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礼龙 《江西地质》1996,10(2):139-148
样品的化验误差分析及处理,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应用样品基本分析和检查分析两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找出基本分析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用概率系数与临界值判断),同时进行相关分析,当确定存在系统误差和相关密切时,进一步配制回归方程,用回归值来对基本分析品位校正,最后作误差检验,评价样品质量,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不采用同位素示踪剂测定铀、钍同位素比活度的方法。用标准方法准确的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钍含量~[1]及~(234)U/~(238)U,~(230)Th/~(232)Th的活度比值~[2],再应用铀、钍系的衰变特性,推导出计算样品中~(234)U,~(238)U,~(230)Th和~(232)Th比活度的方法。本方法计算所得之结果与~(232)U示踪法对比,均在1σ范围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矿区矿井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在平顶山矿区所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以识别一些来源不清的样品归属,建立该区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型。选择水中6大离子为变量,对37个水样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和阳离子三角形分析;以聚类分析所得的结果为基础,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矿区寒武系灰岩水、薄层灰岩水(L2)和砂岩水3类判别模型,并应用马氏距离作F检验和归属概率“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黄费新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57-1064
在以往研究中,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虽然理论上可以利用两种核素(如10Be和26Al)联立方程组同时解出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但在实践中却常采用单种核素(常用10Be)分别解出最小暴露年龄和最大侵蚀速率,26Al数据只用于辅助判断。这主要是因为受目前误差水平限制,10Be和26Al的测试数据结果,常常并未能达到联立两个方程解出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两个参数的精度(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影响),这在投影图上常表现为被认为只有一次性暴露历史的样品,投影结果在稳态侵蚀岛之外,只有加上误差,才能进入或靠近稳态侵蚀岛。同理,在推导出包含生成速率加速率的计算等式后,虽然理论上抬升区长期暴露的样品也能够利用两种核素(如10Be和26Al)同时解出侵蚀速率和抬升速率,但实践上10Be和26Al浓度投影结果可能并未在抬升的正常投影区(稳态侵蚀岛上曲线附近),从而解出的侵蚀速率和抬升速率合理性存疑。对此,参考计算最大侵蚀速率的原理,提出利用长期暴露样品的10Be浓度来解出抬升区地表最大抬升速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对碰撞造山抬升区的抬升速率上限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5.
李玉武  马莉 《岩矿测试》2007,26(3):219-224
分析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TSP)中Al、Na、Cl、Mg、Cu、zn、Ca、S、Fe、Mn、K、Pb、Cd、Ba等无机元素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对石英滤膜颗粒物样品无机元素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XRF测定中无机元素薄膜标样示值误差和工作曲线拟合误差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对计算测量不确定度的公式合成法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电子自旋共振(ESR)化石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SK测年样品的累积剂量和剂量率测量进行了讨论,并对化石样品年龄及其误差计算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北京猿人洞牙化石釉质层的铡年研究表明,年龄数据稳定可靠,可与有关测年法结果对比。ESR化石测年法已成为当前唯一能直接测定化石年龄大于40万年的测年方法,对古人类演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熊飞(2005)探讨了用内标曲线定量分析凹凸棒粘土中坡缕石含量的方法。但是原文中获得内标曲线的方法还有改进的余地。为确立内标曲线的数据点,原来的积分强度(峰面积)是按照半峰宽乘以峰高获得。这种方法求得的峰面积误差相对较大,导致了原文所提出的内标曲线在用于计算粘土纯度时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尤其是高纯样品往往出现坡缕石含量大于100%的情况。采用积分方法计算衍射峰的面积,对熊飞(2005)提出的曲线做出了必要的修正。本文所涉及的峰面积都是扣除背景后进行讨论。改进后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岩石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刘俊来  曹淑云  邹运鑫  宋志杰 《地质通报》2008,27(10):1638-1645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现代构造地质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领域一项崭新的技术,它与现代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设备结合,可以对块状样品中微米或纳米级尺度的颗粒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从而使微观结构、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结合起来,能够更精细地对比研究矿物和岩石显微构造,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分析了EBS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样品制备和工作程序。介绍了石英组构测量,极细粒物质(微角砾岩)的组构特点,二轴晶矿物(角闪石)的组构、变形机制和金属硫化物组构分析的应用实例,对于应用EBSD系统开展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利用铂(Ⅳ)在稀硫酸介质中对溴酸钾氧化酸性品红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铂的新型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8.3×10^-10g/ml,线性范围为0-0.5μg/25ml,应用于合成样品及含铂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郭寿兴 《地质实验室》1992,8(6):354-355
XRF法适用于很宽含量范围的测定。但应用一条曲线来测定含量相差甚大的样品,结果往往不够理想,误差较大。以测定化探样品中Co为例,低含量部分测定是个难题。最好的办法是将低含量部分与高含量部分单独回归,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3080E2-3X射线荧光光谱仪DF-151A(B)程序在回归时具有将曲线分段的功能,利用此功能可实现高低含量单独回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The analysis of the Ag and Au contents in ore bodies of different formation types reveals that the Ag/Au ratio functionally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ulfide index of the ores (the ratio between the product of the Pb, Zn, and Cu content and the gold content). The functional dependence is best approximated by a power function. Based on 85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9 deposits, it is shown that the Ag/Au ratios differ in the ore bodies of volcanic and volcano-plutonic types.  相似文献   

12.
云南墨江金矿是一个大型金矿床,猫鼻梁子是其主要赋矿地段。金矿体分布于超基性岩体的围岩中。矿区各类岩浆岩中,超基性岩的含金量最高。文章应用XRD分析、扫描电镜、回归分析、线性相关分析等方法,发现了Au与Pt、Pb共生,并呈正消长关系;Au、Ag、Se的赋存关系十分密切,认为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超基性岩体。  相似文献   

13.
阳山金矿带位于川陕甘“金三角”地带,长约60km,主要包括四个矿段,即葛条湾矿段、安坝矿段、高楼山矿段和阳山矿段,截止目前累计提交资源量达220 t。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总结金矿成矿特征,阐明了金矿成因为具有“三多”(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热液多类型及成矿地质作用的多期多阶段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河台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迁移-沉淀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床成因的新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认为河台金矿床的定位受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因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为多源,但主要来源于震旦系C组的地层;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热动力变质 热液循环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赵建光 《湖南地质》2000,19(3):164-168
铲子坪金矿是产于震旦系中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金主地以独立的金矿物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由于各矿带矿物组合及含量的变化,使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金矿集区是全国最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金矿赋存于古老的前寒武纪地层中,很多人认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古老地层。文章通过对区内金矿区含矿地层、化探异常、同位素资料及岩浆岩的分析后,认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这些古老地层仅仅是赋矿地层,并不提供主要成矿物质;而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为深部物质向上迁移提供了很好的通道和热量,具有重要的控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南镇源老王寨—东瓜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老王寨-东瓜林金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矿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以及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的形成具多期性,金的源岩为区内广泛分布的基性一超基性岩。  相似文献   

18.
胶北隆起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发现于胶北隆起招掖成矿带,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其产状与本区其他类型金矿不同。金矿石为含金长英质糜棱岩,硅化发育。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硫碲铋矿。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型金矿相比,微量元素Co、Ni含量明显偏高,而Cu、Pb、Zn、Hg含量明显偏低。其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变质水热液型金矿。其成矿深度大,是胶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19.
山东栖霞庄子金矿床产于郭家岭花岗岩和磁山花岗岩与胶东群的接触带,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品位高且发育明金。庄子金矿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区存在两组控矿构造,一组为NNE向,另一组为近EW向。金矿床与郭家岭花岗岩期后热液有成因联系。成矿作用划分为5个阶段,最主要的金矿化阶段为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细粒黄铁矿—石英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卡房矿田伴生金矿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个旧组卡房段地层的中上部,矿化受花岗岩侵入的热液活动、变玄武岩及NE向和EW向褶皱、断裂构造控制。伴生金矿床可分为含金(银)多金属矽卡岩硫化锡铜矿床及含金脉(层)状锡铅矿床。金主要呈银金矿、自然金等独立矿物出现,主要载金矿物有自然铋、毒砂、辉钼矿等,其中以自然铋含金量最高。金矿化在变玄武岩底界之下6~20m处矿化最强,最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