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石羊河下游流域的红崖山水库河水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年~2013年时间段内的水质观测资料研究分析红崖山水库多年尺度的水化学变化特性以及主要离子特别是 HCO3-的来源等内容。结果显示,红崖山水库水质属偏碱性中等矿化度硬水,HCO3-和Ca2+为河水中的主要阴阳离子,石羊河流域下游是典型的碳酸盐岩河流;通过多年监测显示,石羊河流域下游的红崖山水库水中多年尺度的阴阳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类似,都是在夏秋季处于低值而冬春季处于高值。同时,其河水的矿化度、溶解氧、电导率和总硬度与温度及上游来水量存在负相关的现象,即在雨季(夏秋)以上含量比寒季(冬春)为低并且四年的趋势极为类似。  相似文献   

2.
褚继菊 《地下水》2018,(5):207-208
挥发酚属于一类重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危害,所以被列为水质监测的必检项目之一。石羊河是甘肃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流域内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武威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石羊河流域20个地表水监测点水样中的挥发酚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挥发酚含量在0~0.001 5 mg/L之间,挥发酚污染少,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38-2002)I类水质标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的水质标准(0.002mg/L),流域水质总体较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污染状况的日益严峻,应重视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不断提高挥发酚的监测精度,为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河干流铁岭段近五年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玲 《地下水》2005,27(6):422-423
依据辽河干流铁岭段4个水质监测断面近5年的监测数据,对主要超标项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及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研究濉萧矿区采煤沉陷水域及河流水系的污染及动态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及周边3条河流设置水质观测点,对DO、NH_4-N、CODcr等21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按照季节不同采集年内不同时间段样品,选取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4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认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包含信息全面,评价结果可靠,适用于塌陷区水体污染特征识别和水质评价,并对水体功能区划与定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3个沉陷区水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Ⅰ_(wq))均值为3.140,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CODcr、总磷(TP)、总氮(TN)和汞(Hg)。5个河流监测断面Ⅰ_(wq)均值为5.352,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陷区水体水质较好,但环境容量较低,区内的河流因受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地表水资源主要由北部山区冰川融雪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流域5条河流水质较好,17个参评指标中,大部分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达到Ⅱ类标准的参评项目主要是镉,各河流,大多水量不大、流程短,其水环境承载能力不高。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一级区水质均达标。二级功能区划分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根据河流水质分析结果,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二级区水质均达标。  相似文献   

6.
邕江南宁段水质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影响南宁地区最大的河流——邕江近年污染物排放状况和3个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等监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本文主要从水质现状、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考察了邕江的水环境状况。结果显示,邕江水质总体上属于II~III类水质,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主要是溶解氧和氨氮超标;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这表明邕江的污染类型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同时,也指出了邕江水质污染特征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南宁市水污染的成因和水污染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邕江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1年新疆环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东 《新疆地质》2002,20(3):279-279
过去的一年中在各部门努力下,经过有效治理,新疆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01年新疆基本环境状况总体如下: 水质 新疆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42.1×108 m3, 较平均值高出18.1%,河流和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76.2%的河流达到国家Ⅱ、Ⅲ类水质标准,76.9%的城市饮用水水质达Ⅰ至Ⅱ类标准,Ⅰ至Ⅱ类水比重比上年上升了3.2%,但受控湖泊、水库水质较差总体水质为Ⅴ—劣Ⅴ类之间;城市地下水;饮用水质较好,在监测的13个城市中,水质主要在Ⅰ—Ⅱ类之间. 空气 新疆16个城市大气质量监测分析表明,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三级标…  相似文献   

8.
刘靖宇  卫杰  赵丽  原建光  孙超  张垒 《地下水》2018,(6):21-23,83
以豫中平原某规范建设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5个地下监控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周围的1号本底监测井、5号污染扩散井评价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18-2017)Ⅱ类水质标准,3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Ⅲ类水质标准,4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Ⅰ类,水质均较好,说明填埋场区的防渗系统使用完好;而2号污染扩散井的评价结果为Ⅴ类,水质极差,氨氮超标严重,与附近养殖场粪便排污、农田施肥、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构筑物的渗漏均有关系,建议可用电学法对调节池的防渗系统进行检测。并加强渗滤液调节池的管理和定期监测地下水,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对地下水的影响、有效实施跟踪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熙 《地下水》2011,33(3):148-149
为了科学利用滏阳河水资源,根据邯郸水环境监测分中心2005~2009年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滏阳河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除了东武仕水库外,其它断面自上而下水质逐渐变差一些,主要超标污染物质为氨氮、COD和挥发酚,滏阳河水质虽然相比以前有变好,但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0.
太子河流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太子河流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沿程选取老官砬子、兴安、参窝坝下等8个干流断面和汤河桥、河洪桥、孟柳等6个支流断面,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挥发酚(FN)等7个指标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及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出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状况。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干流和支流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较差,V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达85.7%。在各项评价指标中,BOD5和挥发酚所占权重较高,其次为COD和NH3-N等,这几项指标应该作为太子河流域十二.五污染减排和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朱朝霞 《地下水》2015,(1):79-81
选取石羊河中下游流域的河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监测站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石羊河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化学特征并且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在石羊河中下游流域水质中,HCO3-、SO42-和Ca2+含量较高,水质属于偏碱性的中等矿化度水,并且矿化度随HCO3-的增加而增加;下游河水的p H值、总硬度、矿化度及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均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较好。但中游水质较差,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夏河2006—2013年的水质数据,应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别对大夏河干流3个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TP、NH3-N、BOD5、CODMn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大夏河水质参数浓度趋势以下降变化为主,总体水质状况8a来基本趋于好转;流域氨氮污染较为严重,且呈下降变化趋势,还应加强对其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1990-2016年湘江干流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0-2016年湘江干流主要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演变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指标识别流域主要污染源。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湘江水环境变化趋势明显分为两个阶段,1990-1996年间为水质变好阶段,除个别值外污染指数均小于0.2,1997-2016年间水质呈恶化趋势,水质维持在Ⅲ~IV类之间;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TP、CODMn、Cd、Pb和石油类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污染物主要为NH4+-N、TP和Cd,污染源为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从上游到下游污染程度明显增大,其中湘潭断面水质污染最严重,综合得分为0.9006,道县断面相对较轻,综合得分为-0.7014,城镇化因素是影响流域水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梁丹丹 《地下水》2014,(4):169-170
通过对天津三岔口国控水质断面的pH值、DO、CODMn以及NH3-N四个指标2004~2013年十年间周数据的记录及分析,确定天津三岔口水质各季节各污染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年迹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把握天津三岔口的水质情况。天津三岔口国控断面水质状况基本稳定,可达地表Ⅴ类水体水质标准,各污染因子特征值及相关性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5,(6)
以安徽北部农村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了26个地下水样品,测试分析Cd,Cr,Cu,Zn,Pb,Ni和Mn七种重金属,对其含量特征和水质状况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个采样点的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7719,出现了轻度的重金属污染;5个采样点出现了单项重金属Mn,Ni和Pb含量超标,但其综合水质尚可达标;20个采样点地下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Ⅲ类水质标准,适用于日常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通过对安徽北部农村地下水水质现状的研究,可为掌握研究区农民饮水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许静  王永桂  陈岩  佟洪金  魏峣  白辉 《地球科学》2020,45(6):1937-1947
沱江是长江流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为了明晰沱江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和防治重点,根据2010—2017年沱江流域36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秩相关系数法,从年份、月份、季度和水期4个时间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沱江流域水质状况总体上污染较重,但有向好趋势,总磷(TP)为首要污染物,流域断面达标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复上升的趋势;水质指标浓度年内变化显著,水质指标浓度丰水期达到最小值,枯水期达到最大值;沱江干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好于支流;TP和氨氮(NH3-N)浓度空间变异性较弱,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则存在较强空间变异性.虽然沱江流域水质有变好趋势,但沱江流域面临的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今后要高度重视污染源治理,尤其是TP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无棣县地处山东省最北部,地势低洼,多为滩涂及盐田,受海潮漫溢影响严重。选取了14个点位、22项检测因子共计308个数据,对无棣县浅层地下水常规组分背景值进行研究,分析常规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并对地下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普遍超标,境内主要为微咸水和咸水;存在工业点源及农村面源污染,部分地下水能够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大部地区水质为"极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90年代的近20年中,鱼洞河流域的煤矿开采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设置了16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取样调查,同时选取了10个主要煤矿酸性废水排泄口进行同步监测。根据当地的地表水体环境背景值,结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筛选出7项造成河流污染的水质因子,最终确定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矿酸性废水的排放,铁、pH值、镉和硫酸盐是区内酸性矿井水的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4)
针对甘肃景电灌区退水水质问题,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一期灌区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等级均属于于Ⅴ类水,污染较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黄河作为灌区农田退水的接纳水体,其水体安全势必会受到影响,农田过量施肥是影响农田退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灌区综合管理,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最终达到改善灌区农田退水水质的目的,减轻灌区退水对黄河水质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2008年4、6、8、10月北海市工业园西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该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排污口水质中COD在4、6、8、10月4个航次的监测中都超标,BOD5和磷酸盐在其中3个航次均超标;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污染因子是石油类、磷酸盐、无机氮,相应监测项目污染指数大体符合排污口〉邻近海域〉对照站的特点,显现出邻近海域污染物含量与陆源污染物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