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央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重要改革日程.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在全国推行。国土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国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既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国土资源部肩负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在国土资源领域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其早期代表.该理论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那么,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国土资源领域有什么特殊意义?循环经济在我国国土资源领域的发展,其重点、基本途径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为此,本刊特请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王永生副研究员就此问题作一详谈.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无论科技怎么发达,国土资源的丰富与优劣都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了重要日程,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全国推行.河南作为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资源消费大省,资源需求与消耗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资源的"守护神"作用,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把好门、站好岗、服好务,是摆在国土资源系统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尤其是国土资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国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既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如何合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土资源动态巡查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唯一的主动执法措施,在预防、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和降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概念及内涵国土资源是人类…  相似文献   

6.
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国是世界铜资源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与铜基础产品输出国.但是,基于资源禀赋关系,我国铜资源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铜资源依然是制约我国铜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快发展铜资源循环经济已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余良晖、陈甲斌两位学者撰写的<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的构想>一文,对如何发展我国铜资源循环经济有独到的见解,本刊特将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信息化既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和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关键。它对于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土资源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快速发展,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巨额利益驱动和诱惑下,近年来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必然要占用土地资源,而保护土地资源,又是土地管理法所赋予的重要职责,在这对矛盾中,如何正确把握两者的契合点,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单县国土资源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始终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现化建设的动力,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再次强调了科技工作的重要地位.二十一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无论科技怎么发达,国土资源的丰富与优劣都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了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利用资源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拓展,资本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科技、政策优势、体制创新等成为都市型国土类型区国土资源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国土资源的概念也不再以其自然属性的阐述为主要内容,而更重要的是突出其社会、经济属性及环境属性.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推进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我们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消耗的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推进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我们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消耗的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又好又快促进区域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一种新“社会-经济”模式。本文探讨了对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共识,及其发展基础。同时,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始萌发的循环经济新模式,评述国内外对循环经济普及开发的案例。指出循环经济是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的全部疆域内所有自然资源的总称.它包括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资源,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经济活动、劳动资料和活动空间的载体.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国民经济所必须的基础产业,是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公共事业.社会创造财富的起始点是国土资源,国土资源的多寡及其开发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决定作用.广西有国土面积23.6万km2,海洋面积12.92万km2,已探明矿产115种.在中西部省区中,广西是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自治区,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特色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保护资源的行政执法工作,是维持经济平衡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在土地、矿业权市场监管,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为社会提供资源信息、调查评价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认识到当前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保护好、利用好资源,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是湖南省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掌握湖南省国土资源相关数据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上半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四化两型"、 "三量齐增"的总体部署,着力规范资源管理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服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认识,切实摆正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的位置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重视宣传,引导群众,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土资源不仅是国家一切资源的总称,更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它主要可分为国家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但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言,其对象为国家的自然资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土资源是我们经济活动的基础,如果我国对国土资源进行不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更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