2、CH4浓度的变化不具正相关关系,表明监测点增加的氡气来源深部较浅,不代表断层活动的增强。监测点两侧跨断层测量结果表明,地表环境未改变一侧的氡气浓度符合断层气分布规律,地表环境发生改变一侧的氡气浓度不符合断层气分布规律,并且地表环境的改变时间与监测点气氡浓度异常变化时间同步。因此监测点气氡浓度的高值异常是由地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嘉峪关断层的活动并没有增强。该方法为用断裂带土壤气体测量方法研究断层活动性的可靠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佳木斯城区地下热水调查中,运用了水中氡活度浓度测量和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综合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地热地质调查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对水中氡活度浓度及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正态化变换以及原始氡活度浓度异常分析,明确了氡活度浓度异常对地下热水控制构造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趋势分析,提取局部异常,综合各种异常信息,确定了城区地下热水的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土壤氡浓度日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壤氡可以反映地下深部的水文、地质、矿产、热源等信息,但土壤氡浓度有年变和日变的特点。为了研究土壤氡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α能谱测氡仪对土壤氡进行连续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氡浓度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最大值出现在19:00~22:00,最小值出现在11:00~14:00,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氡浓度的关键因子,土壤氡浓度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降雨对土壤氡浓度有显著的影响,降雨后土壤氡浓度出现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其变化与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等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石连成 《地质与勘探》2019,55(4):999-1009
HFU-14航放铀异常是2017年航空物探测量新发现的,2017年11月份对该异常开展了地面查证工作。测量结果表明:该异常地表整体为砂土、砾石覆盖,局部见灰绿色、灰白色、黄褐色泥质砂土及少量石膏碎屑;地面伽玛总量背景值15~21Ur,最高值207 Ur,呈团块状异常;地面伽玛能谱U含量剖面呈尖峰异常,最高约174.67×10-6,背景值(1.4~5)×10-6,平面上总体呈北西向圆状及椭圆状展布;土壤氡浓度呈不规则团块状异常,分带明显,最大值为454.3kBq/m3,背景值6.09kBq/m3,单剖面峰背比多大于6.6;土壤地球化学U、Mo元素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和富集系数,呈强分异分布,并在土壤中次生富集强烈,局部富集形成矿化。综合物化探测量在异常地段圈定、类型划分、展布形态及成矿元素确定等方面组合合理,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该异常的物化探特征和区域铀成矿条件,初步查明HFU-14异常为表生(膏结岩)型铀矿化和深部砂岩型铀矿化共同作用形成,并为该区域铀矿勘查提供了有利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氡、氦等气体地球化学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回顾了氡、氦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分析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壳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总结出氡、氦等地下气体浓度变化具年变(或日变)规律,且受多种因素诸如其自身的地球化学行为、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区域应力场等的综合影响。归纳了近30年来在氡、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氡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震监测预报及基础研究方面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其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提出了今后应在氡、氦等地下气体的异常迁移、实验研究、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干扰因素的排除以及开展深部气体运移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512矿床为例阐述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床,矿化富集部位与铀镭平衡变化特征的关系,铀镭平衡变化特征与地面异常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氡异常特征,评价了地面氡法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作用和意义 。  相似文献   

8.
氡的迁移富集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氡(Rn)是镭(Ra)放射性衰变的中间产物,属于放射性惰性气体,经常溶解于水中或释放在空气中,过量则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地下水富集氡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岩石中镭的含量和岩石的射气作用,铀矿区和含放射性元素偏高的岩石分布区,地下水氡浓度较高。地下水的运动是氡运移到地表的主要途径,空气的氡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蒸发和含氡地下水的释放作用;在使用氡浓度高地下水的室内,空气的氡浓度与氡源距离和空气对流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金家堡子地区土壤氡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区氡浓度异常峰值高、连续性好,总体呈北西走向,主要沿岩体接触带走向分布,其分布形态、规模明显受岩体接触带控制。氡浓度异常,尤其是沿岩体接触带分布的异常均为矿致异常,与深部含矿岩性密切相关,对本区找铀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化受EW向深大断裂控制,因阿日合拉提地段第四系广泛覆盖,依靠野外观察来查明断裂构造位置、产状存在困难。对研究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与土壤氡浓度综合测量,断层在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表现为高低阻等值线梯度密集带或相对低阻带,在断层破碎带上方土壤氡浓度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曲线尖峰对应着断层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综合分析反演电阻率和土壤氡浓度异常特征,快速地查明了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及其深部展布形态,为进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平市区土壤中氡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对测量天然条件下城市土壤中氡还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利用静态活性炭吸附法,对四平市区土壤中氡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四平土壤中氡的分布规律。区内土壤中氡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1-46.7Bq/l,个别点测值高出世界土壤中氡浓度平均值(7.4Bq/l)的8.6倍。根据土壤中镭的含量计算了空气中氡的变化规律,在距地表1m高的空气中氡浓度平均值为3.54Bq/l,此值在世界正常值范围(1-10Bq/l)内。  相似文献   

12.
蓟县山前土壤氡浓度与断裂和地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慧敏  王志刚 《华北地质》2009,32(3):221-227
作者通过对天津蓟县山前地段土壤氡浓度的测量,对土壤氡-断裂-地热三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判明了这三者之间的物理相关性和形成机理的内在联系,其主要结论是:氡浓度异常与断裂构造的走向、地热异常的范围具有一致性,且氡浓度异常与地热异常具有正相关性;地下水的运移是产生氡浓度异常及地热异常的充分条件,构造破碎带是导通和富集氡浓度异常及地热异常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可产生不同的热储类型.本方法可以确定地热资源的勘查方向,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旁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特吉达地区已知矿床的铀矿找矿模型研究,为该区在矿区外围进一步开展铀矿预测工作提供依据。根据本次物探测量,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认为:矿体位于下白垩统阿萨乌阿组砂岩中,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常产在古生界隆起的边缘;不同埋深矿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各异,但总体表现为车载(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有铀异常显示,活性炭吸附氡测量有氡浓度异常显示,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有热释光强度异常显示,音频大地电磁(AMT)测量显示矿体位于低阻向中阻变化部位、且靠近中阻一侧。以此为基础,预测了5片铀矿找矿靶区,其中的2片经后期勘查,发现铀矿化(线索)。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资源管理和地表水生态系统保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氡同位素(222Rn)由于其在地下水与地表水中含量差异显著、性质保守、检测难度低,广泛运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的研究当中。本文通过总结分析222Rn在不同地表水体(海水、河水、湖水等)中的应用,指出刻画地下水氡浓度的异质性是估算地下水排泄的重点和难点。在估算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时,氡的混合损失项估算不确定、海水氡浓度时空变异性、SGD的多组分特征等可能给估算结果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在估算河流地下水排泄时难以确定氡的大气逃逸量;研究人员对氡在示踪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方面的研究程度相对不足。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方面,对222Rn的研究应用提出以下潜在方向:(1)降低地下水氡空间变异性对估算地下水排泄量的影响;(2)针对不同水体、不同水文条件,准确刻画氡的大气逃逸量;(3)拓展222Rn示踪能够解决的科学问题;(4)将氡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与不确定分析相结合,实现软件化。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中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结合地面γ能谱、土壤氡浓度、环境地表γ剂量率、室内α径迹测量和放射性地化取样分析,介绍和讨论了各种测量方法及其质量保证措施。为环境地质、放射性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了大量数据和方法论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处理温家梁地区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数据,划分出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异常范围,在测区内重点成矿预测区圈定了2条EW向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异常带:边家渠—徐家梁—先锋3队—温家湾—皮匠壕和农胜4队—色连3队异常带。证明区域土壤氡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可实现快速评价北方中新生代盆地寻找砂岩型铀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地质背景条件室内氡浓度水平,采用脉冲电离室测氡仪AlphaGUARD测量了北京广东不同地质背景典型测点的室内氡浓度,同时对广东某一测点进行了长期的室内氡监测。测量和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岩性是影响室内氡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处花岗岩地区的建筑物内氡浓度高于其他岩性地区的室内氡浓度,广东室内氡水平明显高于北京地区,广东北京花岗岩地区的平均室内氡浓度分别为69.98 Bq/m^3和43.97 Bq/m^3,第四系覆盖地区的平均室内氡浓度分别为43.60 Bq/m^3和35.74 Bq/m^3。民用住宅卧室内的室内氡浓度略高于公共建筑物办公室内的室内氡浓度。因此,结合地质背景研究室内氡的水平与分布对指导开展室内氡调查中确定抽样方案、选择测点及进行区域尺度室内氡评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PID闭环控制,大大改善了氡室浓度控制效果。而氡室数学模型一致性好、准确度高,是其重要基础。相关分析法消除了随机干扰,得到的氡室数学模型一致性好,且更为准确,为闭环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氡室模型保障。经实验测得的氡室数学模型用有效的PID闭环控制,可以实现了氡室浓度的无差调节与稳定性,为氡室标定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