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地下水》2020,(2)
以新疆托什干河流域内的典型测站沙里桂兰克水文站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沙里桂兰克水文站1957-2017年共61年实测径流量资料,通过对该流域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水文站长系列水文资料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托什干河径流主要为雨雪混合补给,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季节分布较为集中,5-8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7. 3%,而1-3月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2. 8%,四季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8. 3×108m3,2003年为最丰年,年径流量为41. 3×108m3,2014年为最枯年,年径流量为17. 0×108m3,与相邻地区河流相比,托什干河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大。(2)流域沙里桂兰克水文站水文资料无明显错误,成果可靠,径流系列一致性较好,年径流系列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且存在比较完整的年际变化周期过程。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及防洪安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尔达克赛河流域位于西天山南麓西段,是新疆博尔塔拉河右岸的最大一条支流,主要以冰雪水、降水及山区泉水补给为主。基于沿河阿合奇、精河山口和温泉三大省级水文站观测资料,对流域径流进行水文分析计算,主要选用阿合奇水文站资料,同时参证精河山口和温泉水文站长系列资料,对流域径流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中的插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径流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较好,当系列长度达30年以上时,系列统计参数基本稳定,与长系列比较均值相对误差小于1.5%。通过分析长短系列比例系数法、相关方程法和比例系数法三种插补、延长方法可发现,三种插补、延长方法资料系列的均值与实测系列均值相差很小,三种插补、延长方法资料系列的变差系数与实测系列的变差系数值相差相对较大,符合水文资料的插补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2)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泾河流域内降水、径流、泥沙代表站实测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泾河流域甘肃范围的平凉、杨家坪水文站和泾川县气象站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庆阳、杨家坪、平凉水文站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杨家坪水文站输沙率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实施白龙江引水工程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3)
为研究乌拉斯台沟流域径流变化和径流量还原过程,选用温泉水文站和阿合奇水文站作为参证站。基于基础水文资料对径流量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和径流系列等径流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参证站的径流量还原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到温泉水文站和阿合奇水文站断面不受上游引水影响,一致性较好的天然月年径流量系列,为后期水文计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流域时空分布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嫩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化规律,并着重从地形地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归因分析。采用1955-2003年49 a的降水资料和1955-1973年19 a的径流资料,通过对代表性水文站自上游至下游(空间上)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年内与年际(时间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嫩江流域降水年内变化及年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可以忽略降水时空分布对径流时空演化规律的影响。2)从径流年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上下游水源组合的差异性:上游以地表径流为主,在春季来源于融雪,汛期来源于大气降水,枯水季节来源于地下水补给;下游全年以地下径流为主。3)由于坡度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上游更容易产流,下游受下垫面调蓄作用更强,不易产流;因此,从径流年际演化规律上可以判定径流产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甘肃渭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牛最荣  赵文智  刘进琪  陈学林 《水文》2012,32(2):78-83,87
根据流域内气象站、雨量站、水文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系列监测资料,采用周期波法、延时分布频率、径流溯源理论分析了渭河流域气温变化及分布特征,降水量变化及分布特征,径流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揭示了渭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气温波动变化存在着9~10 a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气温的流域分布由河源向干流递升且与地理高程密切相关。(2)流域平均降水呈现出弱减少的趋势性变化过程。降水的流域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均匀性、地带性两个方面。(3)流域多年径流变化存在显著的逐年减小的趋势,径流年际变化趋势要大于降水年际变化趋势。从径流溯源度多年平均变化过程看,1970年以后渭河流域径流空间分布呈现出持续性缩小的趋势,并且下游的缩小速度要大于上游。  相似文献   

7.
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夏清 《水文》2017,37(3):84-90
以大凌河流域3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15个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多指标、多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大凌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流域径流量在1981年出现明显的减少突变,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金鑫  张春洁 《地下水》2007,29(6):114-116
大清河流域处于东亚季风范围,降水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河川径流变化亦有汛期枯季之分,在枯水季节,径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流域蓄水的消退,春秋季,降水对径流影响不大,冬季径流变化受气温、降雪、冰冻影响较大.利用望宝山水文站1980~1990年的旬平均流量的实际资料,用退水系数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枯季径流变化规律是径流演变基本服从退水规律.根据枯季径流变化规律,采用退水系数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法建立中期预报方案,通过1980~1990年资料检验,预报合格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3)
台兰河位于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境内,是一条独水系,发源于天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流域降水稀少,海拔3 500 m以上分布着现代冰川,降水充沛,而南部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降水偏少。为研究流域降水特征,通过对流域范围内的协合拉水文站、台兰河水文站、破城子水文站、阿克苏气象站和温宿气象站5处降水观测站点长系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兰河流域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随着地形的抬升有明显的差异,高山冰川区的降水远大于平原区,且相差悬殊;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较大,多雨年和少雨年交替出现,丰、枯变化较为频繁,且有连续多年降水偏丰的现象,丰、枯持续时间最长达9年,且出现次数基本接近;随着系列年限的增长,降水系列的均值渐趋稳定。研究结果为流域防洪减灾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径流多年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建瑛 《地下水》2020,(1):158-160
基于第三次甘肃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收集的1956-2016年系列径流资料,补充至2018年,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径流多年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对其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周期变化、年际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以降水补给为主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径流量的大小,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经采用累积滤波器法和斯伯曼秩次相关法分析得出石羊河从北向南趋势由增向减的变化,采用滑动t检验法得出石羊河突变年份在1990年左右,采用谐波分析法得出石羊河北部周期为32年,南部径流周期不明显,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4)
结合新疆喀什库山河流域内沙曼水文站近65年实测水文要素数据,统计分析库山河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库山河降水呈现递增变化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变化特征;蒸发量总体呈现下降变化且随着地势增加而逐步减少变化;受降水变化影响径流也总体呈递增变化且年际变化较为稳定;泥沙总体变化较为平稳,其年际变化要高于径流。消融型洪水属于库山河高发洪水,洪水年际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嫩江主要代表水文站石灰窑、同盟、江桥、大赉1956-2006年51年的径流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累积滤波器、Mann-Kendall秩相关法及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嫩江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嫩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嫩江年径流量在1963年左右发生了一次全流域的减少突变,80年代径流有所增加,90年代中后期又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嫩江径流主要存在8年的年际周期,20年及大于40年的年代际周期。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是降水,人类活动通过土地覆被变化及水利工程等对径流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西内陆干旱区主要河流出山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8,自引:17,他引:41  
蓝永超  康尔泗 《冰川冻土》2000,22(2):147-152
根据相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以黑河、昌马河、西营河等河流为代表的河西内陆区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表明:河西内陆干旱区诸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河流补给来源的影响,而年际变幅则受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幅的影响十分明显,总体上讲,本区出山径流变化相对稳定。区内梨园河以西河流水量处于上升阶段,梨园河以东的河流则处于下降的他人阶段;以黑河干流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为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6)
采用渭河干流林家村、咸阳和华县水文站1961年至2012年间的径流资料,基于径流年际变化分析方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渭河干流径流年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及径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渭河径流量年内主要集中于6-10月,占年均流量的65%;径流年际变化大,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减少率分别为60.93%、47.6%和45.72%;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渭河径流在70年代至80年代间发生突变;90年代后,渭河径流量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3)
选取第三次甘肃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收集的1956-2016年系列甘肃长江流域径流资料,通过采用传统水文分析方法,对甘肃省长江径流多年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突变年份以及年际变化等特性。甘肃长江流域径流补给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相对省内其他区域,水资源量较充沛。但自1993年径流多年呈递减趋势,递减趋势显著,其嘉陵江流域径流年际变化不稳定,Cv值在0. 5左右,而白龙江流域年径流变化较稳定,Cv值在0. 2左右。  相似文献   

16.
1956-2016年渭河支流葫芦河流域径流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河流径流量和流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规划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葫芦河干流上下游的两个主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其流域年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距平累计曲线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葫芦河干流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周期性和突变性。结果表明:葫芦河上下游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流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径流量变化趋势基本对应,均呈下降趋势,但径流减少的速率远大于降水减少速率,且下游径流量的减少速率比上游更快。葫芦河上下游径流量变化的大周期一致,但下游径流小周期的转换要比上游径流和流域降水更频繁,上下游径流量与其流域降水量变化周期的年份对应关系不好,径流变化的主周期和次周期均小于降水的变化周期。葫芦河下游年径流量在1988年发生了突变,而上游径流量和流域降水量均无明显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径流系列一致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  谢悦波  冯宇鹏 《水文》2007,27(3):57-59
从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两方面分析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变化的成因,说明山丘区、平原区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提出一致性、代表性较好的径流成果。结果表明,进行一致性修正后,海河流域1956~1979年平均年径流量较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减少11.1%,且山丘区减少幅度小于平原区。  相似文献   

18.
1965-2010年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白龙江上游白云水文站1965-2010年46 a的月年实测径流资料,用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内各月占年径流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以及变化幅度等不同指标,分析研究了白龙江上游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的规律.研究表明:白龙江上游年径流量受气候变化和流域天保工程的实施,年际变化趋势逐步减小,径流重心位置基本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谢军健 《地下水》2012,(1):150-152
根据昌马堡水文站53年来定点观测的水文系列监测资料,分析以昌马河为代表的西北内陆河小流域内降水、蒸发、径流及泥沙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地域分布的特点,揭示了气候变化和水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河川径流量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变化的趋势与径流增多的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气温变化与径流的变化相关性较好。年增幅最大的是基流,达到1.92%;其次是非汛期径流量,年增幅达到1.87%;汛期径流年增幅最小,只有1.23%。证明祁连山区气温的升高加剧了终年积雪的消融、冰川溶化和冻土水的析出,增加了河川径流量。  相似文献   

20.
石羊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洋  魏晓妹  孙艳伟 《水文》2007,27(3):85-88,5
选取石羊河流域永昌、肃南、天祝、古浪、武威、民勤6个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蒸发资料及黄羊河水库、杂木寺、南营、四沟嘴、古浪、沙沟寺、插剑门、大靖峡水库、红崖山水库9个水文站1961~2000年的径流资料,运用距平分析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法对流域水文要素的时程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降水、蒸发年内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不大;降水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的65%以上,蒸发集中于5~8月份,占全年的54%。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一致,集中于6~9月,占全年的58%。径流的年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尤以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减少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