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评价的工作难度很大,测井解释符合率很低.新一代的声电成像测井技术可以提供井眼扫描图像,直观地反映井壁地层特征.利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复杂岩性储层测井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声电成像测井包括井周声波成象测井(CBIL)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STAR).文章主要介绍声电成像测井工作原理,复杂岩性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和地质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海域含油气盆地的应用积累,提出了碎屑岩成像测井沉积学的概念。碎屑岩成像测井沉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识别、沉积构造解释、沉积序列与微相分析、砂体物源与古流向分析、砂体分布预测等五个方面。利用南海西部的实际资料,运用成像测井技术,对五方面的应用逐一分析或提出了应用前提、使用步骤、注意要点、已有规律特征以及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常规测井资料和新的测井技术为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特别是FMI测井资料可以显示出井眼周围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等特征。通过岩芯刻度FMI图像,岩芯或FMI图像刻度常规测井曲线,建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模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胜坨油田沙河街组三下亚段可分为五个中期旋回、两个长期旋回和若干个短期旋回。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火成岩等复杂性油气藏具有岩性、孔隙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单纯用常规测井技术很难对这些油气藏进行准确评价,必须借助于成像测井等新技术资料。成像测井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各种裂缝、溶洞等地质特征,而且还能定量计算裂缝的各种参数,以及研究孔隙结构。这里详细介绍了成像测井新技术裂缝识别、储层划分、裂缝参数计算、孔洞频谱分析等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描述了车古20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裂缝,以及溶蚀孔洞发育特征,识别出了此潜山的储层,还结合其它资料,得出了该潜山油气藏的储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FMS成像测井资料在科学大洋钻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MS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诞生于1986年,1989年首次在大洋钻探中获得应用。它采用纽扣电极阵列沿井壁纵向扫描方式采集地层的电阻率信息,经过适当的数字和图像处理后转化为井壁地层的二维微电阻率图像。FMS资料具有分辨率高(理论分辨率为5 mm)、连续原位测量及定向性等特点,是科学大洋钻探中岩芯地质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具有其他地球物理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从岩芯归位和定向、岩性岩相识别及地层剖面重建、沉积构造和古流方向分析、地层旋回性与古气候周期分析、浊积层厚度统计分析、构造和应力场分析及洋壳研究等7个方面对FMS在科学大洋钻探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对目前FMS成像测井资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包括利用率不高、定量分析成果欠缺、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等。  相似文献   

6.
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钻测井是在钻开地层的同时实时测量地层信息的一种测井技术。随钻测井自1989年成功投入商业应用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阻率测井中的补偿双电阻率测井仪(CDR)、钻头电阻率仪(RAB)、放射性测井中的补偿密度中子仪(CDN)、方位密度中子仪(AND)、声波测井中的新型声波测井仪(ISONIC)和偶极声波测井仪(BATLWD)及核磁共振测井仪(MRIL-WD)等几种目前世界上较新且应用广泛的随钻测井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应用。结合电缆测井,对随钻测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随钻测井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了随钻测井技术应用会越来越广,但不会替代电缆测井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NLSD-1孔是南岭地区第一口科学钻探孔,也是目前我国金属矿区最深的科学钻探工程之一,终孔深度达到2967.83m。为了精细刻画矿集区深部结构框架、揭示深部矿化带分布特征和建立深部找矿地球物理解释标尺,提高对深部成矿规律的认识,该孔在钻进过程中实施了连续取芯,并且进行了多种地球物理测井和井中物探方法的测量。超声波成像测井是一种先进的测井技术,包含丰富的原位地质特征信息,在油气勘探中常用于井旁地质构造和地应力分析。本文将超声波成像测井应用于金属矿区科学钻探中,对NLSD-1孔采集到的超声波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研究,认为成像测井图像能够精细刻画孔壁裂缝、破碎带等地质特征,同样适合于金属矿勘查中的井旁构造解释;主要矿化层(409~429m、430~446m、621~641m、655~666m、679~691m、696~706m、744~759m、776~788m、907~921m、1031~1042m、1081~1090m、1430~1439m、1440~1448m等)均发育裂缝或破碎带,表明测井结果对矿化层埋深具有指示作用,并且揭示钻孔附近矿化层具有西浅东深的空间展布特征;根据裂缝产状的垂向变化,推断F1断层过NLSD-1孔深度范围为1375.32~1380.79m;此外,裂缝与孔斜关系的研究对钻孔纠斜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成像测井在深部找矿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斜井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地层产状的校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长春  史謌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地热能具有清洁、低碳、环保、稳定的特点,干热岩作为地热能的一种,是一类新兴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能够有效推进构建能源结构利用的多元化。通过对研究区太古界干热岩地热储层综合评价技术的研究,参照岩性特征及储层发育特征,建立了利用多种测井信息进行岩性识别、储层划分和地层温度评价的方法;在岩心和岩屑录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岩性测井曲线特征差异性分析和交会图进行岩性的识别和划分;结合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偶极阵列声波测井等多种测井信息,形成干热岩地热储层的识别方法,并建立储层类别划分标准;利用时间推移测量井温的方式进行地层温度的推算。实际应用已证明这一测井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可为干热岩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成像测井对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有很好的效果,但成本较高。在分析成像提取的缝、洞发育参数与常规测井各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常规测井响应与缝、洞发育的相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以常规测井响应计算缝洞发育参数——裂缝密度、裂缝视孔隙度、溶孔密度和面孔率方程。对回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地层的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邹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缅甸中央岛弧带地层变形强烈、岩性复杂、横向对比困难,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识别地层界面,并结合古生物、锆石测年证据判别地层年代,首次建立了研究区的地层格架。缅甸中央岛弧带地层可划分为白垩系、古新统、始新统、中新统和上新统五套,描述了每套地层的识别特征并探讨了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地层发育受到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及火山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管棚法作为一种超前支护技术在浅层隧道施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深埋探矿坑道,尤其是在岩溶复杂地层中的研究应用甚少。文章以黔西北地区探矿坑道中遇到的软弱岩溶复杂地层为例,系统地探讨了管棚法在岩溶发育区探矿坑道掘进工程中,对坑道中的岩溶软弱带进行支护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字测井技术在油页岩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数字测井曲线在含油页岩矿层的地层中的变化规律及油页岩、煤层、围岩等不同岩性的曲线形态,使数字测井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油页岩钻探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
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探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成因分析中的应用。根据电成像测井图像解释,利用裂缝图像的颜色(或灰度)和产状特征,结合岩芯标定和常规测井资料,可以有效地区分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张裂缝与剪裂缝,确定裂缝充填与否和充填物的成分,以及裂缝的溶蚀改造程度。利用从电成像测井图像上提取的共轭裂缝的产状信息,还可以恢复裂缝形成时古构造应力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环境保护中可以检测由于采矿而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离层带、洞穴及软弱层的存在状况及部位,测定基岩风化蚀变程度及深度,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的治理时可以监测治理的质量,提供了直观精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川中灯影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中磨溪-高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受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的影响,致使灯二段及灯四段顶部遭受风化剥蚀,区内大规模发育的溶蚀孔洞在测井曲线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的钻井、常规测井及FMI成像等资料分析,将研究区岩溶剖面从上而下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及深部缓流岩溶带。研究表明,地表岩溶带由风化残余物杂乱堆积而成,水平潜流岩溶带顺层孔洞发育,二者是研究区储层最为发育层位;渗流岩溶带储层较发育,深部潜流带储层不发育。从区域上看,研究区位于古岩溶斜坡带,从南西向北东方向,岩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芯和薄片观察,结合常规、成像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五_5—马五_(10)亚段白云岩储层为典型相控型储层,储层类型主要是白云岩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型。其沉积相分为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两类,且开阔台地主要发育滩间海及台内滩亚相,局限台地则发育潮坪及颗粒滩亚相,其中砂屑滩、台内滩、云坪等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带。通过对不同微相的常规测井曲线和成像测井图像对比分析,建立起一套适用于马五_5—马五_(10)亚段台地相的成像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模式,包括块状模式、条带模式、层状模式、线状模式、斑状模式和暗斑-线状组合模式等6种成像测井相模式。通过常规、成像测井组合特征实现了单井纵向上沉积微相的连续识别与划分。结合测井解释结论及生产试气资料,进一步验证了有利沉积微相对储层有效性的控制作用,深化了奥陶系马五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成像特征及有利储层的认识,对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木里地区三露天井田断层发育、岩性复杂,且钻探结果揭示水合物主要赋存于地层裂缝中,因此,笔者专门利用声成像测井资料对三露天井田水合物钻孔井壁构造裂缝进行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构造裂缝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并从裂缝线密度、倾角、倾向等方面对裂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合物钻孔井壁裂缝发育,倾角以高角度为主,低角度次之,水平裂缝与高角度裂缝少见;冻土层及以上裂缝较冻土层以下更为发育。(2)研究区裂缝主要走向与地层断裂走向基本一致或小角度斜交,裂缝的发育受断层控制明显。(3)研究区裂缝倾角相对较大,不利于烃类气体的大量聚集,这可能是该区域钻孔少见水合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的测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构造运动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期次。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发育了加里东中期岩溶和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加里东中期岩溶保留于本区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弱,以发育小的溶孔为特征;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发育于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强,以大型溶洞、地下暗河为特征。各期岩溶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带: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沈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利用各岩溶带自然伽玛测井、井径测井、双侧向电阻率、密度测井、中子孔隙度测井、声波副井和地层檄电阻率成傈测井的响应特征,对两口典型井岩溶带进行划分。以“双峰灰岩”为标准,对两口井的岩海带进行横向对比,建立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岩溶空间分布与发育强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