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角砾岩广泛发育,可以分为同生角砾岩、古岩溶角砾岩、断层角砾岩、液压致裂角砾岩等类型。本文主要对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调研与定性研究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的定量描述方法,确定了其角砾颗粒大小分布维数D_s和形态分布维数D_r以及D_l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角砾岩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与矿有关的角砾岩主要可分为两类:方解石胶结的角砾岩和硅质胶结的角砾岩;含矿方解石胶结弱硅化灰岩角砾主要为液压致裂的物理成因,而含矿硅质胶结的强硅化灰岩角砾既有物理致裂作用,又伴有热液参与的化学溶蚀作用;液压致裂是锡矿山矿区角砾岩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液压致裂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液压致裂的力学机制和对流压致裂的数学模拟结果,总结了液压致裂裂隙-脉-角砾岩系的订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中,角砾岩普遍发育,主要分布于矿脉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合仁坪金矿床中角砾岩的形态、大小及胶结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结合角砾岩的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了该区角砾岩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合仁坪金矿床中的角砾岩大多数呈原地破裂特征,角砾分选差,成分简单,且角砾之间的拼合性较好,为钠长石、石英等热液矿物所胶结,角砾的长轴方向大致具有定向排列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液压致裂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的特征。研究区的液压致裂作用具有脉动性,每期液压致裂作用大致可分为应力腐蚀、岩石破碎、裂隙愈合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分析陕西双王含金角砾岩成因基础上,将其分为构造角砾岩、液压致裂角砾岩和气液陷爆角砾岩三大类,阐述了各类角砾岩的特征、赋存特点和空间关系。讨论了不同角砾岩体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确了包括石门寺钨矿、行洛坑钨矿和邹家山铀矿等的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基本特征。新生性液压致裂含矿构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态复杂(有弧形、分叉树枝形、放射状、菊花形和蟹腿状等)、规模较小、宏观力学性质以张性破裂为主、走向和倾向多变、方向性不明显、仅局部区域发育优势方位、常伴生有热液隐爆角砾岩;因此,可以从弧形分叉或不规则形态、总体较小规模、产状多向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伴生热液隐爆角砾岩这5个标志来识别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对比分析液压致裂含矿构造与应力致裂含矿构造的差异认为,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发育比较局限,而液压撑开型含矿构造相对普遍,热液蚀变分带与该含矿构造是液压致裂还是应力致裂无明显相关性;压性成因构造在成矿期表现出的张性力学性质有些是成矿流体超压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液压致裂导致的断裂末端的扩展破裂与成矿流体的耦合作用为成矿末端效应的构造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冀东地区新发现一批产在中元古代碳酸盐岩层中的金矿床(点),文中对该类矿床的容矿围岩特征及其成因、产出的区域构造背景进行了讨论,提出容矿角砾岩是液压致裂角砾岩,是一种矿控构造岩。  相似文献   

7.
铜陵凤凰山铜矿区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凤凰山铜矿区矿体附近不同类型角砾岩的分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角砾状花岗闪长岩的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其颗粒大小分布的分维值达到了1.389,说明其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机械破裂过程,其破裂过程中的能量达到中等。角砾状矿石和角砾状大理岩均为水力致裂角砾岩,角砾状矿石的颗粒大小分布的分维值(1.526)大于角砾状大理岩(1.24),指示了角砾状矿石形成时的能量大于角砾状大理岩。  相似文献   

8.
流体动力角砾岩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流体产生异常高压,并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发生爆发作用、流化作用及水压作用原理,认为从爆发作用到水压作用可分别形成爆发角砾岩系列、流化角砾岩系列及水压角砾岩系列。研究了上述三类流体动力角砾岩的相互关系、鉴别标志及亚类划分。指出异常高压流体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向增压方向发展,也可向降压方向演化,并以研究实例说明流体动力角砾岩系列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爆发作用、流体作用及水压作用三个阶段之一或二或三。  相似文献   

9.
陕西双王金矿床角砾岩动力学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王金矿可拼性含金角砾岩是流体致裂角砾岩,而不是构造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该区的深源异常高压流体是角砾岩产生的必要条件。角砾岩的动力学成因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地壳隆升剥蚀作用和地下岩浆活动等形成异常高压流体,在重力、浮力和地热梯度的驱动下,在能干性强的岩石中产生裂隙,并向浅部增殖,被碳酸盐矿物等充填胶结。周而复始的流体压裂—沉淀愈合作用,使金多次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10.
北沟长城式金矿是与热压致裂作用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 ,发现该矿的地质意义在于丰富了该区金矿类型 ,扩大了该区的找矿领域 ,对该区找金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民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4):440-446
曙光油田低渗油藏存在老井低产与注压高注不进的双重难题,需要实施重复压裂提高产能.但常规重复压裂存在改造效果差和快速水窜风险,因而选择在注采对应井开展转向压裂矿场实验研究.通过注采对应井转向压裂方案研究、转向剂筛选及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此次实验研究中,注采井均实施转向压裂,拓宽了转向压裂的思路,扩大了转向压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验证了转向压裂对老井挖潜增产、提高低渗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曲金虞 《甘肃地质》1995,4(1):91-92
根据超深钻探的初步成果,提出大陆壳内高温、高压的水压破裂带是地壳内最危险的震源区,同时认为地幔波动是地震的根本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就XS—02井压裂情况谈煤层气井完井及增产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对XS-02井完井压裂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3种完井方式和3种压裂液在煤层气井中的适应性,结合XS-02井压裂施工的具体情况,解释煤层气井压裂时高滤失和高施工压力的原因,为以后各井的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压破裂法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劈裂法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很难得出理想的结果,而水压破裂试验有试件受力载荷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优点,测得的抗拉强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在工程实际中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研究水压破裂法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用统计断裂力学整理试验结果,并与巴西法作了比较。试验表明,用威布尔二参数模型的统计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岩石抗拉强度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湘黔交界中-下寒武统角砾化白云岩的动力学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实际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角砾化白云岩基体特征的论述及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其动力学成因既不是重力滑塌也不是断层破碎而是高孔隙岩层内异常流体高压所导致的水压破裂作用这一新认识;区内中一个寒武统清虚洞组和熬溪组中的角砾化白云岩,岩性独特,层序稳定,以大量方解石贯入胶结为标志,是湘黔边境著名汞矿带的主要含矿层。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地应力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压致裂法得到的地应力测试数据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断层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长,应力梯度分别为0.032和0.021,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关系为SH > Sh > SV,该应力状态有利于断层发生逆断层活动,与1556年华山大地震的发震正断层的性质不同;(2)研究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南-北北西向,与区域速度矢量场方向一致,与其他资料解译的区域构造应力方向有一些差异,主要是受鄂尔多斯地块周缘断层活动的影响;(3)利用Mohr-Coulomb准则及Byerlee定律,摩擦系数取0.6~1.0,对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测点未达到或超过地壳破裂极限状态,不存在断层失稳或地震等其他形式的地壳活动,处于较稳定地壳应力状态;(4)实测数据为该区补充了新的地应力测量资料,研究结果为该区工程设计及建设、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提供了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地质灾害评价、地壳稳定性以及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Reservoir stimulation requires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fracture path and closure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propagation of the hydraulic fracture (HF). This paper presents a fluid-solid coupled model to simulate multi-stage HF propagation. A non-linear joint model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fracture closure when the created fractures are elastically propped. HF closure continues until the balance of external stress matches the proppant's resistance. The reservoir along the horizontal wellbore is not stimulated equally by the multi-stage fracturing. The HFs in the subsequent stage are ‘repelled’ and restrained by the HFs in the previous stage.  相似文献   

18.
地下动态导体充电法探测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裕盛 《物探与化探》2000,24(2):105-118
根据“动态导体”的特点开展研究,形成了1套地下动态导体的充电法探测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应用对象和地电模型、技术基础、部分探测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龙门山北端青川断层附近应力测量与断层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汶川8.0级地震后, 余震是否沿青川断裂向汉中方向发展, 是否还会发生强烈余震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查明汶川8.0级地震后青川断层库仑应力的变化, 判明余震的发展趋势, 2008年6月2日~28日我们在青川断裂中段阳平关一带开展了断层附近原地应力测量研究, 在3个钻孔中分别用水压致裂法和解除法得到了断层上下盘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根据实测的地应力资料, 断层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 与区域构造应力SN-NNE向主压应力方向有一些差异, 说明受断层活动影响, 断层附近的应力状态与区域应力场已经发生了改变。青川断层是一条逆冲兼右行走滑的活动断裂, 在汶川大地震中虽未见其活动, 但其阻隔了余震向北发展, 表明该断层是一条重要的边界断层, 既是区域构造分区的界线, 也是区域应力场的分区标志线。利用地应力实测资料研究了断层的活动性, 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铅直应力的关系为σHhV, 该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活动, 与地质资料反映的以逆断层活动及近期在断层附近发生的地质异常现象一致。利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 摩擦强度取0.6~1.0进行分析, 断层附近的现今地应力状态接近产生逆断层摩擦滑动的临界值, 其中断裂东段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较小, 相比而言, 青川断裂带西段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地下动态导体充电法探测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态导体”的特点开展研究,形成了1套地下动态导体的充电法探测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应用对象和地电模型、技术基础、部分探测方法和初步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