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广西地质》2014,(11):71-71
近期,四川省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撑。一是分工明确权责明晰。根据国家、省相关工作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要求,该局积极开展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评价工作,补充收集整理本级掌握的基础数据、评价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08,(12):25-25
《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日前完成。结果显示,经评价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总量为1807.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5%,是全省现有耕地总量的10.12%。《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提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1):66-68
耕地对全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意义重大.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原则,总结得出耕地后备资源不宜耕评价指标表.根据相关方案和...  相似文献   

4.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3):83-87
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对我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开展其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以东丰县为例,阐述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选取11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宜耕可开垦土地主要类型是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是废弃的砖瓦窑和采石采砂场.评价结果可为今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战略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明明  毕翠红 《山东地质》2011,(5):46-48,51
根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即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该文介绍了即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依据,适宜性评价及其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照保护耕地的严格要求,审视耕地保护的工作历程,调查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整耕地保护工作思路与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结合上海地方特点,以生态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指标评价为例,介绍了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指标专题评价的方法。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规模、分布以及宜耕性限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柴达木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数量及评价的原则,分类体系,标准评价,总结了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恒宇 《山东地质》2012,(3):59-60,64
对平阴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类型、现状及开发复垦的适宜性进行全面评价,指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平阴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过程中,应制定专项规划、开拓筹资渠道、强化管理及加强后续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波  杨毅 《湖南地质》2012,(3):58-59
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显示,石门县有耕地67.62万亩,其中水田39.13万亩,旱地29.49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95亩,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全县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地质学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启动年。其中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和土地变更调查及重点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示范工程,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试点工作,初步建立我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3个丘陵区的土地整治情况,按地形、地貌进行土地整治分区,讨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分别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设规模和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调查区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河南地质》2010,(2):29-29
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建立完善新一轮土地整理后备资源数据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近期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为做好全市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占补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我国10年来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成效、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国土资源大调查中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的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了合理确定我国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布局的依据,以期为科学编制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村内耕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山西太原万柏林区从2003年开始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对受采煤沉陷影响的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涉及5个乡街,27个行政村,5274户村民,1.8万人口。使得原有村庄内耕地无人耕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已成为当前一大问题。此外,城市的发展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城区后备资源不足,补充耕地主要依靠县区或外面购置指标完成。近几年,虽然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但补充耕地指标缺口依然很大,政府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后备资源不足,补充耕地任务难以落实,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另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宜耕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战略储备。长治市宜耕后备资源潜力评价,借助GIS技术,从水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湿地等方面进行生态安全性修正,并选择限制性因子指标进行评价,将长治市未利用地开发分为适宜和不适宜两类;然后再参照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市域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测算并分级。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云召 《河南地质》2009,(10):12-13
漯河市是一个平原农业市,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87万公顷,人均耕地1.11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密度全省最大,每平方公里达967人。过去,由于土地的粗放利用,导致了漯河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加剧,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土地利用粗放是问题也是潜力。  相似文献   

19.
瑞安是经济活力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2位,同时也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38亩的城市。由于土地的稀缺,经济利益的驱使,瑞安的违法用地形势一度十分的严峻。在瑞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领导下,瑞安市国土资源局近年来积极创新监察工作机制,对违法用地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特别是2009年10月份,在全省率先推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中低山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高速城镇化进程致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耕地数量安全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构成,具有可量化与可调控等特点,更具研究价值和实际操作性。以中低山区为研究区,对区域耕地资源数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对耕地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中低山区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合理补充耕地、有序推进"山地整理"满足城镇化需求、实施中低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等方法,以保障中低山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