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辽宁省金矿成矿系列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辽宁省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省内金矿划分成4个成矿系列组合,5个成矿系列类型,7种成矿系列,13个亚系列和17个矿床(式)类型,并阐述各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及规律,为金矿的预测和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分析区分地质背景和区内其它类型金矿特征基础上,以区内小金山、平岗、四方台、石头河等金矿为典型实例,重点研究了侏罗系穆棱组、第三系道台桥组、八虎力组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侏罗纪、第三纪古地理恢复,古砂金分布与岩相关对比,遥感线性构造与古河道关系研究和遥感找矿标志建立等,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厘定成矿模式,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3.
峪耳崖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金矿带中一个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典型的热液金矿床,以它独特的成矿类型而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重视。为了揭开峪耳崖金矿成矿的神秘面纱,先后有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地质专家来此进行不同课题的研究,写有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峪耳崖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在探矿工作中,我队对该矿控矿因素、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矿程度及找矿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可能对今后找矿方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岩性—构造—事件法论述了夹皮沟金矿田地质演化历史,并建立了夹皮沟金矿田成矿模式,对金矿田成矿理论和金矿预测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认为,该矿田金的物质来源具多源性,金矿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区内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是金的主要控矿构造。总结出该矿田具有“一型三式”的特点,即花岗—绿岩型,包括板庙子式、大线沟式和三道岔式。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隆回县金山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白马山岩体东南部内外接触带的金山里一带。据野外调查分析,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石英脉顺层或高角度切层发育,顺层石英脉呈乳白色,金丰度较低;高角度切层发育的石英脉较细,呈烟灰色,含金量较高,是当地民采的主要对象。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石英脉代表着不同的的成矿期次。笔者通过对同一成矿带金(锑)矿床的成矿特征分析,总结金山金矿成矿规律,以期指导本区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金山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作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韦星林 《矿产与地质》1995,9(6):471-480
金山金矿田的发现和成功勘探是我国近年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系统介绍了金山金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矿田构造格架及含矿韧性剪切带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作用,认为该矿床成矿以韧性剪切动力变质作用为主导,其成因属同韧性剪切带型变质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深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研究是构造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构造物理化学的基 本理论,研究了江西金山金矿赋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测算了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 研究表明,金山金矿的成矿深度在 3100~4300m左右,这对进一步在该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 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秦燕  王成辉  王登红  王岩  黄凡 《地球学报》2023,44(4):581-598
成矿年代研究对于金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整理了全国610个大、中、小型金矿的近4000个成岩、成矿年代学数据(数据来源为截至2021年12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 划分了我国金矿7个主要成矿期, 即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成金期(五台期)、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成金期(晋宁—雪峰期)、早古生代成金期(加里东期)、晚古生代成金期(海西期)、早中生代成金期(印支期)、晚中生代成金期(燕山期)和新生代成金期(喜马拉雅期); 文章探讨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金矿床在各个地质时期都有产出, 最早的金矿形成于太古宙, 燕山期是我国金矿成矿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105~145 Ma), 其次为印支期。同时, 近年来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 喜马拉雅期金矿不断被发现, 也是我国金矿重要的成矿期之一。总结出中国不同时代金矿的特点为: 成矿强度老弱新强、叠加成矿时间跨度大、新生代金矿资源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皖南休宁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薄弱,金矿的找矿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对该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对成矿进行预测,认为本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和广阔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1.
试论金山金矿成矿特征与成矿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金山金矿成矿控制作用,指出金山金矿的形成与富集主要受含矿变质建造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变质建造作为金的矿源层,为成矿准备了物质基础;韧性剪切作用促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并构成矿质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含矿变质建造中的碳质成分则在成矿过程中起着对金的吸附和还原沉淀作用。最后,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鳊板块的交汇地带,区域成矿背景可分为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各成矿域有不同的演化历史与成矿特征。因此,我国金矿成矿环境多样,矿床类型繁杂,金矿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具有区域集中的趋势和地域的差异,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有不同的金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金矿类型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玲 《江西地质》1998,12(2):129-132
以《江西省金属矿床数据》收录的68个金矿实际资料为基础,按成矿富集的不同形式归纳为10种类型(式),对对各类金矿的找矿标志标志,成矿特征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找金地质前提和标志。  相似文献   

14.
寨上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继阳山超大型金矿之后,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主要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成因,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即盆地热水沉积为成矿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水的混合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断裂构造内迁移形成,在断裂破碎带内由于温度、压力以及氧、二氧化碳逸度的变化,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阐述二根河金矿的成矿地质环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标型特征,并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其成矿规律,总结该矿床的成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东段,省内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在研究典型金矿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金矿的成因类型、矿产预测类型以及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对辽宁省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关系的新认识,结合重大构造事件与金矿成矿效应的耦合关系,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揭示了省内金矿的成矿动力学演化机制,将全省金矿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7.
石岭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论述了石岭沟金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石岭沟金矿属沉积—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角度阐述了研究区的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在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中产出的主要金矿床类型,代表性金矿床地质特征。从金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结合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总结了金矿成矿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论述望儿山金成矿亚带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 ,总结找矿标志 ,对界河、上庄、付家金矿区和河东金矿区 -50 0 m标高以上地带进行了成矿预测 ,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双泉金矿是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上一个中型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矿石主要类型为蚀变岩型。在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模式、沉积环境、岩浆演化等,为双泉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成矿构造、成矿环境、物探、化探异常等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了双泉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该成矿带上其它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的研究合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