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卡兹库姆铀成矿省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成矿省,该区铀矿以砂岩型铀矿为主,其中乌奇库杜克矿床是世界最早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类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成矿条件的研究,对比了中卡兹库姆铀成矿省与中亚地区其它铀成矿省不同的成矿特征,总结了该类型铀矿成矿的时间、空间和定位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系统的取样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围岩、矿石、方解石脉和铀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讨论了岩、矿石沉积和成岩过程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典型的火山岩型和变质岩型热液成因铀矿床进行了对比,认为川北砂岩型铀矿具有热液(水)改造成矿作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为砂岩型铀矿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庆航放测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当今世界铀矿勘探的主攻方向,具有开采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本文运用航放资料结合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较深入研究了大庆航放测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认为松辽盆地东北部具有十分有利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铀矿成矿前景良好。海拉尔盆地也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盆地形成地质环境及其盆地类型、后期构造改造等是砂岩型铀矿形成前提条件;砂岩型铀矿主要受外生沉积条件、后成水文条件及物理化学环境制约;以东胜大型砂岩型铀为例,对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与演化、铀矿床空间分布特点及规律等方面进行讨论;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作用,提出砂岩型铀矿成岩、后生、低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特态相矿物群,论述了低温成矿作用的矿物学及物理化学证据,认为东胜大型砂岩型铀矿具有沉积预富集-古层间氧化淋滤-后生二次还原与交代的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胜铀成矿区断隆成矿观点的提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长  叶发旺  张静波 《铀矿地质》2007,23(1):38-42,16
文章利用后遥感应用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铀矿化与油气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强调了断裂构造及深部物质在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砂岩型铀成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与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含矿砂体的规模和延伸稳定性不如中亚地区,因而单个矿床规模难以构成超大型,但山间盆地可以发育多个由河流相或三角洲相控制的矿床,从而在总体规模上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砂岩型铀矿矿集区。最后,指出了天山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川北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文章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和典型铀矿床研究,总结了该区的铀成矿规律,厘定了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并应用特征分析法圈定18片预测区,为今后的总体找矿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联社  李香平 《铀矿地质》2003,19(6):339-343,354
本文从雅布赖盆地原型盆地特征与构造改造作用出发,分析了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目的层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和后期改造作用,结合砂岩型铀矿成矿的预测准则,认为雅布赖盆地后期构造改造强烈,总体成矿前景不佳,但位于盆地中部、由北向南展布的古斜坡带下白垩统仍存在一定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砂岩型铀矿成矿定量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建立矿床物理-数学模型、成矿预测等关键技术,并在潮水盆地大红山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应用.认为该成矿预测技术丰富了我国铀矿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可作为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赵磊 《地质与勘探》2021,57(3):507-517
砂岩型铀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以其开采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成为当今铀矿勘查主攻方向。准噶尔盆地周缘具有巨厚的沉积地层和巨大的斜坡带,是我国砂岩型铀矿重要的找矿靶区。本次研究针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通过γ测井、矿化砂体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条件、铀源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化砂体地质特征和放射性异常等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分析车排子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方式和可能的找矿方向。研究认为,车排子地区具有优越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其中油气还原作用是铀成矿的主要方式,新近系沙湾组是铀成矿的主要层位,砂体的高孔隙度和渗透性以及所处良好的氧化还原环境是有利的铀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1.
川北砂岩型铀矿古水文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取样和室内研究,用古水文地质方法研究铀成矿来源和成因。对川北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模式提供了可靠的论据。  相似文献   

12.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are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northern Sichuan Provinc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nrichment of uranium are explored on the basis of the elemental abundances and ratios of U,Th and K determined by gamma-ray spectroscopy. Gamma-ray spectroscopic(U, Th and K) and XRF analyses(As, Ba) are helpful to distinguish U-bearing light-colored sandstones from U-barren light-colored ones and red sandstones (red claystone) from light-colored sandstones. Therefore, the favorable target area for prospecting th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can be difined in northern Sichu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3.
对以303和1210两矿床为代表的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野外调查、方解石脉的岩矿鉴定、包裹体测试、微量元素和铀含量分析、脉体与矿化围岩蚀变关系的研究得出:方解石脉由中低温热水充填裂隙形成,热水同时活化汲取围岩中的铀,搬迁到构造裂隙发育、富含有机质的地段再沉淀富集。迭加成矿,川北砂岩型铀矿床为热水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4.
秦岭铀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大明 《铀矿地质》1999,15(3):149-160
秦岭横亘中国中部,东西绵延1300km以上,地跨皖、鄂、豫、陕、甘、青、川等7省,面积达30余万km2,是我国著名的“中部金属成矿带”。迄今,该区已探明20个工业铀矿床,其成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岩型、变质岩型和热液蚀变岩型3个大类和9个亚类,成矿具明显的规律性。秦岭地槽区内已发现15个矿床,占矿床总数的75%。主要铀矿床集中于陕南的丹商、陕中的蓝田、甘南的礼县境内。其中,花岗岩型铀矿床以其规模大、矿富、易于冶炼而名列前茅;沉积再造型铀矿床位居第二。铀成矿期以加里东期为主,燕山期次之。文中对秦岭地区铀矿床进行了预测,并指出北秦岭地区,西起党川、经佳木斯、葛牌、分水岭、东至龙泉坪一带,是今后查勘花岗岩型铀矿的最有利地域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岩金矿主要分布于阿坝州北部-东部及甘孜州和凉山州-盆地西部地区,其次是广元市-绵阳市西北部的"金三角"地区的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和归纳,本文将矿床类型归纳为11个三级亚类,并根据该11个类型对矿床规模进行统计,得出了数量上四川省以岩浆热液型金矿为主,其次为砂矿性金矿为主,再次为海相火山岩型金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的金矿勘查工作程度、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评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省内金矿的勘查开发利用及找矿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亚洲砂岩型铀矿区域分布规律和中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陈祖伊 《铀矿地质》2002,18(3):129-13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早所发现大量砂岩型铀矿之后,俄罗斯,蒙古境内又找到了许多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至此,亚洲已成为世界上砂岩型铀资源的最集中产地,已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床大体上沿着南北分别为塔木-华北陆地和西伯利亚陆块所围限,西起西西伯利亚低地,向南经哈,乌,再折向东经阿尔泰,萨彦,我国的青,甘,内蒙,直到大小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的近东西走向,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分布,俄罗斯将其命名为中央亚洲活动带,我国一些学称其为蒙古弧,此带内产出成因迥异,类型众多的大型,超大型金,多金属,块状硫化物,斑岩铜(金)矿以及火山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带内如此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与该带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今后应大力加强对此构造带的地质研究和铀矿找矿。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南缘盆山结合部中新生界沉积巨厚,新生代变形强烈,是研究新盆山耦合的理想场所,也是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的远景区段。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野外观测分析基础上,根据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划分为博格达山前和西部断褶带两个构造分区,博格达山前以强烈的逆冲推覆为特征,发育多条活动的逆冲推覆断裂; 乌鲁木齐以西至乌苏南的西部断褶带则发育三-四排的褶皱-逆冲断裂构造带。对采自博格达山前逆冲推覆断裂带内的方解石和断层泥,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手段,推测博格达山前的富康-吉木萨尔断裂带和北三台断裂带分别在0.7~1Ma和0.25Ma期间,经历了一期重要的逆冲推覆作用。结合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的展布规律及其成矿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认为西部断褶带的第一排构造带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而博格达山前由于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而相对成矿不利,为此提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优先权”的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指出了区域找矿的优选区段。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宁地区北部处在伊犁盆地铀成矿区内,分布有苏鲁铀矿床、新城子、南台子、干沟、皮里青、克山奇5个铀矿点和众多放射性异常点带。文章在对前人资料收集及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铀成矿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水文地质条件、铀源相关。在综合分析苏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砂岩型铀矿物理-数学预测模型,结合野外地质工作成果,对该区进行了成矿远景区预测,筛选了铀矿远景区1片,为研究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川西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点,从加里东期到喜山期均有岩浆活动,以印支期最为强烈,分布较为广泛,岩石类型复杂。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岩体成因类型、花岗岩含铀性、控矿构造、热液活动以及典型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对川西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川西地区具备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区内应以寻找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型铀矿为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