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勒泰复向斜的成矿环境及其矿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勒泰复向斜内,分布有众多矿产,是阿尔泰山南缘重要的铜、铅、锌及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重要矿床即铁木尔特铜-锌矿床、大东沟铅-锌矿床、乌拉斯沟铜-铅-锌矿床、阿巴宫铁矿床、红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现代成矿理论角度全面分析了这些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及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 ,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 ,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 ,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 ,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曹秀兰 《华北地质》2002,25(3):246-255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曹秀兰 《华北地质》2002,(4):246-255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高阳 《地质与勘探》2021,57(1):198-209
本次研究的中蒙俄跨境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是多种矿产的成矿密集区。本区成矿区带包括2个Ⅰ级成矿域、2个Ⅱ级成矿省和9个Ⅲ级成矿带。区内金属矿床的分布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断裂的控制。研究区重点金属矿产中,铜矿床以斑岩型为主;金矿床以岩浆热液型为主,也有部分作为伴生矿种产于斑岩型铜(金)矿床之中;铅、锌矿床以热液脉型为主;铀矿床以火山岩型为主。铜、金、铅、锌、铀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及其热液活动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是进一步开展铜、金、铅、锌、铀等金属矿产找矿工作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周边国家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1)大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2)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3)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4)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5)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  相似文献   

8.
延边地区天宝山多金属矿田的流体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宝山铅锌铜钼多金属矿田由新兴铅-锌矿床、东风铅-锌-铜-钼矿床和立山铜-铅-锌矿床组成,它们分别产在侏罗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的接触带和岩体内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新兴铅-锌矿床以石英硫化物充填胶结角砾岩筒矿体为特征,具有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类似的蚀变特征;东风铅-锌-铜-钼矿床以发育浸染状硫化物、石英硫化物脉和辉钼矿石英脉为特征,具有接触交代热液矿床特征;立山铜-铅-锌矿床则以磁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发育为特征,具有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对主成矿阶段以及成矿晚阶段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新兴铅-锌矿床的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70~340℃、190~260℃、130~160℃;盐度(w(NaCl))和密度分别为0.62%~9.86%和0.37~1.00g/cm3;压力为37.31~87.69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CO2、H2O,含有少量的CH4和N2。东风铅-锌-铜-钼矿床的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80~337℃、200~260℃、101~19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7.16%~23.95%和0.96~1.12g/cm3;压力为28.23~56.64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成分为H2O。立山铜-铅-锌矿床的磁铁矿-石英脉阶段、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10~240℃、170~200℃、126~16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2.07%~9.47%和0.89~0.92g/cm3;压力为33.88~59.72 MPa;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成分为CO2和CH4。基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等方面的讨论,建立了天宝山多金属矿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银虎曼铅-锌矿床地处万沟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中PPb、Zn、Ag、Au等元素丰度较高,是主要的矿源层。通过地质找矿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该矿区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振杰  左仁广 《岩石学报》2015,31(1):217-229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研究区做了多次踏勘与详细检查,对塔什库尔干县一带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区内已发现的34处铁多金属矿产地多为中-小型规模,矿化类型以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及岩浆热液脉型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并结合航磁异常解释和化探异常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各类型矿产分布具一定的规律性,且成矿范围广、矿化集中、品位较富。表明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中段北部,雅鲁藏布江巨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北亚带。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已发现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其次为热液型铅银多金属矿。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均沿纳木错-嘉黎断裂带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该带地域优势明显,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巨大,通过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该区有望成为西藏重要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毛登锡锌矿位于内蒙古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铅、锌、金、银、锡、铬(钼)成矿区大兴安岭中南部成矿带,哲斯乌兰浩特成矿亚带之黄岗梁甘珠尔庙突泉乌兰浩特铁、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在对该矿床开展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指出矿区发育有利于多金属成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条件,分析了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对该区远景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基础上,对新疆碱泉子一带成矿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寻找Au,Cu,Zn,B矿潜力较大。通过元素异常特征,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异常查证结果及已知矿点信息,认为该区成矿类型主要有3类,即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火山岩型铅锌矿、火山岩型铜硼矿,划分出恰坎达坂金铜硼成矿远景区,阿克克尔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项目以铜铅锌银为主攻矿种,以层控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等为主攻矿床类型,采用1∶5万地质填图、地面高磁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遥感地质解译等为工作方法,基本查明了区内矿产地质背景,共圈定各类异常111个,提交了3处新发现矿产地,建立了铜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圈定8个成矿远景区和23处找矿靶区。首次在研究区新发现念青唐古拉岩群、蛇纹石化橄榄岩和云英岩-矽卡岩型铜钨矿床及矽卡岩型铋矿床、矽卡岩型铟矿床;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地区厘定来姑组和马里组2个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控矿层位,提出了该地区同生沉积、后期改造的区域成矿模式。为该地区进一步地质调查、矿产勘查规划与开发提供丰硕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镇康地区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是云南省重要的铅锌铁铜多金属矿矿集区之一。区内以铅锌矿为主,次为铁、锡,伴生铜、银;已发现超大型铅锌矿1个,中型铅锌矿3个,小型锡矿1个。文章认为区内的寒武系沙河厂组、核桃坪组及保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和奥陶系是本区重要的赋矿层位,铅锌多金属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多分布在区域褶皱核部断裂带上,往往与夕卡岩型铁矿及夕卡岩体相伴,且产于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因此,区内的磁异常及区域低重力场中的次级重力高异常是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标志,而铅、锌、铜、银等元素的化探异常及重砂异常范围可指示铅锌矿的存在区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布敦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布敦花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东临嫩江深大断裂,与孟恩陶勒盖银铅矿,莲花山铜银矿,闹牛山铜矿构成一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铜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布敦花岩体密切相关。成矿作用是在岩体不断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地幔。矿床形成属斑岩型。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春哲地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的青都—则学铁铜多金属次级成矿带南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该区是铅、锌、银、钨、钼等矿产的有利成矿区。依据元素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指示元素种类,划分出以Pb、Zn、Cd、Ag元素为主、以W、Mo、Bi元素为主和以As、Sb元素为主的3类元素组合异常,并指出了各类组合异常内寻找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和构造热液型铅锌矿。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恰我铁钨多金属矿、勒翁铁多金属矿等2个中型矿床和多处矿点,找矿成果显著。其中,恰我铁钨共生矿为区域内首次发现的新类型矿产,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亦显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德能铜多金属矿是在1/5万隆格尔-措麦地区矿调中发现的,有6条铜矿体,并伴生有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益组分.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其中Cu4矿体规模最大,经深部钻探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伴生组分较多,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矿区激电异常和化探异常显示矿区是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已知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及详细的地质工作,共圈出金化探异常4个,钼化探异常带2条,其它多金属异常多条。认为近EW向构造(F4、F5)与NE向构造(F9、F13)交汇部位是今后找矿工作重点,寻找碎裂蚀变岩型隐伏金矿是今后找矿主要方向;钼矿找矿应以隐爆角砾岩型和斑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