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77年4月16日,我地降了一场中雨(12.0毫米),降雨结束后,温度出现了剧烈下降趋势。从天气形势上看,我地受冷高压控制,将出现强烈降温,但我地会不会出现霜冻?如出现将在哪一天?这是当时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当时有一种意见认为,18日我地将出现霜冻;19日最低气温将回升,没有霜冻。我们根据本站要素的  相似文献   

2.
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海拔1000—1700米,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两侧有六盘山脉南北耸峙,地形较为复杂,是甘肃多雹地区之一。年平均雹日18天,初夏(6月)最多,占全年雹日的三分之一。我们通过对天气图表的三维分析,寻找本区降雹前日的条件,确定预报指标。 雹日资料为1970—1981年初夏5—6月本区各县气象站记录,包括各社队降雹情况。1970年以来共计雹日108天。用相应时段地面、700mb、500mb天气图和T-Inp图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3.
李刚  吴春燕  肖若 《气象科技》2015,43(1):97-102
基于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资料,对中国气象局(CMA)集合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温度概率预报试验。分别应用降尺度技术、系统偏差订正及降尺度与系统偏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月的气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Brier评分和ROC分析的检验,在24~240 h预报中,都得到了明显改进,在进行降尺度和系统偏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下,预报技巧的改进更加明显,优于单个方法独自使用的效果。RPS评分检验则表明:在168 h内,两种改进方案相结合的概率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改进方法的使用;168 h后,预报效果逐渐下降不如系统偏差订正的效果,但优于降尺度技术的改进。总体而言,3种方法对地面气温的概率预报都有正的技巧预报,对预报时效较短(7天前)温度概率预报技巧高于预报时效较长的(7天后)。  相似文献   

4.
宋景德 《气象》1989,15(6):39-42
本文应用模糊(Fuzzy)聚类分析方法对德州地区“干夏”(5月10日至7月20日)63个蒙古低涡型个例进行分类,获得了短期(24—48小时)和短时(12小时)有无降雹及短时降雹强度的客观依据。经历史资料验证及近两年实际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贵州区域冰雹天气过程的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师军  刘俄 《贵州气象》1996,20(4):7-11
通过对贵州冰雹天气中天气形势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分析,隐雹天气系统与大范围降雹,连续2日以上降雹的天气过程分析,降雹系统与冰雹落区的关系分析,总结了贵州冰雹天气过程的趋势预报和短期预报方法,据天气系统的配置确定了降雹区,还利用1979-198年3月-5月中的250个冰雹天气和一般雷阵雨,阵雨天气过程的样本资料建立了客观的按月取判断冰雹天气过程的方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9日开始至3月8日期间,果洛地区连续出现了6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造成果洛地区大面积积雪和持续低温天气,全州六县相继发生了雪灾。其中达日发生特大雪灾,玛沁、玛多、甘德发生重度雪灾,久治发生中度雪灾,班玛发生轻度雪灾。此次雪灾是果洛地区1993年以来出现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雪灾。雪灾造成果洛大范围公路交通严重受阻,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并造成了大量牧民群众冻伤和雪盲,同时雪灾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给全州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果洛地区6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中,其中1月19日-26日、1月29日-2月1日和2月9日-13日前3次降雪过程对果洛地区发生大范围雪灾和连续低温天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资料对引发果洛地区大范同雪灾的前三次降雪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物理量等要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县自1964年以来,共降雹38次,其中灾情最重的是1975年6月6日、1982年4月12日、1982年6月17日、1983年8月28日。这几次降雹均出现在西北涡形势下。灾情最重的1982年6月17日冰雹,全县十六处公社受灾,受灾严重的地方,平地积雹三十多公分,总受灾面积三十万零五千七百八十亩。西北冷涡形势造成我县降雹,占总降雹次数的36.8%,这种形势造成的冰雹,灾情最重、  相似文献   

8.
一、简概 柳州地区地形复杂,冰雹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从1959—1989共31年的雹日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6—0.9日的多雹区位于三江、融安、融水、鹿寨、柳江、忻城、象州和金秀,在0.4—0.6日的中雹区位于柳城、沙塘和柳州,<0.4日的少雹区在来宾和武宣。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面气温统计降尺度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75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2000—2010年地面温度日值数据,采用具有自适应特征的Kalman滤波类型的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对中国地面温度进行精细化预报研究。分析该方案的降尺度效果,并与常用插值降尺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相比插值方法有较大的提高,显著减小东西部预报效果差异,1~3 d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1.4℃;2)该方案1~3 d预报的均方根误差为1.5℃,预报误差从东南地区(均方根误差为1.4℃)向西北地区(均方根误差为1.8℃)逐渐增大,并且预报效果夏季优于冬季。因此,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对中国地面温度进行精细化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用积云数值模式预报冰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维、定常积云模式对北京1964—1975年6月及1964—1976年7月07时(北京时,下同)的探空记录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同期延庆县降雹实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用点聚图过滤法试做冰雹预报,找出预报指标。对所计算的历年7月份的403天历史资料,总概括率为80%,降雹日概括率为71%。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60~1999年凉山州雨季开始期的分析,揭示了凉山雨季开始期的特点,分析其成因.探讨凉山雨季开始期分片预报区域的划分,利用环流资料和本地地面场气象要素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片建立了全州雨季开始期年度预报、汛期预报的逐步回归方程.采用VB研制开发了凉山雨季开始期自动化预报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8日台风“麦莎”入驻波海,北京、赤峰等华北地区预报大到暴雨,赤峰地区实况只降了小到中雨,本文对天气实况和预报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台风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5年国家气候中心实时下发的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逐日资料和历史回算资料,统计构建不同时间起报的月500hPa高度场格点数据序列,针对重庆2月气温和8月降水量方差和预测难度较大的事实,分别分析2010-2014年逐年1月和7月16日、21日、26日、31日起报的2月和8月500hPa高度场预报场与同期NCEP资料实况场的分布型,结果表明:预测效果低纬好于中高纬,8月总体好于2月;基于上述滚动的500hPa预报场,试验了4个关键区和5种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重庆2010-2015年2月气温和2010-2014年8月降水量进行回报预测和检验结果表明,16日起报的模式场对2月气温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配合最好的关键区为本区上空,而降尺度方案中Lamb方法效果最佳,二者结合的预测效果最好;8月降水回报检验表明,虽然8月降水预测效果不如2月气温,但在预测关键区取自定义关键区时,车氏方法的降尺度方案预测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1概况1993年三月14日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潮汕地区,气温急降。之后,冷空气不断补充,潮汕地区气温较低。1月28日至2月2日出现了低温霜冻过程,从表1可以看出:①1月28日至31日全潮汕有低温霜冻,2月1日至2日只有潮汕内陆地区出现霜冻;②这次过程最严重的低温出现在1月29日,最严重的霜冻出现在31日;③潮汕内陆地区的低温霜冻比沿海地区严重得多;④低温霜冻过程持续时间长达6天之久。南澳站连续2天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天气过程,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本次低温霜冻过程在农业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绝大部分农作物遭受到冻害。香蕉等水果类减产六成以…  相似文献   

15.
用1988-1998年开展防雹工作以来收集到的降雹天气资料,1997-1998年旬邑单站探空资料及旬邑降雹日西安单站探空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旬邑防雹基地单站物理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6.
韩春深  李鲁欣  滕学崇 《气象》1992,18(2):38-40
本文对青岛地区冰雹气候概况做了统计,并对降雹日的850hPa天气系统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给出影响系统的临界范围,做为起始场条件。然后筛选3个预报因子,用判别式预报当日下午到第二天08时有无冰雹。概括率为80%,准确率为82.9%。对1990年试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凉山州雨季开始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皮  曾文芹等 《四川气象》2002,22(4):20-22,29
本文通过对1960-1999年凉山州雨季开始期的分析,揭示了凉山雨季开始期的特点,分析其成因。探讨凉山雨季开始期分片报区域的划分,利用环流资料和本地地面场气象要素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片建立了全州雨季开始期年度预报、汛期预报的逐步回归方程。采用VB研制开发了凉山雨季开始期自动化预报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地区出现中等以上的冰雹灾害性天气,我台都基本能及时准确地发布了12-36小时的冰雹预报,并积极开展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介绍我们冰雹的短期预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冰雹的时段分布: 历年2-5月份是我地区的降雹季节。为了给予报提供清楚的气候背景,我们根据70-86年16年的降雹资料,以时间(日期)为数轴,点绘历年的降雹次数分布。根据降雹频数密度,划分为:多冰雹时段——3月下旬到4月下旬,占降雹总次数的71%;少  相似文献   

19.
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002年6月29日夜间临汾市北部降雹过程的环流分型,形势背景,不稳定度,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以及T213指导预报产品的相关物理量的预报情况,总结了西北气流型降雹相对其它分型的特点和预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气象》1996,(3):9-11
通过对1985-1994年5-9月全省大范围降雹过程的统计分析及天气学分型,找出黑龙江省降雹过程的气候统计规律,提出各种天气系统类型的降雹预报指标,为预报5-9月冰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