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间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型、蚀变碎裂岩型、石英脉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一喜马拉雅期.砂砾层型在各矿化集中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主要为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杨金沟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的石英脉及附近的蚀变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受断裂带及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层间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本文重点阐述了杨金沟白钨矿床的发现过程及工作方法,进一步强调搞好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邱小平  潘淼 《黄金地质》1997,3(4):29-35
小营盘金矿赋存在稳定的缓倾斜石英脉中,但单纯的白色石英脉仅有微弱矿化,只有经过S懊断层剪切拉张破裂和叠加铁白云石化及硫化物蚀变的石英脉才能成为矿体,金矿体的顶底面常被铁白云石蚀变岩和糜棱岩所包裹,而且部分蚀变岩的金含量也达到工业品位,石英脉与蚀变岩作用构成矿体。因此,早期金成矿作用的时代大致与铁白云蚀变同期,含金铁白云石蚀变岩的δ^13C值平均为-4.13‰,Pb-Pb等时线年龄为2711±238  相似文献   

4.
冯志刚  赵允豪  张午  赵旭 《吉林地质》2019,38(3):30-34,45
该矿床分布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与黄莺屯组大理岩夹变质粉砂岩中,呈超覆侵入的接触带及接触内外带和二长花岗岩岩体内,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工业类型银矿。矿床围岩蚀变极为发育,蚀变岩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矿化蚀变以中—低温热水溶液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友  张生义 《世界地质》2000,19(4):334-337
平顶山金矿床的矿石、石英脉、蚀变花岗岩、细晶闪长岩及蚀变闪长玢岩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蚀变花岗岩、矿石、石英脉三者的稀土配分曲线基本相似,轻稀土富集型而重稀土则相对较贫。而蚀变闪长玢岩脉及细晶岩脉的稀土总量较前三者高出许多,具较明显的铕负异常。这些特征指示了成矿热液可能来源于花岗岩侵入后的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6.
内蒙乌拉山金矿是与蚀变花岗岩、石英脉有关的金矿床,在蚀变岩、破碎带和石英脉中含有少量黄铁矿等硫化物与金伴生,因此查明石英脉、蚀变岩和破碎带中金属硫化物的分布范围,对于寻找金矿很有意义。区内石英岩脉多沿破碎带分布,有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强之  吴尚全 《现代地质》1999,13(3):315-322
内蒙古自治区哈达门沟金矿以其特殊的钾长石化蚀变而备受注目。通过对哈达门沟金矿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钾长石化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指出哈达门沟金矿石英脉旁为钾长石化而不是绢英岩化的原因是因为矿床形成部位深、形成温度较高、成矿介质偏碱性并具较大的m(K+)/ m(H+) 值。据此归纳华北地台热液金矿床的蚀变( 矿化) 垂直分带由下而上为: 钾长石化带( 细脉浸染型矿化)—绢英岩化带( 蚀变岩型矿化) —硅化脉带( 石英脉型矿化) , 进而指出该分带模式的成矿和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部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型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  相似文献   

9.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糜棱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不同金矿化类型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类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受韧性变形带控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受脆性碎裂岩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则受浅部裂 隙带控制;未矿化糜 棱岩变形越强,金元素含量就越低,超糜棱岩明显低于粗糜 棱岩,但强烈变形的糜 棱岩容易叠加后期的矿化蚀变;在时空关系上,同一厉矿期内石英脉型金矿化稍晚于构造蚀变岩型和蚀变糜棱  相似文献   

10.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9,(Z1):28-34,43
区内金矿床划分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种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裂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珲春杨金沟白钨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沟矿区白钨矿体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内外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花岗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和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片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矿体受南北向、北西向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  相似文献   

12.
粗榆一小铜矿地区属磐石一双阳接触带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较高的石英闪长岩体和晚石炭纪石嘴子组地层等。热液矿化剂来源于岩浆分异晚期汽水热液和地表水的混合,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北东、东西向次级构造控制了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和矿化作用的演化,长期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和脉岩的侵入使金铜等成矿元素活化富集,在有利的构造位置成矿。主要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3.
东坪金矿产于华力西期偏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中,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演化密切相关,为石英脉(网脉)、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大量的物化探资料分析研究,建立了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启煜 《福建地质》2009,28(1):36-41
尤溪县金鸡山矿区牛角顶矿段铅锌矿产于南园组第二段火山岩覆盖层下部栖霞组地层与石英闪长岩体接触处所形成的矽卡岩中。主要为交代作用,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与矽卡岩近乎一致,呈不规则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石组分较复杂,品位中等,矿床规模为中型。  相似文献   

15.
林国珍 《福建地质》2002,21(3):130-136
福建福安上后洋叶蜡石矿呈似层状,赋存于晚侏罗世南园组中部火碎屑岩中,共发现有4个矿体,矿石可分为2种类型。即石英叶蜡石型和伊利石质叶蜡石型,以石英叶蜡石型为主,矿体明显受地层岩性控制,属火山热液顺层交代蚀变的似层状叶蜡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青海双朋西-斜长支沟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涛 《西北地质》2007,40(3):62-67
双朋西—斜长支沟地区是青海东部较为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区。在已探明的金矿床中,有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三类。金的成矿作用受构造-岩浆控制,在不同的岩性组合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矿。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二叠系中,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三叠系中。  相似文献   

17.
老湾沟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海西褶皱带东段西部,处于唐藏-丹凤-商南大断裂带和礼县-凤镇-山阳大断裂带之间,属凤太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和老湾沟地区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性及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分析,结合以往在该地区的工作成果及认识,认为该地区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金矿化在构造带中以浸染状分布于硫化物石英细脉、网脉中,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老湾沟金矿进行了控矿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新发现了一套地层,在仲巴县才巴弄一带发育齐全,上下接触关系清楚,命名为才巴弄组。该套地层以变质玄武岩、变质杏仁状玄武岩为主,下部可见变质玄武质角砾熔岩,上部可见变质石英粗安岩。其中变质玄武岩与变质杏仁状玄武岩、变质玄武岩与变质石英粗安岩多呈韵律性互层产出,显示了火山喷发韵律的特征。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裂谷型火山岩一致,形成于活动陆棚裂陷(谷)盆地的构造环境。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冈瓦纳超级古大陆的裂解和新特提斯的开启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市鸭鸡山钼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鸡山钼铜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的温都尔庙—翁牛特旗褶皱带,该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鸭鸡山钼铜矿床分布受控于区域EW向深断裂,矿体产于EW向主断裂F1上盘的二长花岗岩体中,严格受东西向F1断裂和北东向断裂控制。该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中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和黄铜矿。石英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和纯气相3种类型。流体盐度(w(NaCl))为2.06%~44.00%,集中在40%~44%和4%~8%;流体密度为0.85~1.25 g/cm3,集中在1.20~1.24 g/cm3和0.88~0.92 g/cm3;成矿温度为167~380℃,集中在320~360℃和200~220℃;流体盐度、密度、成矿温度在直方图上均表现为双峰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流体为高盐度、高密度和高温的岩浆流体,气相包裹体与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沸腾或不混溶;成矿晚阶段为低盐度、低密度和中温的混合流体。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274.7~368.5 MPa,用静岩压力梯度估算成矿深度为8.32~11.2 km。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成、中高温热液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