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淡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瑾 《地学前缘》1996,3(2):156-160
地下淡水资源管理研究是整个淡水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淡水资源已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地方成为危机问题,今后十年内这个危机将更加严峻。研究解决淡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利用是自然系统和环境问题科学研究内容之一,是当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前沿问题。当代淡水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即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下的淡水资源形成发展规律研究;二是研究建立淡水资源管理新途径,其中重点新思路是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三是继续加强与淡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淡水是可再生资源,靠大气降水补给。静态库容只是调节空间,不能解决长期供水需要。淡水是少数几种无法依赖进口的资源之一。今后只能依靠节水和现有淡水资源的科学调节和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淡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把两者结合起来联合调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实现淡水资源在时间上的调控。我国淡水资源南多北少。应当避免人口过多地向缺水地区流动。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缺水的局面。但调水成本较高,应主要用于特殊干旱年份,供水的基本来源,仍应立足本地。我国南方降水量充沛,缺水主要是污染造成的,应当集中力量治理污染。为了合理分配淡水资源,有效治理水污染,有必要加强流域的统一管理。深层封闭地下水资源潜力不大,长期大量开发会导致地面沉降等严重后果。要慎用,少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中东部区域分布为地下咸水分布区。自大量开采地下淡水以来,出现了地下咸水入侵地下淡水资源问题,第四系地下淡水水质呈不断变差趋势,对宝贵的地下淡水资源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淡水资源的超量开采和成井工艺不严格。本文分析了地下咸水入侵地下淡水机制及影响现状。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南岸地下水资源,卡要为受塔里水河控制的具有高矿化背景的地下水,在塔里木河洪水的淡化影响下,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地下水淡化带.这种淡化水对油田供水具有战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油田建设的发展.通过对塔埋木河南岸地下淡水资源的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为塔河南岸地下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莱州湾南岸潍坊地区的咸-卤水入侵,引起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土地资源退化和植物生态环境恶化。咸-卤水平均每年入侵29.7km^2,卤水、咸水和微咸水区的入侵速度各不相同,地下水漏斗发展控制咸-卤水入侵过程,咸淡水界面稳定在淡水开采区的地下水漏斗北缘。咸-卤水入侵淡水时,地下水化学特点虽然主要决定于淡水和卤水特征,但是阳离子交换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淡水资源,对其在天然和开采条件下的演变规律研究是海岛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首要任务。采用自制的室内物理模型,对海岛淡水透镜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了降雨补给条件下淡水透镜体的形成过程;在无补给条件下,开采淡水时倒锥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开采量达到3.73×10-5m3/s时,倒锥进入抽水井,淡水透镜体被击穿。  相似文献   

7.
汪玉松  潘明年  乔学庆  张海 《地下水》2004,26(4):275-276,302
库车县南部地区位于天山南麓洪积扇扇缘及冲洪积平原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相当匮乏。本文在系统分析该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机理,水质水量分布特征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淡水资源数量有限且在开采条件下水质易恶化的结论,并提出适量开采,控制降落漏斗降深及范围,加强保护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滨州市城区段黄河滩地及河床浅层地下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滨州市用水现状。论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淡水资源的必要性,同时分析计算了地下水资源量并进行水质评价。并就其对城市饮用水安全的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黄河滩地地下淡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效益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用于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建立了灰色系统数学模型,定量分区评价考虑了活动断裂、地震、坡度、地基承载力、场地地震效应、地下淡水资源、地下水埋深、水质污染、建材资源等因素,共9个指标。采用模型运算,得出相应的决策类别,将本区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不良4个区14个亚区。控制和影响环境质量优劣的主导因素是断裂的活动性及断块运动的差异性。软土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对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6月1~15日和同年10月20~31日三峡水库进行了初期蓄水。6月份水库蓄水后使下游大通流量减少了37%,长江口的淡水资源的持续时数降低了40%,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平均盐度增加了6倍;10月份水库蓄水使大通流量减少了1/2,淡水资源的持续时间呈现下降趋势,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左右,平均盐度也有类似的表现。再从流量的沿程变化、流量的变化程度、影响河口淡水的持续时间、河口淡水资源影响因子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三峡蓄水是这两次河口淡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朱庆俊  杨桂新 《地球学报》2001,22(2):189-192
利用综合物探技术在地处西北边陲曾被划定为“无淡水”区的边防某部驻地苏宏图玄武岩地层中勘查优质构造裂隙地下水,该类地区地下淡水资源勘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5,(5)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滨海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高、经济高速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过度需求导致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使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造成咸、淡水界面发生变化,海水向淡水含水层侵入,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水质咸化演化为"海水入侵"[1],对当地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洋浦新英湾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对该区的海水入侵程度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上珍贵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居民生活用水与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可有效缓解海岛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方法,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实验与基于变密度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的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野外尺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工程实施可能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较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抵御海水入侵、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巨大潜力。通过基于野外尺度的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发现对于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为0.005 7 m/d、长度为200 m,孔隙度为0.3的狭长形均质海岛,地下淡水储量为66.5 m3/m,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渗透系数为1 m/d、厚度为5 m的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后,淡水透镜体经过约8 a时间可再次达到稳态,地下淡水储量为343.8 m3/m,增加约4倍,工程实施具备一定可能性。本研究为缓解海岛地区缺水问题、实现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供水目的开发利用地下水由浅层淡水发展到咸水体之下的深层淡水,其开采深度一般在350—600米之间。然而随着开发利用深层淡水,出现了资源评价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由于地下水的补给资源不足,开采量远远超过补给资  相似文献   

15.
曹勇  陈吉余 《水科学进展》2007,18(3):410-414
根据在南汇东滩进行多次观测的结果,阐述当地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洪、枯季淡水机率分别达到了77.0%~82.9%、35.0%~42.7%.同时对近岸淡水的成因进行探讨,长江径流丰沛,是南汇东滩淡水形成的基础;柯氏力使淡水沿浅滩下泄,是南汇东滩淡水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枯季风速风向对淡水形成有较大影响,特别是西北风对淡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虽然淡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3弱,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88%是水资源短缺型城市,其中严重短缺的城市有58%,极严重短缺的27%,供需缺口极大.  相似文献   

17.
淡水资源已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地方成为危机问题。研究解决矿区水可持续利用,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本文从环境水文地质学角度探讨影响矿区地下水质的污染源,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将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加以利用的资源化过程,提出地下水资源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举平 《广西地质》1999,12(3):43-46
基于涠洲岛地下淡水透镜的水文地质特下和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出现和经验分析,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咸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农村饮水困难的一条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龙 《地下水》2002,24(3):165-166
在淡水资源匮乏的沿海农村开发利用咸水,通过咸水淡化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减少了深层水的开发,保护了水文地质环境,是一条经验、合理、技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卞学洛  杨刚 《地下水》2001,23(4):205-207
在上部覆存有咸水含水层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凿井开采下部地下淡水 ,选用适宜的粘土 ,利用其水一岩之间 Na - Ca2 阳离子交换反应以提高井外封闭止水效果 ;防止地下淡水咸化污染。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