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陕西延川等地区5000个化探样品,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荧光测试采用积分方式,紫外测试采用微量流动注射进样方法。采用新的方法节约了试剂用量,提高了测量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王秀兰 《地质科学》1991,(3):298-303
CPA-pB 是一种新的高灵敏钍显色剂。作者采用试剂测定岩石申钍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各种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试剂水溶液性能稳定,试剂与微量钍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且具有显色速度快、反应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采用此试剂进行岩石钍含量测定时,样品中的干扰元素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以分光光度测定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翟庆洲 《地质实验室》1996,12(6):334-350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铜的光度分析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经测铜方法的改进,新体系及新试剂,结新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导数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共引用文献259篇。  相似文献   

4.
不久以前由薩符文[1-2]提出的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铀和钍的铀试剂Ⅲ(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2,7-二[<偶氮-1>-2-苯胂酸])很有价值,而且在最近两年无论在钍[3-7]和铀[7-11]的测定中都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铀试剂Ⅲ具有为分光光度法测定钍和铀的其他试剂所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开发的铀试剂包和自行研制的手持式光度计,建立了环境水样中痕量铀的现场分析新方法。实验中分别考察了缓冲试剂、显色剂、掩蔽剂的选择及用量、显色时间稳定性、波长等主要因素对铀分析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经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省时、满足现场测定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负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二溴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Cr,铍试剂Ⅲ光度法测Be以及二甲苯胺蓝Ⅱ光度法测Mg等体系为例,对分光光度分析中负峰出现和可测的条件为C_R·L相似文献   

7.
尼龙织物作为金的新富集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龄高  刘春 《岩矿测试》1999,18(4):247-252262
以新的微量金的富集剂--尼龙(聚己内酰胺主体)织物分离富集金为基础,拟定了原子吸收光度法、金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并在多种物料中应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火试金法、活性炭富集法相符,RSD〈4%。尼龙织物吸附金后以金试剂显色制备的色阶,进行目视比色,基分辨可达0.2μg。  相似文献   

8.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高灵敏的测试手段。有关金的荧光光度法文献报导较少,较常用的是罗丹明染料,其灵敏度均不理想。近年报导的有吖啶黄吖啶橙试剂,灵敏度优于前者,但酸度要求严格,不易掌握。本  相似文献   

9.
胡丽丽 《地下水》2015,(1):65-66
在水环境监测中,监测数据是决策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尤为重要。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是最重要的有机监测项目。水样测定中首选测定方法是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此法在测定挥发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蒸馏液变黄、接收液带色、试剂变质、检测浓度超限等问题,本文对影响挥发酚测定结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准确测定土壤和岩石矿物中氟元素含量,对于评估区域性地球化学行为和预防人类氟相关病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土壤和岩石矿物中氟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试剂和流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基体校正、干扰控制、性能及应用现状等进行评述,分析了不同测试技术的特点与不足,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粉末压片法、熔片法、水蒸气蒸馏法、高温燃烧水解法、碱熔法和酸溶法等,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液相色谱法等。其中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粉末压片XRF法经分析测试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改进,已是土壤和岩石矿物中氟元素分析广泛应用的测试技术。但碱熔法存在试剂消耗量大、流程长,步骤繁琐以及阳离子干扰等缺点,优化测试技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粉末压片法为无损进样,简单快速环保,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使用XRF法能够实现多元素联测,在稳定性和精密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降低方法检出限、消除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将是未来XRF法测定氟的研究趋势之一;其他前处理方法因步骤繁琐、前处理设备昂贵以及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