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本质之一就是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直至去污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生.选择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烟尘作为污染物指标,GDP、工业增加值和消费支出作为经济指标,进行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总体上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状态出现短暂的恶化情形.结构性分析发现:生活领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对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体脱钩影响显著;工业SO2排放直接决定着SO2总量脱钩状态;生活烟尘对烟尘脱钩状态产生扰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工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一)废水1.废水排放总量2.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4.工业废水处理量 工业废水处理率5、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二)废气1.废气排放总量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 烟尘排放量2.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l)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 其中二经过消烟除尘的 消烟}涂尘率 (2)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 其中:经过净化处理的 净化处理率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4.工业烟尘排放量 工业烟尘去除量5.工业粉尘排放量 工业粉尘回收量(三)工业固体废物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1981年以来工业废水、SO2、烟尘、工业废弃固体等污染物有效排放量为环境指标,采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二次及三次方程拟合回归,建立最优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经济不断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行三次曲线回归模拟效果较好,四项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现出近似“N”形的特征,污染物排放随着人均GDP增长都已经渡过了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几年来,下降趋势停止并产生波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有显著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污染治理投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建议,避免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理论基础,选取山东省1981年以来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探究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山东省工业废水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EKC呈"倒U形右侧"曲线特征,SO2与烟尘的EKC呈"N形"曲线特征;研究时段内,污染物排放量均已渡过峰值,其后随人均GDP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是2002年以来,下降趋势停止并产生波动。分析表明,山东省EKC特征与工业结构变化、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政策取向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选取1991—2007年宁夏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计量模型,分析它们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宁夏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U"形曲线,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倒"N"形曲线,第一次下降的拐点分别出现在2015年和2007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正"N"型。结果表明,宁夏工业废水、废气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仍处于上升期,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同时结合宁夏"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宁夏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时,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将出现EKC的拐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不能出现拐点。同时,根据污染物和经济发展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同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铜川市2001-2013年12 a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并用SPSS在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并绘制了环境库兹涅茨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不会自动解决或者改善环境问题,经济增长只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铜川市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际均未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之间与人均GDP之间均呈现平滑的单调"同步"增长趋势;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均呈现倒"U"型左半部分特征,有望达到拐点;工业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均呈现正"N"型, 2006年前呈上升趋势, 2006年以后至2012年期间,出现下降,近两年又开始增长,而且增长迅速。该研究对铜川市经济与环境特征分析,不仅定量揭示出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问的关系,而且剖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为铜川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管理需求,为全面实施"生态休闲城市"的建设确立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丽江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西琴  何芬  张兵 《地理研究》2010,29(5):927-934
以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以及固体废弃物储存总量表征环境污染的综合水平,研究丽江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4~2007年丽江市环境污染状况随经济增长呈现波动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大体呈现"倒U形+U形"的变化特征。其中"倒U形"的峰值出现在1998~1999年人均GDP为2000~3000元之间,"U形"的低谷出现在2001~2002年人均GDP为3000~4000元之间。进一步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等单项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别呈现"U形曲线的下降阶段"、"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和"倒U形+U形+倒U形"特征,即M形。分析表明,上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与污染物排放量、产业结构变动、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环保政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物治理水平、空气质量,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等因素,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方法对2015年国家SO2,NOx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区域分配。分配结果表明:SO2和NOx削减量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较差;削减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单位GDP能耗高、工业污染物去除率低、空气质量差;削减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部一些省份;削减比例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南部几个省份,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少,空气质量好于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9.
马丽 《地理研究》2016,(10):1857-1868
在分析2001-2013年中国工业化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Kaya方程将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分解为产值规模、高污染部门比重、产污系数和污染物来源部门结构四个因素,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研究四个因素对污染物排放变化的贡献度。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工业规模扩张对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增长呈正向拉动,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对污染物增长呈负向拉动。高污染部门在工业部门结构及污染物来源部门结构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对污染物排放增长皆呈正向拉动,但其绝对值小于产值增长和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降低的作用。该现象主要归因于中国的环境治理重末端治理轻源头管控所致,因此建议中国环境管制应注重从产业结构入手,积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高级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LMDI的中国工业污染排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丽 《地理研究》2016,35(10):1857-1868
在分析2001-2013年中国工业化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Kaya方程将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分解为产值规模、高污染部门比重、产污系数和污染物来源部门结构四个因素,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研究四个因素对污染物排放变化的贡献度。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工业规模扩张对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增长呈正向拉动,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对污染物增长呈负向拉动。高污染部门在工业部门结构及污染物来源部门结构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对污染物排放增长皆呈正向拉动,但其绝对值小于产值增长和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降低的作用。该现象主要归因于中国的环境治理重末端治理轻源头管控所致,因此建议中国环境管制应注重从产业结构入手,积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高级化。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静  杨桂山 《地理研究》2007,26(5):931-939
本文研究了1980~2004年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在波动中平缓增长,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和能源生产部门,南京市、苏南三市和苏中苏北九市的排放量大致各占排放总量的1/3。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了1980~1996年和1997~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未来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趋向于在经历较短时间的上升后逐渐下降。采用分解分析方法分析了三种效应在工业废水排放变化中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广义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影响工业废水排放的重要因素,但广义技术效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三类指标,适当添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双向反馈作用关系。由EC-EKC-IP方程的结果表明,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关系未必都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因此,必须协调好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两者的均衡发展,以达到降低恩格尔系数和减少工业污染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发展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空间格局发展并非均匀的发展,而是密度(Density)更为集中、距离(Distance)逐渐缩短、整合(Division)更为强烈的过程。基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在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态。结果表明:1城市化的推进取决于密度的增加,区域发展取决于距离约束的克服,而区域一体化则取决于减少分割并增强整合,因此3D对于认识城市群区域发展及其一体化进程是非常合适的框架。2上海、苏州和无锡表现为3D类型,常州和南京表现为"密度—距离"2D类型,杭州表现为"距离—整合"2D类型,南通等表现为"距离"1D类型,绍兴等表现为"整合"1D类型,扬州等表现出0D类型;3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心理距离、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性,弹性系数分别为1.727、0.218、0.102和0.237,而交通综合可达性作用不再显著,说明现阶段提升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和整合内外部资源比缩短各城市间距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兰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经济发展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的互动作用分析,说明兰州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呈倒"U"字型关系。在人均GDP达到7500元时,废水、工业烟尘排放量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倒"U"字型曲线顶部,其后经济发展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分析表明:兰州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受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影响;产业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物组成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条件影响兰州市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1985—2006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利用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得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利用EKC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取河南省1985-2006年共22年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计量模型,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正"U"形 倒"U"形曲线左侧,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U"形左侧曲线,即河南省工业"三废"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已初见转折外,其余尚未达到环境质量趋好的转折点,今后仍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心的概念和模型,采用2000-2009年各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投资额等数据,计算出各自的重心和重心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和相互关系3个方面分析环境污染重心和治理投资重心各自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演变轨迹,结果显示:2000-2009年,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重心从移动方向来看总体向西部偏移,而且移动距离有快速西移的趋势,表明当前西部地区在环境污染方面有加重的趋势.另外,环境污染重心和投资治理重心之间存在偏离,例如,工业废水排放重心偏北,而工业废水治理投资重心偏南,并且与工业废水重心相比,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重心和治理投资重心偏离度要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二氧化硫减排分析及减排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2是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分析SO2排放变化和影响因素对今后SO2及其他污染物减排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近10 a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中国SO2减排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对数平均权重模型和减排潜力模型分析SO2减排的影响因素和减排潜力,并对"十二五"SO2排放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SO2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十一五"减排目标顺利实现;2005~2009年,中国工业SO2排放量平均每年减少65×104 t,其中,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促进SO2排放量增长315×104 t,技术进步则平均每年使SO2排放量减少344×104 t,行业结构因素平均每年减少SO2排放量36×104 t;中国SO2排放强度存在着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在条件趋同下,2009年中国各地区SO2减排空间为738×104 t,相当于当年SO2排放量的1/3;"十二五"期间,若工业SO2减排目标为8%~10%,则其去除率在2015年末需达到74%~80%,减排形势将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浙江省1981-2006年的环境与经济数据,运用三次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对工业"三废"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模拟,研究发现浙江省工业"三废"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倒U"型的库兹涅茨特征,而是呈N型波动或同步关系。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的EKC呈"U+倒U"型曲线组合得到的"倒N"型,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EKC呈"倒U+U"型曲线组合得到的N型,工业废气排放量的EKC与经济发展关系呈同步关系,目前这些曲线尚未达到转折点,仍处于上升期,表明浙江省目前还未进入工业化后期,仍处于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程中,并据此提出了浙江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状况与防治大气:全国废气排放量10.5万亿标m~3(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t,比上年增长7.6%;二氧化硫排放量1685万t,比上年增长3.9%;工业粉尘排放量576万吨,比上年下降0.5%。酸雨仍限于南方局部地区。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366.5亿t,比上年增长9%,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3.9亿t,比上年下降0.8%。全国大江大河的水质状况良好,但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较重。城市地表水污染普遍且严重,85.7%的城市河流部分监测项目平均值超标,8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普遍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SO2、 NOX及TSP的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江萍  崔萍  王五一 《地理研究》2008,27(3):547-555
根据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农村生活用能源的消耗量和不同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因子,估算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TSP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的排放清单和各省区不同燃料对三种污染物的贡献率,探讨了各地农村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农村生活能源所排放的SO2达530万吨,NOX 72万吨,TSP 390万吨。污染物排放以SO2和TSP为主,且各省、市、区污染物的排放量差别明显;各地不同能源类型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差别较大,SO2主要来自燃煤,NOX主要来自秸秆和薪柴的燃烧,TSP主要来自秸秆的燃烧;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影响其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