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北平西山几个地质系统的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地质论评》1947,12(Z2):197-204
通常所称的西山,是小区域的西山,横亘北平的西北作四西南—东东北的走向,长不逾百里,宽不逾二三十里。这个地理上的山脉的形态和地质构造上的山系的走向,大致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北与老挝、东部与柬埔寨、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南部与马来西亚相邻.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泰国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地,主要山脉有南北向的他念他翁山脉,最高峰为英坦昂峰,海拔2576米.西南部的丹那沙林山脉向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达喜马拉雅山,东至横断山脉中北部,西抵国界。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1/4还多。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对我国和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高原本身亦具有特殊的水文形成条件。一、独特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它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及其间的宽谷盆地组成的巨大山原。高原面海拔一般都在4000~5000米,耸立在高原边缘的巨大山系海拔多达6000至7000米,还有十几座高于8000米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呈近东西向延伸,至东南部横断山区而逐渐转为近南北向。西部的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地面起伏和缓,东南部横断山区受河流的强烈切割,地面崎  相似文献   

4.
宁镇山脉处于西太平洋外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之东侧。中生代,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的斜向俯冲和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左行剪切活动,造成了沿江下扬子地区一系列的 NE 向剪切拉张盆地和剪切挤压褶皱山系。宁镇山脉正是在这种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剪切挤压褶皱山系。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第四纪冰期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祁连山地处亚洲最高隆起——青藏高原的北部,是我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作用比较活跃的山系之一。中东段地区由北西西走向的六条山脉组成,由北向南为走廊南山、冷龙岭、托来山、托来南山、大通山(东段称达坂山)、青海南山,海拔高度平均都在4500—5000米以上。这里的地形特点是褶皱断块高山与山间盆地(谷地)相间,在海拔4500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央造山带”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张国伟  柳小有 《地球科学》1998,23(5):443-448
“中央造山带”的提法响亮,瞩目,但其真正含义应加以分析,思考,从地理山脉综合分析表明它们不是统一山脉,但现实却出现一带山系,横贯中国大陆中央,故地理上可知经而统之称其为一道“中央山系”地质含义分析证明它们不是统一造山带,但祁连,昆仑,秦岭和大别可为广义统一造山带,有东古特提斯和中国大陆完成其主体最后拼合的关键地带之一,研究“中央造山系”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新生代,尤其是新第三纪以来中央造山带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土资源》2007,(4):F0004-F0004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西通巴蜀,东临荆楚,南依神农架,北接豫陕,面积312km2,辖金顶、南岩、太子坡、五龙宫、玄岳湖五大园区。武当山处于南秦岭构造带的核心部位,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并以天柱峰为中心呈一大致对称的缓倾斜背斜,两侧形成由断裂切割和自然营力雕琢的断块山峰。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共有72峰、36岩、24涧、11洞组成,尤以天柱峰拔空峭立于群峰之颠,海拔1612m,有“一柱擎天”之誉。岩洞胜景以南岩为最,上接碧霄,下临绝涧。白龙潭前,涧水长鸣,青藤缠绕,爽心悦目,…  相似文献   

8.
王金培  韦新育 《地质论评》1960,20(6):238-238
南京市与江浦隔江遥遥相望;南京市的宁镇山脉地层,调查得很为详细,但江浦一带山系与宁镇山脉则是两个系统,研究得较差,特别对其地质时代,一直悬而未定,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远在1920年-1924年间,有刘季辰及赵汝均等测有25万分之一江苏南部地质图,及江苏地质图中,认为其时代应属石炭纪;朱森、李捷等著的“宁镇山脉地质”  相似文献   

9.
双龙旅游风景区位于浙中丘陵盆地和浙西中山丘陵的交接部金华山山地上,属龙门山脉。由东西向山脉主脊、南北向延伸的峰岭和深切的“V”河谷组成,山脉延展40多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倾斜,最高峰大盘山海拔1312米,最低点海拔50米,相对高度达千米以上。由于金华山的间隙性抬升和外营力的共同作用,自南坡山麓带至大盘山顶可分为四级相对平缓的地貌面。早已闻名全国的“双龙三洞”就位于第二级山间洼地中,海拔在400—6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10.
黄龙钙华210Pb计年与现代沉积的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以黄龙钙华岩芯为主要研究对象, 利用210Pb定年技术在测定年轻碳酸盐样品短时间尺度上的优势建立了研究区近100年来高精度的年代标尺及环境记录; 通过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分析, 讨论了钙华稳定同位素记录与器测气候数据的相关性特征, 并与其他定年技术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研究区钙华δ18O在1908~2004年时段内的变化范围为?12.13‰~?10.42‰, 平均值为?11.23‰, 变化幅度达到了1.7‰。同属西南季风区、由于海拔效应和距离水汽来源远近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在同时段内黄龙钙华δ18O的变化范围和变化幅度都比董歌洞和Kahf Defore洞的δ18O记录要大, 说明处于中纬度、高海拔的黄龙钙华相对于低海拔的董歌洞和Kahf Defore洞石笋对气候环境的响应可能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文科 《地质科学》1976,11(3):266-276
大别山位于江淮之间,跨皖、鄂、豫三省,与其东端的张八岭和西端的鸡公山、桐柏山合称淮阳山脉。它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在湖北省的黄梅附近转向东北,地势上为向南凸出的弧型山系,相当于李四光提出的淮阳弧构造。大别山是淮阳山脉的主体,山势较高,1500米以上山峰都集中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一带,形成岗峦起伏,群峰突起的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12.
渭北中部筛珠洞泉补给来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珠洞泉位于中低山区与渭北黄土台塬区衔接地带。筛珠洞泉区地势整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在1 200-1 600 m之间,多由裸露和隐伏碳酸盐岩组成;西南地势逐渐降低,海拔在800-1 000 m之间,为以唐王陵向斜为主的一系列褶皱构造,由奥陶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东南部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山前地带海拔多在400-500 m之间,为裸露碳酸盐岩区与山前冲洪积扇区的接触地带。筛珠洞泉作为渭北中部最大的岩溶泉,对于其补给来源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泾河渗漏是筛珠洞泉最主要补给来源,且筛珠洞泉是渭北中部筛珠洞泉域隐伏岩溶系统的集中排泄点。本文根据氢、氧和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水文地球化学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筛珠洞泉的补给来源提出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认识,即筛珠洞泉的补给以筛珠洞泉域外西南部岩溶地下水为主;在所有的补给来源中,大气降水、河水及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11%、37%和52%;在岩溶水补给中,西南部、西北部及坝址区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77.9%、19.7%和2.4%。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氚同位素资料估算筛珠洞主泉岩溶水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2-64年。  相似文献   

13.
郝沛 《新疆地质》2008,26(1):I0001
硫磺沟,地处乌鲁木齐南山山系,总面积574平方公里,海拔1232米,是新疆南北疆的交汇处。它距乌鲁木齐40余公里,是穿越天山北坡101国防公路南头零公里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山区河流类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西北山区河流发源于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这些山系冰川分布很广,据初步统计全国冰川总面积约为5.7×10~4平方公里,其中分布于祁连山有1,973平方公里,天山9,548.5平方公里,阿尔泰山271平方公里,昆仑山11,639.0平方公里,喀喇昆仑山3,265平方公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西万年县神农宫和陕西宁强县祥龙洞两个洞穴内、外温度连续19个月的同步监测以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洞穴温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神农宫及祥龙洞洞内温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神农宫夏秋季洞内温度在小时-日尺度上受到降水事件的影响显著,洞内夏秋季温度波动明显高于冬春季。祥龙洞监测点所处支洞环境相对封闭,温度波动在冬春季大于夏秋季,且全年洞温变幅小于神农宫。(2)旬—季节尺度的洞温数据显示,一个完整水文年内,神农宫两个监测点SN1、SN2的温度变幅分别达到4.8 ℃和4.6 ℃,祥龙洞达到3.2 ℃。(3)两个洞穴洞内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都存在滞后性,且冬春季滞后大于夏秋季,可能受深部围岩温度相对偏高、空气和围岩热导率的季节变化以及降水季节差异的影响。最后,针对洞温存在较大季节变化的洞穴讨论了不同沉积模式下洞穴温度变化对石笋氧同位素组成18O的可能影响。认为此类洞穴某一时期石笋δ18O出现较大幅度偏正或偏负不一定反映了外界气候的大幅变化,也可能仅仅是由于洞穴沉积条件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茅山山脉方山伸展薄皮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山伸展薄皮构造位于茅山山脉中段,方山-丫吉山及野猪塘-竹箦煤矿一带,中部是山脉主体地势高,海拔200-400m,东西两侧低丘,海拔仅100m 左右。该区1935年李毓尧等在茅山地质调查时指出:“野猪塘整个岩层系由东移西移,居方山之东,…,本身因支离破碎,达到极点,形  相似文献   

17.
驪山在臨潼县城的南面,是秦嶺山脉北支——太华山脉西端的局部山名。海拔约千公尺,屹立于渭河及与渭河流向相反的支流——灞河所形成的三角地区的顶端地带(圖1)。  相似文献   

18.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总被引:69,自引:9,他引:69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冲断层为界,盆地的基底下插于天山山脉之下.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主要由前震旦纪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和洋岩石圈残片等组成.从构造方面看,该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可以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现今山脉的地貌特征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对昆仑地区的构造运动,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加里东运动,面对最终形成昆仑褶皱山系的印支运动很少进行讨论。关于昆仑地区印支运动的存在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首先它造成了亚洲最长的山脉昆仑山系的形成,其次与它紧相连其南的世界著名的巴颜喀拉地槽的关闭。  相似文献   

20.
为协助南京市老山林场的林业调查,我们承接了老山林场航空遥感林相解译制图的工作。老山林场,地处南京市江浦县境内,面积约67平方公里,场区主要分布于老山山脉,山体北东——南西向延伸,山脉主要由寒武系灰岩构成,其最高点鱼龙洞山海拔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