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同办发[1999]37号)文件精神,原部属地质勘查队伍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这次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地勘单位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地勘单位全部实现了属地化管理,各工业部门所属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也已到了贯彻落实的阶段.叙述了地勘单位目前的状况.专业狭窄,人员负担过重,缺乏资金积累,地理环境差以及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阻碍了地勘单位的企业化进程.讨论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地勘单位选择企业化的3种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孟繁富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12/22-2007/6/9
构建和谐地勘单位是地勘单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地勘职工的共同愿望。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改革以来,地勘单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总体和谐的地勘单位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应该看到,地勘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历史遗留问题、单位内部不同实体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弱势群体的待遇保障问题、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4.
属地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是国家对地勘行业的基本定位。面对新形势,如何适应环境、寻求发展,成为地勘行业领导者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一、谋划发展战略,确定奋斗目标 地勘行业属地化管理是国家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实际步骤。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地勘单位直接融入区域经济,对于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发挥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拓宽经营领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诸多的机遇。 就辽宁有色地质勘查局目前经济现状而言,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是核定的地勘费基数不足,历史沉积的遗留问题太多,…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地质勘查队伍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或组建(加入)企业集团,通过重组、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地勘队伍体制的重大变革,标志旧管理体制的终结,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开始,预示地勘单位与地方经济将更紧密地结合,从而在管理、机制、竞争、效益等方面有质的变化。 一、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是为解决旧体制的种种弊端,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用市场机制替代传统管理模式而展开的。因此,…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以"定位明确、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为原则的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开始。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市)已基本完成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只有少数几个省(自治区、市)正积极与省编办沟通协商,处于方案上报、等待批复的阶段。围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各省(自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地勘单位是地勘单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地勘职工的共同愿望.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改革以来,地勘单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总体和谐的地勘单位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应该看到,地勘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历史遗留问题、单位内部不同实体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弱势群体的待遇保障问题、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问题.因此,在更高的层次上构建和谐的地勘单位,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为此,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地勘单位是以完成国家各类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为主要任务,同时开展与地勘工作相关业务或地勘延伸产业经营业务,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执行的是地勘会计制度(事业)。多年以来,地勘单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拨款,财务管理也是基本以预算管理为主。随着地勘单位的不断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多渠道,如何高效利用资金,实现资金有效价值、合理规避资金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9.
地质勘查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地质勘查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属地化后的浙江地勘队伍,在我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地勘队伍自身的努力下,地勘单位确实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对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任务还未完成,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地勘单位企业化及建议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地勘企业当前存在的4种企业化运作体制,非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总资本金中的所占比例正在加大;叙述了地勘企业改制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改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已经转到了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地勘单位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进行“事转企、企改制”,走企业化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个关系地勘队伍全局的大问题。一 伴随着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百万地勘大军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了辉煌  相似文献   

12.
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者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对地勘单位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必要性、年薪水平的确定、年薪的考核兑现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1.事业单位企业化 这里的企业化不再是“戴着事业帽子”的企业化,而是摘掉事业帽子按照《公司法》建立的真正企业。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开始已在全国各地各行业陆续推开。地勘行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改革严重滞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焦点,“手中有矿,心中不慌”已成为全国的共识。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多找矿快找矿找大矿将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这为地勘单位生存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自1991年,党中央每年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都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计划生育座谈会,近几年来党中央陆续将环境与资源也列入了座谈会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老地勘单位如同一辆上世纪50年代的老解放牌汽车,满载历史的包袱和传承在艰难前行。"4月25日,湖南省的一位老地勘队员对记者表示。如同退潮后的裸泳,在目前矿业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地勘单位的前行显得越发沉重。而摆在地勘单位面前的不只是"历史包袱重"这么简单。地勘投入的减少,境外找矿的迷茫,企业化改革的呼声一直萦绕在地勘单位的周围。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财政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兵种后勤部。总参三部、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校务部。总后所属直供单位: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2016,(12):24-27
正地勘单位改革有点"剪未断,理还乱"的味道,但是只要用理性的手法还原地勘单位真实的场景并用"长波段"的政策加以匹配,不难找出其改革的路径。谈到地勘单位改革,现已有多种模式,业界较多谈论的是"内蒙古模式"和"广东模式"。"内蒙古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005年,在经过调研的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全国率先对属地化的国有地勘单位进行了整体性改革。改革以"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地勘单位企业化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地勘企业当前存在的4种企业化运作体制,非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总资本金中的所占比例正在加大;叙述了地勘企业改制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改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南方国土资源》2011,(4):1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属单位各机关部司局:  相似文献   

20.
地矿测绘院是在五十年代开发矿业的热潮中组建和发展起来的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其经济运行机制已基本上实现了企业化,但仍保留着事业单位的外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事业单位这个外壳,已不能继续帮助地矿测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