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学明 《地理教学》2000,(12):29-30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是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主线,自然资源这部分知识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作为初二地理重要内容部分,应体现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和当前地理综合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社会区域特征的发展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研究也需要与经济形势结合,并逐渐成为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目前,基于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地理学核心研究点,在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空间属性活动和地域自身的空间属性,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般包括:基于地理学发展角度下的人类经济创新和分布规律、人类如何利用经济活动正向影响和引导地理学科发展、人类经济地理活动的根本动力等。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来看,人类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问题思索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刘燕华  刘毅 《地理学报》1998,53(4):289-294
21世纪 ,知识将斩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一变革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发展模式,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避,也必将带来地理学的革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将把知识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自二千年前,西汉在轮台建立都护府以来,托木尔峰地区就在其管辖之下,我国各族人民在此从事农牧业活动,对当地环境就有一定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该区的环境发生了急速的变化。笔者于1978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的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1979年又进行了补充考察。本文试从人类活动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探讨该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托木尔峰北为伊犁哈萨克自冶  相似文献   

5.
当今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呈现一派荒废景象,其责任大半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荒废就意味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复生关系到地球自然状态的恢复。然而,复生和恢复并不只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是要以新的发展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1310个中国北方表土孢粉,共和盆地达连海化石孢粉数据,利用现代类比法,重建7.0cal kaBP共和盆地的人类活动指数(HI),结果显示:7~5.4 cal kaBP,人类活动非常微弱,盆地内主要为细石器狩猎采集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非常有限;5.4~4.6 cal kaBP人类活动开始显现,宗日文化的定居、农业活动,已经开始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进入3.8~2.0 cal kaBP的青铜时代,HI指示人类活动显著增强,这与当时社会及自然环境背景紧密相关,当时卡约文化遗址数量多达260余处,人口增长,畜牧业确立与普及,风沙活动较弱;1.8~1.2 cal kaBP HI达到峰值,此时汉—唐时期盆地内出现了城址,聚落建制和规模大大提高,人口数量较为稳定,畜牧业发展达到鼎盛,风沙活动较为微弱,人类活动强度达到顶峰;1.0 cal kaBP之后,人类活动相对减弱,这与盆地内风沙活动开始增强,聚落和人口减少,及其畜牧业衰落有关。重建的HI阶段性变化特征与盆地内人类活动的考古和历史记录较为吻合,揭示共和盆地人类活动强度变化,主要受聚落、人口、经济活动形式和沙地变化等自然—社会因素共同驱动,也说明采用孢粉记录来指示过去人类活动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在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空间结构模式,即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本文在对这一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也该模式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①指出全球最大的双核结构由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鹿特丹和全球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杜伊斯堡所组成;②作为推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轴线-“美国经济地理横轴”,是一由芝加哥和纽约组成的双核结构;③新旧首都构成一特殊的双  相似文献   

8.
前言聚落是一种文化景观(Kulturlandschaft)。而一切文化景观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基础上,人类经济活动与各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综合结果。它应当是新的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我们试图以兰州河谷盆地为例,分析自然环境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对城市聚落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作为研究区域地理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是北方以畜牧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地区。文章采用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该区对于发展畜牧产业虽然存在不利的自然环境发展。但也存在有利的经济环境,作者对此采用弹性经济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索了市场驱动下该区农业模式和农业结构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诺山林地环境及鸟类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自然环境条件也在改变;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基诺山(又称攸乐山)林地及农作区鸟类多样性的变化,以探索地方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典型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山地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即土地利用状况的剖析,分析了东川区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率和强度,以及其灾害的兴衰与山地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互为耦合作用的关系。当人们加大环境修复力度和合理地利用山地土地资源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泥石流灾害,并达到优化山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不仅是促进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同时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只有采取合理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治理活动 ,诸如一系列政策保护与技术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才能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13.
李并成  贾富强 《地理学报》2014,69(11):1718-1724
侯仁之先生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深入沙漠地区进行历史地理考察,对沙区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在学科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及其演变规律,而且也为今天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以及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历史借鉴。他的学术思想及业绩,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且无法替代的自然环境资源,它既是环境的重要组分,又是其他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这就需要借助合理的组织土地利用来解决。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土地利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不能只考  相似文献   

15.
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GIS软件对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双王城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聚落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距今8000-5000 年间,在气候温暖湿润和海面相对较高的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20~200 m),地形较为平坦(坡度< 2°)的洪积台地和冲积平原上;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发生水患,因而很少有遗址分布。距今5000 年之后,气候暖湿程度降低,海平面持续下降,人类活动范围明显向海扩展;西部低洼地区在气候变干和海面降低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也开始被古人广泛开发利用。这一时期区域文化繁荣发展,逐渐形成社会结构复杂、城邦林立的初期文明。然而距今4000 年左右,由于气候变化和洪患灾害加剧,史前文化开始明显衰落。商周时期气候环境趋于稳定,文化发展再次兴盛。北部滨海平原地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在早期农业人群难以定居的滩涂地上形成以盐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群。  相似文献   

16.
人地系统远程耦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越发紧密关联的全球化世界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日益需要跨系统思维和超区域政策。这首先要求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要提升自身对跨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洞察力,因此就有必要推动地理学传统研究框架的适应性创新和变革。远程耦合作为聚焦于“远距离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之间社会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有极大的潜力和优势来促进这一理论创新进程。为了缩小国内外在远程耦合领域的研究差距,论文基于文献研究和笔者对远程耦合框架的理解,从远程耦合的理论建构、经验证据、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介绍了该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进展,并提出3个方面的展望来激发新的研究。综述表明,由于远距离人类活动不断增长以及大尺度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在远程连接、全球化和城市化维度上均存在大量远程耦合的经验证据;目前学术界对远程耦合框架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生态系统服务、远程耦合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及土地变化科学3个方面;同时得益于理论操作化的进展,目前开展远程耦合研究已具备较好的方法支持。基于此,论文认为,为应对新兴的现实科学命题,基于远程耦合框架的地理学研究应当在人地关系网络系统的理论创新、远程耦合动力机制和远程耦合的调控工具集3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1986、1996、2006和2016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CLUE-S模型,在传统Logistics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自相关因子形成Auto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空间约束等因素,对贾汪矿区2016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以检验精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2026年趋势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在土地利用情景模拟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的土地利用格局;2)研究区2016-2026年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在3种情景下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的增幅最大,生态保护用地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受到保护,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被抑制。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CLUE-S模型;Autologistic回归模型;情景模拟;贾汪矿区  相似文献   

18.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不仅是促进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因,同时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只有采取合理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治疗活动,诸如一系列政策保护与技术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19.
人类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及资金要素有限供给的约束,区域经济必须经历非均衡发展过程才能达到相对均衡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提出的非均衡——均衡发展战略,即在经济发展低水平阶段,把稀缺的资金集中投入在某些经济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发展潜力大的区位上,通过重点培育这些区域增长极点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被认为是不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合理和理想的模式。本文着力讨论它在当前中国不发达省区中应用所面临的几个特殊性问题,以及如何使之与这  相似文献   

20.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部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相似。相互间不断保持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社会一天也不能存在。地理环境也由于社会的作用不断地被改造着,日益紧密地与社会相联系,愈来愈多的自然环境成分被有序地组织到这一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或人地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