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符力奋 《广东地质》1996,11(2):21-26
信宜东镇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是一种糜棱岩化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由岩体边部至中心,具有由长石化区域变质岩→条纹(条痕,斑点)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粗粒黑云混合花岗岩(具塑性流动特点)的分带规律,岩石内常含有早期的经受过韧性变形的长石,云母和石英等残留矿物(古成体)它是花岗质原岩经过深层次韧性剪切与重熔形成的原地型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再经受中浅层次脆韧性变形(糜棱岩化)形成的,其中锆石Pb-Pb法最古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中国西部造山带发育的省份之一,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发育,有太古宙—早元古代中、高级区域变质岩系构成的稳定克拉通,有显生宙时期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北山、祁连山、秦岭等古生代造山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混合岩、混合岩化岩石。根据混合岩化的发生、发展及地质环境可将混合岩化分为区域性混合岩化、边缘混合岩化、断裂带或构造带混合岩化。根据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程度可分为混合岩化的变质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初步总结了区域混合岩、注入混合岩与构造混合岩的基本特征,对比了混合岩化岩石、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特征及在甘肃的分布、岩石学变化,分析了混合岩—混合花岗质岩石演化特征,对甘肃混合岩及混合岩化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前人将大片的具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视为混合岩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而仅仅按混合岩化程度进行的混合岩化分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大民屯凹陷中央构造带太古宇变质岩储层岩性类型、空间分布、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本区太古宇变质岩岩性分为三大类18种,主要有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角闪岩、变粒岩,夹丰富不均一的基性脉岩和碎裂岩。有效储层岩性为碎裂化混合花岗岩与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变质岩在垂向上(由下至上)分为多个岩性段,从混合花岗岩至浅粒岩与风化壳,垂向上可进行类似于沉积岩层序的地层对比,岩性在平面上也呈现分区性。变质岩体在岩性上是不均一的、非均质的块体。矿物种类和岩石类型对研究区变质岩裂缝型储层起重要作用,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混合花岗岩与片麻岩可作为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区内太古宙变质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特征、原岩类型讨论认为,喀喇沁-北票地区的太古宙变质岩石属于火山-沉积岩和花岗侵入岩变质建造。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系列的组成:(1)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角闪石岩、辉石岩,代表了本区的“绿岩”组分;(2)斜长片麻岩,代表了太古宙中酸性侵入体(TTG岩套)。本区的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经受了早期塑性变形和后期脆性变形、中生代的强烈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金矿床受“绿  相似文献   

5.
辽宁绥中小盘岭金矿床位于混合岩化中心带的混合花岗岩内,其中间带主要为混合片麻岩,外带为以条带状混合岩为主的混合杂岩。通过对各类混合岩中造岩矿物光学特征的对比,发现随着混合岩化程度的增强,矿物光学特征有规律地变化。根据岩石中矿物的交代关系,确定在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至少有4期热液活动。通过将区域原变质岩、混合岩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的对比,中心带的混合花岗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其原岩——厚层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很可能是金成矿的重要矿源岩,其中发育的长英质岩脉是金成矿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太古界迁西群、单塔子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及其中的花岗质岩石是工作区最古老的岩石。花岗质岩石是混合岩化作用和深熔作用的产物。它们构成了一个变质岩—混合岩—花岗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7.
对法库地区“辽河群”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德 《辽宁地质》1997,(3):198-209
经近几年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法库地区原辽河群变质岩系,实际上是由变质的安山岩,英安岩,碎屑岩,碳碳酸盐及变形的花岗岩组成。岩石遭到强烈的再千作用,特别是糜棱岩化作用,并且大部分地层在花岗岩中呈捕虏体存在。经野外宏观,室内微观的综合研究以及邻区对比,认为该地区变质地层具有槽区古生界的普遍特征,尤其虹在原辽河群大石棉组大理岩中采到海百合茎化石。  相似文献   

8.
论建平群大营子组解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营子组是60年代建立的太古宙建平群中的岩石地层单位,近年1:5万区调证实。大营子组是由矿石地变质深成岩,即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岩,以及太古宙表壳岩包体,甚至还包括了早元古代的变质辉长岩,层状变质岩,早古生代闪长岩和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等组成,已失去了原来的岩石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武夷山中村地区中深变质岩调研新进展李国生,梁景时(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中村地区变质岩,前人认为是混合岩。通过1∶5万区调工作,认为是中深构造层次的产物,应属构造成因。其基本特征如下:1构造岩石单位及主要岩石类型依据岩性组合、构造变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中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山铀矿田变质岩区的云母片岩中,发现有脉状岩石产出,定名为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其原岩是基性脉岩。形成该角岩的热变质温度约为640℃,属于低压相系,与本区早一中元古代变质岩的形成条件相当。该热变质作用使早一中元古代变质岩叠加了一次热变质作用,形成了第2期的十字石、铁铝榴石和黑云母等变质矿物。它们依第1期变质矿物的晶格发生连生,也使第1期变质矿物发生了重结晶和自净作用,并趋于自形。这一角岩化基性脉岩的发现,揭示在古生代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仍然遭受着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者相伴随的较为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冀北地区变质岩系中角闪岩、片麻岩以及遵化群、整个变质岩系磁化率的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提出低磁化率可能是副变质岩、高磁化率是正变质岩的反映,并由此探讨利用岩石磁学指标恢复变质原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达肯大坂岩群(Pt1D.)是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的结晶基底,为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深变质岩系,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通过1 ∶ 5万专项地质调查,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苏干湖南小赛什腾山一带原划归达肯大坂岩群中,新填绘出一套糜棱岩化变中酸性火山岩系与达肯大坂岩群岩石组合存在明显差异.通过LA-ICP-MS锆石U-Pb...  相似文献   

13.
喀拉塔格南变质核杂岩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构造.该核杂岩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拉塔格岩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拉塔格岩群片麻岩、兴地塔格岩组片岩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变碎屑岩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拉塔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4.
红旗营子杂岩主要块体包括太古代火成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晚古元古代或古生代变基性岩(退变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晚古生代变表壳岩(石榴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蛇纹石化大理岩)。本次研究的变基性岩(石榴斜长角闪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为322.0Ma—317.3Ma,其围岩变表壳岩(石榴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沉积作用发生的时限可能为357Ma—350.9Ma,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为350.9Ma—343.5Ma。对红旗营子杂岩已报道的变质年龄进行汇总研究表明,存在显著的3个变质年龄区间:晚太古代2494Ma—2448Ma;晚古元古代1900Ma—1734 Ma(峰期为1824.6 Ma)和显生宙495 Ma—234Ma(峰期为323.7Ma)。其中,晚古元古代变质年龄和显生宙变质年龄的峰值最为显著,晚古元古代变质事件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的相互碰撞及哥伦比亚超大陆的形成有关;显生宙变质事件,可能与古亚洲洋的开裂、俯冲、关闭及造山后的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辽北法库地区层状变质岩系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北法库地区广泛分布有变质安山岩-英安岩-大理岩夹变质碎屑岩建造所组成的层状变质岩系地层,属古生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称之为早二叠世佟家屯岩组、照北山岩组和石炭纪磨盘山组.空间上该套地层被二叠纪十间房岩体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84±3 Ma)、五龙山杂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65±4 Ma)和侏罗纪实红土墙岩体(Pb-Pb年龄为221.7±25.71 Ma)所侵.其中佟家屯岩组变质英安岩锆石SHRIMP年龄为267.3±2.7 Ma,代表了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年龄.根据地质单元之间的时空接触关系以及辽北地区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地层时代归属为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6.
龙岗古陆南缘光华岩群地质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均有别于龙岗古陆内的太古宙上壳岩.具有陆内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资料,与周围侵入岩的相互关系,结合本地区地壳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时代当属早元古宙,建立光华岩群.  相似文献   

17.
对依兰地区黑龙江混杂岩中的变玄武岩、变枕状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岩块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变玄武岩的锆石大量为捕获基底的锆石,其年龄范围大,从3172±24Ma到176±1Ma均有分布,其中具有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特征的锆石年龄为243±1Ma,代表了变玄武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变枕状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的年龄分别为251±1Ma和252±1Ma,分别代表各自原岩的形成年龄。本次锆石年龄的获得,证明晚二叠世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存在古洋盆,为研究黑龙江杂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建永定地区下、中元古界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地层时代依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金清  王文腾 《福建地质》1993,12(4):268-279
闽西永定地区的中深变质岩系经调查主要岩石组合为变粒岩、片岩、变质火山岩及少量石英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形变特征明显有别于区域内的震旦纪楼子坝群,获得同位素年龄1825—1628 Ma。据此认为,这套变质岩不属于原划定的楼子坝群,应分属于下、中元古界。对该地层所夹变质火山岩的形成环境,本文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出露于政和县星溪、稻香、铁山一带的稻香组岩石组合十分复杂,火山岩、沉积岩及变质岩混杂。而其地层时代也一直未有定论。目前,稻香组已经被重新划分为3套分属不同时代的岩性组合,上部和中部分别划归为新元古代和早侏罗世;根据岩石变形变质特征和锆石LA-ICP-MS U-Pb测年数据,下部火山-沉积组合的地层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晚期,其地层时代和形成环境与石帽山群相似。  相似文献   

20.
秦岭是长期多阶段发展的复杂大陆碰撞造山带。本文报道了位于造山带中部佛坪变质结晶杂岩系的SHRIMP锆英石U-Pb年龄和全岩Sm-Nd年龄同位素分析结果。变质岩SHRIMP锆英石U-Pb年龄十分复杂,除有少量太古宇形成的锆英石外,还存在大量元古宇至显生宇的锆英石。并在2000Ma,1200Ma,800Ma,400Ma,200Ma左右形成峰期。片麻岩Nd模式年龄tDM 1372~2081Ma。佛坪变质结晶岩系主体可能形成于古元古代,年龄2000Ma左右。在后期强烈地质作用中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岩系形成于新太古代的意见笔者没有得到证实。秦岭造山带中部可能存在或存在过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