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首先对比分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产业布局主导因素的转换,论述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布局的五大特点,并对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双向作用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展望我国产业跨世纪布局的趋势,以及政府对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企业是一对矛盾。政企合一或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集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于一身,企业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因而,计划经济的主角是政府,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才是真正的主角,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塑造企业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解决政企不分问题。但如何实现角色的转换或者说如何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首先要找出政府和企业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是政府。  相似文献   

3.
现代世界经济是市场和政府调节的混合体 ,并且随着世界各国 (地区 )经济的发展 ,政府干预的方式和强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和一般手段入手 ,以正处于经济转型、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中国为例 ,不仅论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而且从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平衡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政府行为对产业布局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规划中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规划的作用,控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认为:(1)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存在利益认识不一致;(2)强化区域规划宏观调控的政策功能是协调利益冲突,保证政府和私人的全社会参与和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3)在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由政府承担,私人资本很少参与的情况下,宜追求体现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免陷入空洞和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美国西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过程、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化的土地垦荒以及"十五"期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克拉玛依现代化综合农业开发模式的对比和利弊分析,总结了在过去一个世纪人类规模化土地开发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对伊犁河流域资源环境特点的分析,就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相关的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李斌 《热带地理》1997,17(4):327-333
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以效率为特色,兼顾市场,政府和社会作用“三位一体”的模式,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肇庆地区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尤其在珠江三角洲市场的作用下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方向与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避免城镇基础空间数据集的重复采集,减少浪费,协调空间数据的使用,加强对信息资源有效而经济的管理。针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中对基础数据的实际要求,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设计了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系统框架结构和建库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分布式城镇产业布局数据库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相关的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应用,并预留了数据接口,可为相关的城镇产业布局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此外,该系统还可实现不同部门和用户的数据共享,为城镇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贾艳杰 《地理科学》2002,22(4):408-412
以天津经济新区-滨海新区为例,以1993-2000年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其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区域发展特点,滨海新区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小区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政府在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中央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创造宏观发展环境,影响区域发展,地方政府是地方发展战略的决策者,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形成区域特色,地方开发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其在开发的初期阶段尤为重要,它是政府发展战略形成和外商投资选择的基础,环渤海城市间的竞争与联合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国内外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力求寻找我国城郊农业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发展途径,研究和探讨了城郊农业体制,生产结构,生产布局以及生产力水平等问题,并阐述了由传统型转换为市场型的机制,旨在推动城郊农业在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高中地理中的经济地理内容,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当地纳入市场经济的有关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多媒体产业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多媒体产业发展现状,详细研究了上海市区范围内五大多媒体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特征,认为空间布局的"政府主导"原则突出.随后,选取市区范围内6类多媒体企业,对其基本情况及其企业区位决策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多媒体产业布局和企业区位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发展多媒体产业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作用的角色更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菠阳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08,27(2):375-384
产业区位的形成受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多重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影响我国产业布局的资源、交通条件等传统因素作用逐渐下降,外商投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等新因素明显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布局。本文分析了我国彩电制造业30余年的产业空间转移,阐述了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开放度低的配给制经济向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国际化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影响彩电制造业空间分布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上海产业布局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针对产业布局存在问题,并借鉴世界级国际大都市产业布局经验,认为21世纪上海的产业布局,将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六条发展轴线和八个中等城市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型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政府管理经济计划的方式将由指令性计划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区域经济开发将发挥它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形势下,地理学怎样为区域开发服务,着实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问题。对此,作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韦素琼 《福建地理》2000,15(1):24-26,58
现代世界经济是市场政府调节的混合体,并且随着世界各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政论干预的方式和强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目标和一般手段入手,以正处于经济转型、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中国为例,不仅论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而且从控制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平衡三方面进一步论述政论行为对产业而局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贫困县自然条件差,人口素质偏低,地处偏远地区,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省政府对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贫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使地名管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笔者就新形势下城市地名管理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   (一 )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向传统地名管理方式提出挑战。   1、居住性、综合性建筑命名主体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由政府统一投资,统一管理。政府统一命名顺理成章。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居住性、综合性建筑的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房地产业进入市场。开发商进行市场运作,对外宣传要求树立品牌效应,其开发建设区域的名称正是其房地产…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消极现象,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因为个人的独立性仍然是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只在于它能够自觉地克服这些消极现象,使个人真正成为独立性的个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