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被聘为本刊特约编委,在心觉荣幸之余,格外感到责任之重。 我于1991年初调到地名办时,对什么是“地名”这一起码的概念都不清楚。《中国地名》恰恰这时刚刚诞生。我因急于学习地名学与地名工作有关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故对《中国地名》坚持常年订阅,每期必读,正是从《中国地名》大量的理论、学术性文章中,  相似文献   

2.
正值《中国地名》刊出百期,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之耐,我怀着无比的激情,向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 百期岁月路漫漫。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地名普查,此间辽宁省地名委的领导远见卓识地酝酿、创办《地名丛刊》(后称<中国地名>),时任秘书长、总编辑的邱洪章同志在试刊时,从电话中和我交谈。喜讯使我兴奋不已,即函祝贺,表达了我“热切的期望,遥远的祝愿”的心情。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地名》已刊百期,近20年的悠悠岁月,世事沧桑,许多“老地名”因工作需要或退休离开了地名工作岗位。萧福春…  相似文献   

3.
我喜爱《中国地名》,因为我曾经为她的诞生和成长出过力,流过辛苦的汗水,做过有益的工作。今后,我虽不在直接扶持她成长,但我愿做她的可靠朋友和忠实的读者。 《中国地名》包括她的前身《地名丛刊》,从1984年开始创办到现在,已经整整12个年头了。12年来,她曾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10):80-80
《中国地名文化万里行——走进海港区》专辑缘于一次战友相会。 今年7月下旬,我到秦皇岛市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我见到了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战友胡秋生,中午在一起吃饭时,谈到我所从事的编辑出版《中国地名》杂志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认识晓群纯属偶然。去年冬天,晓群应邀参加在吉林举办的“全国地名摄影培训班”,途经沈阳,来到了中国地名杂志社。因晓群是本刊的特约编委兼特约记者,在沈期间我一直陪同他,这成了我认识晓群的机缘。 无论是地名界还是摄影界,窦晓群的名字是颇有知名度的。熟悉地名工作的人都理解,涉足地名界这条路十分艰难,而晓群,身处祖国西部的新疆奎屯市,工作起来甘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看了《中国地名》今年第一期“笔会”栏目,很有感触,我愿结合吉林市地名工作的实际,谈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打算,与地名界的同行们沟通、交流,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由《地名丛刊》到《中国地名》正式出刊100期,同时将迎来《中国地名》创刊17周年,这是非常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 回顾《中国地名》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创业、发展、成熟、腾飞四个阶段。从1984年9月《地名丛刊》创刊至1985年末为创业阶段;从1986年季刊改为双月刊至1990年末为发展阶段;从1991年《中国地名》正式出刊至1996年末为成熟阶段;从1997年《中国地名》改为大16开本与国际市场接轨至今为腾飞阶段。 我是1985年7月调《地名丛刊》任副总编辑的。在这里我工作了12年,直到1…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杂志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辽宁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家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地名学研究,交流地名管理先进经验,宣传与推广标准地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及时传达民政部有关区划地名工作的部署,为各地提供最新资讯。《中国地名》杂志是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全国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 特别是从事区划地名工作的同志,都应该多关心、多支持《中国地名》杂志。为什么呢? 第一,《中国地名》杂志是全国区划地名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全国区划地名工作惟一的一份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地名》杂志中汲取外地区划地名工作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区划地名工作,规范乡(镇)地名管理,提高区划地名干部专业素质,推进农村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进程是辽宁省东港市推出的全新做法。近年来,东港市加大了《中国地名》杂志的订阅力度,实现了所有乡(镇)订阅《中国地名》杂志的目标,为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杂志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辽宁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家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地名学研究,交流地名管理先进经验,宣传与推广标准地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及时传达民政部有关区划地名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杂志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辽宁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家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地名学研究,交流地名管理先进经验,宣传与推广标准地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及时传达民政部有关区划地名工作的部署,为各地提供最新资讯。《中国地名》杂志是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指导下,探索地名理论、开发地名资源、传播区划地名信息的惟一媒体,是各级地名工作者明确思路,掌握信息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地名刊物,是中国地名学研究会和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的会刊。是广大地名工作者和读者的良师益友,是社会各界热爱地名研究的仁人志士研究地名的阵地,是透视我国地名工作和地名研究成果的窗口。《中国地名》诞生于《地名丛刊》的胚胎上,以后又得到从事地名学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14.
地名界的同行都知道西北的边陲城奎屯,正如他们同样知道奎屯的地名办主任窦晓群。奎屯的地名工作近几年来,的确走在了前列,每次抓住晓群介绍经验,他总是摆手摇头:我只是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关键还是我们的领导。开始我们以为是他的谦虚,可是在今夏丹东的“中国地名杂志首届通联工作会议”上,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于副市长竟和晓群一起出席了会议。单凭这一点,足可证明晓群的话不虚,更何况,于副市长这些年的确为奎屯的地名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欢迎订阅     
《中国地名》杂志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辽宁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立足地名,面向社会,服务经济,走向市场为宗旨,及时传达民政部有关区划地名工作的部署,总结交流各地的先进经验。《中国地名》杂志是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指导下,探索地名理论、开发地名资源、传播区划地名信息、指导推进地  相似文献   

16.
地名标志是地名工作机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的外在反映,是地名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物载体。我认为,设置地名标志必须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即关系问题,经费问题、工作要求问题。 一、理顺关系,依法管理 海南省民政部门接管地名工作的时间较短,受传统民政业务范围和职责的限制,缺乏直接参与城建设施设置管理的经验,地名标志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地名档案工作始于1982年。1983年4月在河南南阳召开了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座谈会,颁发了地名档案管理的法规。之后,中国地名委员会先后在沙市、长春、西安等地召开了数次会议,各地相继建立了地名  相似文献   

18.
地名档案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继国家、省(区、市)建立地名档案馆、库后,地、市和县、区两级也建立了地名档案室。目前,对地名档案室实施考核已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试就这项工作的有关问题谈谈认识。一、地名档案室考核工作的意义中国地名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各级地名档案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地名领导机构要加强对地名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地名档案工作领导机制,展开高效率的业务指导,是做好地名档案工作尤其是基层地名档案工作的切实保证。地名档案…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在筹备全国地名理论研讨会和举办《中国地名》论坛的科研实践中,产业地名和地名产业两个课题同时进入我的视野。前者具有主导性,后者具有系统性,两者互为条件,共同作用于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使之更加丰富、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是地名工作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地名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以文、表、图、卡、袋、册、盒、卷等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字、声像、图表的形式存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他文书档案之处。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