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数码航摄影像在测绘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测绘生产单位运用这种新型数据源进行了大量的数字产品生产,但是其精度如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值得研究。选取已完成的部分数码影像测图项目作为试验区,对3D数字产品成果进行精度统计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数码航空影像制作的3D数字产品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能够满足《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的技术要求,为生产单位承接数码影像项目提供了生产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南极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生产具有航空摄影测量、全野外数字测图等方法不具备的大范围、短周期和低成本等优势。本文以南极恩克斯堡岛、北山麓和Priestley冰川、Nansen冰架交汇区域为实验区,采用World View-3立体影像进行南极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实验,形成了一套生产技术流程方案,并对生产技术流程方案进行精度检测,验证了该技术流程在南极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的可行性。最后对利用World View-3立体影像进行南极1∶5 000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为后续南极大范围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种卫星导航系统、不同格式的星历数据源进行了统一化建模设计和应用实现。通过分析星历数据的特点,抽象出星历产品的服务接口,以服务的形式对其进行封装,屏蔽了底层数据源的差异。模型综合考虑了文件、数据库及网络等多种数据源,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2015年9月美国3D打印机在河北省制图院落户。笔者结合其配套打印软件,组织技术人员反复实践,研发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3D地图生产工艺流程,成功解决了基础地理信息国标数据格式向3D格式数据转换、3D地形模型编辑、3D符号设计等一系列难题。该技术融合了3ds Max、ArcGIS、Global Mapper等多种软件制图技术,具备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推广价值较高等优点。产品涵盖晕渲地图、正射影像地图、专题地图、物理沙盘等品种。3D打印地图具备以下特点:色彩鲜艳、地形直观逼真;色彩设计自由,富于变化;精度高;可接收多源数据;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3D产品包括DLG、DEM、DOM,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大比例尺DLG生产一般采取外业实测方式,DEM,DOM生产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式.为克服传统大比例尺3D产品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3D产品一体化制作方法.首先,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多角度影像.然后,利用集群技术自动化建立高精度实景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比例尺3D产品的一体化生产.经过质量检查,3D产品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更新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南极科考测绘成果多为专业性较强的地理信息产品,依赖于庞大的专业软件运行环境,脱离于专业环境的"弱GIS用户"使用较为困难,无法适应南极较为极端工作环境应用。本文基于Geo PDF地理信息成果发布技术,针对南极科考工作用图需要,研究开发新型地理信息服务产品和发布方式,降低南极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使用门槛,扩展了南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使用对象,辅助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3D产品的生产实践,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不同比例尺3D产品在不同平面与高程系统下进行自由转换的原理与方法,实现了大、中比例尺3D产品在不同平面及高程系统下方便、快捷和准确地转换,这对于3D数据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资源一号02D卫星数据为监测数据源,从自然资源执法监测常态化的业务工作需求出发,分别对其专题产品体系进行整理,对该数据源应用于自然资源执法监测业务中的效果和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一号02D的几何纠正精度较好,光谱信息丰富,地物解译标志清晰,完全可以满足自然资源执法监测正射影像精度和地物解译精度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是近年来国内测绘热点高新技术之一。相比较传统常规三维建模技术工艺,该技术具有工期短、成本低、精度高、多数据源、成果类型多,三维场景真实、建模过程自动化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具体生产项目,详细地阐述了利用Leica RCD30倾斜航摄仪及Smart3D软件进行三维实景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了Unity3D引擎在南极数字站区管理应用系统项目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应用Unity3D制作站区虚拟现实场景,对站区真实地形导入、动画制作、场景灯光布置、模型正确材质类型的调节、粒子系统及外部场景的制作等站区虚拟现实场景制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巩淑楠  吴善昌 《东北测绘》2008,31(1):162-164
简要分析了非量测数码相机哈苏H1D在南极中山站及拉斯曼丘陵地区所获取的影像数据的几何精度,阐明了利用该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DLG,DOM制作的技术流程及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非量测数码相机哈苏H1D在南极中山站及拉斯曼丘陵地区所获取的影像数据的几何精度,阐明了利用该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DLG,DOM制作的技术流程及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Leica SmatStation优越特性,阐述了利用该套设备进行的南极长城站三维空间信息采集工作,分析了相关成果及其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土整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和治理土地退化,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国土整治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尤其是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但对于国土整治业务而言,三维模型存在数据量大、数据复杂且碎片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三维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加载调度难度大,制约了其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本文针对国土整治三维数据,提出了存储结构优化方法、三维模型碎片加载优化方法和三维模型调度优化方法,并开展了试验验证和应用示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支撑国土整治中的三维可视化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低空遥感平台,具有多种类型的平台和载荷。尽管南极的自然条件严酷,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仍涵盖了南极基础和应用科学的诸多领域。首先,论述了南极的环境条件对操作无人机的特殊影响,包括气象、电磁场、光照等因素。然后,对目前无人机在南极考察与科学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的检索,在收集到的104篇全部相关资料中,梳理了发表时间、主流的期刊、研究区、国家与研究机构等内容,分7个主要应用领域综述了代表性文献,具体包括航空、大气、海冰与冰山、冰川、地貌与地磁、生态‐植被、生态?‐动物, 并全面回顾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的无人机发展历程和重点成果。最后,总结南极无人机应用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明了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载LiDAR/倾斜摄影数据进行三维城市建模生产,形成一套适合于规模化生产作业的三维城市快速建模工艺流程。本文力求确定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内容和各项精度指标,探索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交换格式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理信息为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新动能,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三维地理信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和关键,面向实体的三维模型是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规划的三维地理实体数据模型,并以浙江省嘉善县的生产应用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了实体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对三维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黑龙江省测绘成果资料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地域范围广、跨业务部门多等特点,以"天地图·黑龙江"的基础地图数据为支撑,利用Web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发布测绘成果目录服务,构建基于B/S三层架构的黑龙省测绘成果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黑龙江省测绘档案馆中测绘资料的数据浏览查询,解决数据分发和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光栅成像原理,到三维地图设计,再到地图数据准备、二维地图要素制作、地貌晕渲制作,全方位地对裸眼3D光栅地图设计与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裸眼3D光栅地图的实际应用说明采用该方法制作裸眼3D地图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维GIS和网络GIS在铁路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化。本文针对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空间信息服务,提出了基于三维开源引擎Cesium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构建及网络应用方法,对Cesium架构与网络服务、线路三维地理环境构建、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工程组件三维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为将铁路线路空间地理环境信息与铁路基础设施模型集成在Cesium三维引擎中,对铁路基础设施正向设计下的BIM模型进行了轻量化研究,实现了基于Cesium的网络化、跨平台、分布式铁路线路三维空间信息三维场景漫游、数据共享与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