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水中δ^18O值的大小不仅受凝结温度的影响,而且受水汽源地初始状态,水汽输送方式,云中饱和状态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影响,本文以与全球δ^18O实测值相吻合的参数为标准状况参数,模拟不同条件下的δ^18O值怀标准状况下δ^18O值的差异,并且将影响将水δ^18O值的作用分解成Δδ^18O值的作用分解成Δδ1和Δδ2两部分、它们分别代表取样点温度变化引起的δ^18O的变化第二类因素变化引起的δ^18O  相似文献   

2.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气液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100 ̄500℃,盐度为2.0wt% ̄60wt%NaCl,并且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温度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热液脉石英及其流体包裹体中H2O、CO2的氧、氢、碳同位素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得到热液δ^18OSMOW为+3.51‰ ̄+5.52‰,δDSMOW为-60‰ ̄-82‰,δ^13CPDB为-3.61‰ ̄  相似文献   

3.
一个巨大水晶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荡坪钨热液矿床晶洞水晶作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水晶第1和第6切块的核部与其边缘环带氧及其原生流体中碳、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晶体核部富集^18O(δ^18Q值12.1‰~12.9‰)→边缘环带相对贫^18O(δQ值7.6‰~8.2‰);核部的流体为岩浆水(δ^18OH2O值+4.7‰~+6.2‰)→边缘环带为大气降水(δ^18OH2值-6.1‰~-8.4‰);水晶  相似文献   

4.
深源流体—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是一种富含矿化剂Cl^-、CO2和S^2-的高温高压深源流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8OH2O值在+6.91‰ ̄+11.76‰之间,δDH2O值为-68.10‰ ̄-101.10‰之间,辉锑矿的δ^34S值为-0.15‰ ̄-1.03‰,方解石的δ^13C值为-0.34‰ ̄-3.12‰。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体既不是岩浆热液也不是大气降水,而是一种深源流体。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哈茨山St.Andreasberg热液Pb-Zn矿床的方解石脉中,发现了一个方解石巨晶。对该方解石三个不同方向上的C和O同位素分析发现,方解石晶体内部存在明显的C-O同位素环带。通过对方解石同位素环带的理论模拟,发现在方解石生长过程中,有三种流体参与了作用。它们分别为A:温度约为60℃的近地表流体,δ^13C=-18.5‰,δ^18O=0‰;B:温度约为140℃的深源流体,δ^13C=-7.0%O,δ^18O=+10.0%o;C:温度小于20℃。δ^18O≤%O ,δ^13C≥ 14.0%o的大气降水 作用过程有四个阶段:① 方解石在流体A中等温生长;② 流体B开始与流体A在封闭体系内均匀混合;③ 流体B缓慢注入的同时,发生了一次性流体C的快速不均匀混合;④ 流体B继续与A缓慢混合,混合体系开放。流体混合的发现,为认识St Andreasberg热液矿床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颟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影响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与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5,17(2):125-131
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对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的大小有重要的影响,在西风槽的影响下,降水中δ^18O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切变线和高原低涡系统的影响下,高原季风区降水δ^18O与降水量和温度呈负相关,非季风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0,22(1):15-22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重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δ^18O与温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说明δ^18O是温度的可靠指标,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局地性降水的增加影响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与温度的关系。在是桥站和大西沟站,因局地性降水增加,所以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  相似文献   

8.
王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97,16(4):350-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地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谜面对得起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1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一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  相似文献   

9.
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根据浅成岩浆热液环境中特征矿物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浆成矿流体的来源、动态与化成矿机理,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根据δ^14S和δ^18O可将明矾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岩浆成矿热液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气相流体向主成矿期的液相流体演化,而岩浆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定位于脆性-延性过渡带。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乔尕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翟伟  杨荣勇 《岩石学报》2000,16(4):531-534
对乔尕山金矿床脆韧性剪切变质成矿作用阶段形成的受不同程度剪切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表明,由糜棱岩化石英脉→初糜棱岩石英脉→石英脉糜棱岩,气相成分总量及主要组分H2O和CO2的含量均呈有规律的降低。两个主要成矿阶段形成的石英脉具有相似的H、O同位素组成,δ^18OH2O=5.25‰~9.54‰,δDH2O=-70.9‰,~-42.0‰,受剪切岩石中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所代表的流体是韧性剪切金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IAEA(1990)资料的分析,香港,广州,昆明,石家庄以及西安降水中的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位于低纬度的前3个站的δ^18O与降水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相关关系,即存在数量效应;位于中纬度大陆的后两个站的δ^18O与地面气温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温度效应。简单瑞利模型对于解释年平均δ^18O和相应温度的统计关系是有用的。若假设大气水汽为涡施输送时,δ^18O-T梯度观测值与理论值有  相似文献   

12.
全球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4,16(3):202-210
全球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与温度、降水量以及水汽压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受地理因素和气象条件的制约。中高纬度大陆站的δ^18O与温度和水汽压成正比关系,并且在大陆内部,相关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低纬度站的δ^18O与降水量和水汽压成反比关系。δ^18O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气气候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在泗顶,北山,老厂等铅锌矿;寺村等重晶石矿,益兰等汞矿;金牙,高龙等超微粒型金矿,金山等银矿,这类矿床稳定同位素主要特征是: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严格受地理位置制约,δDH2O值显示比较稳定,而蚀变岩石的δ^18O值低于未蚀变岩石的δ^18O值,在δDH2O-δ^18OH2O关系图上,其投影点绝大部分位于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碳同位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围岩→蚀变围岩→矿体,δ^13  相似文献   

14.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溢流玄武岩区硅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值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  相似文献   

15.
金顶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形成于热卤水成矿期。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压力、盐度、密度、成分、氢氧同位素及流体性质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顶矿床具有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矿化的特点,成矿流体源于沉积盆地热卤水和古大气降水的混合,部分源于深部,从热卤水矿化的早期到晚期,随着古大气降水的加入,流体的T,p,S,δ^18O,δD,fo2,fco2,fs2均具降低趋势,而PH,Eh值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6.
韩国中生代花岗质岩,根据其时代、产状、岩石化学特征,分为早侏罗-早白垩世的大宝花岗岩和晚白垩-早第三的佛国侍花岗岩。大宝花岗岩的δ^18O值为+5.0-+10.0‰(平均值为8.2‰),佛国寺花岗岩的δ^18O值为+2.4-49.1‰(平均值为+7.0‰)。δ^18O值的大范围变化,表明了在岩浆期后蚀变作用过程中,花岗岩中进入了^18O亏损的天水。可用石英δ^18O、SiO2、TiO2和Sr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现代降水中dδ^18O/dT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5,17(4):308-314
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的天气气候意义是不同的,其数值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本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德令哈、西宁三站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关系的分析,并与具有长序列资料的地区进行比较。初步给出了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晚震旦世时,在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地带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建造,岩石化学成分纯净,SiO2含量在90%以上,其它化学成分含量均很低。但Fe和Mn相对富集,而Al,Ti,Mg相对贫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大,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相对地壳克拉克值偏低,仅U,As,Sb,Ag,Ba等富集。岩石的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δ^30Si和δ^18O值及岩石的形成温度清楚地  相似文献   

19.
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傅斌  郑永飞 《地球化学》1998,27(1):35-48
研究了苏鲁地体西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到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的δ^18O值变化较大(为-10.4‰-+4.8‰),多硅白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为-104‰--83‰)不同矿物对之间达到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得到了一致的同位素温度(650-750℃),榴辉岩具有低至-10‰和-104‰的异常δ^18O和δD值表明,岩石与极贫^18O和D的大气降水成因流体发生过氢氧同位素交换,同时排  相似文献   

20.
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易发成  李虎杰 《矿物学报》1995,15(2):242-248
本文对凹凸棒石粘土矿中坡缕石及其共生的蒙脱石、白云石、蛋白石进行了稳定同位素研究。坡缕石δ^18OSMOW为24.7‰ ̄26.3‰,δDSMOW为-59.1‰ ̄-16.8‰,推算形成温度为71 ̄81℃。白云石δ^13CPOB为-7.2‰ ̄-11.7‰,δ^18OSMOW为19.6‰ ̄27.3‰,推算形成温度为29 ̄74℃。研究表明,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是在火山喷发间歇期,与火山作用有关热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