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省级时空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时空信息数据中心通过多源异构时空信息数据的集成融合,建立唯一的、统一的、权威的时空信息数据汇集中心、共享中心、服务中心。面向泛在网环境,建立时空信息"一张图",按需提供各类时空信息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时空数据海量、多源、异构造成难以融合、难以深度挖掘数据知识等问题,文中提出时空地理网格概念,将空间数据的时间维和空间维度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时空地理网格单元,通过时空地理网格单元为时空数据赋予时空属性,用以解决时空多源数据融合的问题。以基于北京市多源信息的人口分析为例,验证多源时空信息网格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北京市人口发展规律,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晓玮  邱俊武 《测绘通报》2021,(12):153-157
为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共享,更好地服务审批监管,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服务和监管的全局角度,提出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多测合一”综合服务平台,深入研究了平台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时空大数据、多源异构数据融合、GIS+BIM及三维等关键技术,并给出应用案例,为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仕峰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0):19-21,25
针对时空大数据多来源、多粒度、多模态、海量和时空关联复杂等特点,建立了一套涵盖"源数据获取-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全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时空融合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汇集和时空数据融合技术,建立了相关的技术体系和软件工具,结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实践开展了诸多应用,可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建设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源地理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灿  汪齐松 《测绘通报》2019,(12):112-115
随着地理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与多个行业领域日益深度融合,产生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丰富的空间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用的同时,其异构性也给数据共享和应用带来了问题与挑战。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多源、异构、不一致性的现状及特点,本文提出了数据库模式融合与数据库实例融合为一体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流程与方法,并以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等实例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与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源异构的自然资源数据具有显著的时空特性,传统的数据库难以解决这些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时空大数据云平台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Hyper-V技术搭建私有时空大数据云平台,提高了多源异构自然资源数据存储可靠性,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中各类传感器由于底层协议各异而导致的数据统一存储、共享及可视化应用难等问题,从传感网空间布设、实时信息感知与通信、基于数据仓库的生态信息融合汇聚与共享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及WebGIS技术的生态监测服务体系,解决了多源异构生态监测信息统一存储及解析、面向应用的标准服务封装与发布、生态监测信息时空分布等难点。以鄱阳湖生态监测为例进行验证,开发了原型系统,为鄱阳湖区域生态保护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构多源GIS平台服务的深度融合问题,结合广东省的实际省情,提出了"集中注册-统一运维-全面监控"的异构服务协同管理机制,实现了广东省省市级GIS平台服务的互联互通,解决了省市级地理信息资源难以统筹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丁燕杰 《北京测绘》2021,35(10):1240-1244
以石景山区为例,充分挖掘数据内涵,提出了三维的时空数据整合和融合方法.基于三维框架形成了多源时空一张图,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及深度应用,实现城市时空历史动态演变,建成全区统一的二、三维一体化的综合分析平台,统一了全区地理信息资源服务标准,提供了自然资源业务的"三维管理视图",满足了管理部门对时空数据的应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6个方面对军事测绘导航和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一是时空基准的现代化,为构建统一时空系统奠定了基础;二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正在由区域增强型向高精度全球化过度;三是对地观测数据获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天绘和资源卫星三号测绘卫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空间数据综合的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同化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五是网络服务、网格服务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促使并加快了由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的进程;六是基于网格的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生产)和应用(服务)的一体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从6个方面对军事测绘导航和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一是时空基准的现代化,为构建统一时空系统奠定了基础;二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正在由区域增强型向高精度全球化过度;三是对地观测数据获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天绘和资源卫星三号测绘卫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空间数据综合的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同化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五是网络服务、网格服务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促使并加快了由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的进程;六是基于网格的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生产)和应用(服务)的一体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3.
黄永进  张滔  廖兴国  邵淑华  祁支锐 《测绘通报》2021,(12):134-139,157
时空数据挖掘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车辆轨迹实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时空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了职住平衡、区域联系度、交通拥堵等城市特征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多源数据挖掘的城市评估体系,探索了时空数据挖掘在城市体检评估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评估与决策。  相似文献   

14.
石宇  詹明  尹璐  王志鹏 《测绘通报》2015,(1):102-104
为了满足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及应用的需要,就必须要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支撑,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快速关联组织与分析,解决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内容庞杂、数据结构松散和数据关联复杂等难题已成为迫切需要.本文提出了以目标对象为核心的数据关联模型,构建了基于时空统一的地理编码,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关联组织和基于统一时空框架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5.
CIM基础平台的建设使得城市大量的时空与非时空数据汇聚,为智慧城市提供丰富数据源的同时,数据的融合使用也遇到了新挑战。本文针对CIM平台建设中多源数据融合存在的问题,利用地球网格空间编码规则、知识图谱、多源语义模型等先进技术和模型,重点研究空间网格与CIM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在CIM1-7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单元的概念,构建多层级的三维空间立体单元,实现以城市空间为基本单元的海量城市底板和城市空间的多种要素信息融合,为城市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城市信息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6.
综合PNT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杨元喜 《测绘学报》2016,45(5):505-510
综合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的核心是不过分依赖GNNS,采用一切可以应用的PNT信息源实施全空域目标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本文分析了综合PNT需求,论述了综合PNT的基本定义和基本概念,分析了综合PNT所涉及的信息源,论述了综合PNT关联的核心技术,包括多源PNT传感器集成技术、多源PNT的数据融合技术。强调指出,综合PNT体系的信息源必须是"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多源信息";综合PNT的运控系统应该基于云平台,实现用户志愿者共同测控;用户终端或传感器必须"深度集成、低功耗";PNT服务信息必须是"智能融合或自适应融合"。综合PNT系统应该在统一时空基准下,满足服务的可用性、精确性、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数据GIS面临的大规模数据的多源异构动态性与数据存储优化等问题,本文开展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时空数据组织与模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数据的可扩展立方体处理框架,在典型的流数据二维数据序列基础上,构建增加垂直方向的非结构数据立方体;结合立方体数据组织模型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扩展关系型数据库与协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GIS时空大数据组织方法;通过扩展数据源、数据类型及数据操作等属性,突出多源异构地理时空大数据的时空关系和演变过程关系等特征,对地理时空大数据进行数据一体化组织、存储和分析;进而解决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的大体量、异构与动态性在GIS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的技术瓶颈,并且对GIS时空大数据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性方法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多源异构数据的大规模地理知识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秉川  万刚  许剑  李锋  温荟琦 《测绘学报》2018,47(8):1051-1061
虚拟地理环境作为新一代的地理语言,需要通过对多源异构时空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构建虚拟地理环境知识工程,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转化,促进智能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中地理知识的快速转换和融合,从而为虚拟地理环境中地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地理知识的智慧化服务提供支撑。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与虚拟地理环境知识工程相结合的桥梁。本文系统评述了知识图谱、地理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重点研究了地理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讨论和阐述了地理知识图谱的应用方向。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实现地理信息的知识化,提高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多源异构数据的客观存在性与数据无缝融合的困难性,使得空间信息数据和业务过程中其他文件的有效管理与共享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类,数据目录树与各类数据节点的创建,数据的读取,数据的提取,符号化与出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验,为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据获取方式和技术的多样化,多源空间数据持续累积,迫切需要研究数据集成方法,以更好地为地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将各种用于集成多源空间数据的处理过程统称为数据融合,并从经典方法和扩展方法的角度,分别综述相关研究进展。为综述经典方法的研究进展,依据空间对象数据模型和场数据模型,理清了数据融合及其相关数据处理较成熟的方法;对于扩展方法,阐述了多点地统计方法、统计-机理型方法、多尺度分析与重构方法、信息论方法等。为更有效地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融合,讨论了尺度不匹配、语义不一致性、时间维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