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已被批准列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编号85-906.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1.建立东海、南海沿海台风监测网和长江、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暴雨监测网;2.建成国家、东海、南海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建成东南沿海各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3.建成国家长江和黄河流域部分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暴雨客观预报系统,建成长江、黄河流域某些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客观预报系统;4.提高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的台风、暴雨预警报服务系统.项目共设有10个课题.我省是洪涝灾害多省份,"七五"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良好的设备条件,又有地方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气象工作的一贯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争取"八五"攻关课题极为有利.在  相似文献   

2.
飞机探测云物理数据集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收集大量历史和现今的飞机探测云物理资料,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并进行统一整理、加工、规范和信息化处理,形成了具有规范格式和详细说明文档的"飞机探测云物理数据集"产品.该数据集产品具有分类查询、数据导出、格式说明等功能,可以按照时间属性、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种类等不同属性对该数据集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多元化使用.借助于"气象科研数据共享平台","飞机探测云物理数据集"产品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应用基础上,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许多科研或业务项目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火车头计划",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科技骨干人才竞争力,创新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凝练业务服务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激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开拓科技骨干人才培养新途径等措施。实施2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骨干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业务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打造了核心引擎。  相似文献   

4.
科研业务的脱节,已经成为制约天气预报科技成果转化为预报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机制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气象行业科研业务结合工作方面的现状及近几年国家气象中心在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机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体会,并结合我国科研业务结合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在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小实体、大网络"的科研业务结合专项工作机制,科技成果业务转化遴选、准入、转化及认证机制,预报试验应用反馈机制以及业务需求引导科学研究机制,保证科研业务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国家级中试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营口局测报站全年承担航危报编发报任务.每小时发报最少站数为5个,最多7个,用电话传给邮电局,以电报形式发往各地,20分钟才能发完.不但费时,还要设专人值班.为改变这种状况,营口局开发科研制了"航危报  相似文献   

6.
<正>深圳气象科技创新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引进、吸收、集成、再创新"为主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加强科技人才精准培养,并将创新技术成果实时转化为业务服务能力,形成了科研-业务-服务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为深圳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与大气光化学、臭氧与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  相似文献   

8.
正科研概况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信息科技和管理工程等优势,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拓宽科研领域,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牡会科学基金、国家行业专项等众多科研项目,在气象雷达、北斗卫星、歼10飞机等重大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之一.项目共设置5个课题32个专题在1998年5~8月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期总结暨1998年年会.来自5个部委29个单位的88名专家及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萧永生司长主持.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局长、邹竞蒙名誉局长、颜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科技部农社司、基础司、计划司等有关领导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代表应邀出席会议.项目咨询专家、项目执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本情况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项目"峡口城市乌鲁木齐冬季重污染的形成机理"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2011211A102)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IDM2008003)共同资助、历时5年完成。项目围绕乌鲁木齐冬季重污染的形成机理,采用多源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峡口城市乌鲁木齐重污染形成的物理概念模型,对乌鲁木齐这种复杂地形的大气污染成因认识具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1.
1.本刊是受国家气候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宗旨为面向从事气候变化的科研和业务人员、面向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以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研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科研部门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气象科学试验、科学考察数据,以及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该文阐述了气象科研数据共享系统建设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关键技术应用.并结合气象科研数据库的建设,介绍了基于WebGIS技术建立气象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和未来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以张人禾院长为组长的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2005年是制定实施方案阶段,年底完成改革实施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与业务的结合,我院2005年又与上海、广东、湖北、安徽气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中共中央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1987年党的十三大,紫阳同志要求“加快改革,形成科技同经济密切结合的机制.”很明显,在当今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依靠”“面向”的战略方针,加强科研与生产(业务)的结合,以促进我国经济振兴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在我国许多科技、生产单位包括气象部门较普遍地存在科研与生产(业务)脱节的弊端,这不能简单地从科研所长、工厂厂长的个人行为中作定论,需要从整个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北方暴雨科研协作会议,于1988年9月2日到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气象局举行.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新疆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北大、北京气象学院等12个单位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进行了技术交流,介绍各省、市、自治区一年来暴雨的科研及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经验.总的来看,一年来暴雨的科研协作取得了可喜的进  相似文献   

16.
通讯三则     
渭南地区成立台站天气预报科研小组为了加强预报基本建设,提高预报水平,以适应农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渭南地区成立了台站天气预报科研小组,由地区局、台、部分县站预报骨干组成。预报科研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马列、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学习外地和总结本区台站哨组的天气预报经验,着重研究影响本地区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火车头计划”,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科技骨干人才竞争力,创新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凝练业务服务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激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开拓科技骨干人才培养新途径等措施。实施2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骨干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业务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打造了核心引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紧紧围绕立项任务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在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的统筹安排下,经过70多名科研人员近两年联合攻关,出色地完成了前两年研究任务及目标,顺利通过了科技部对项目的中期评估并受到高度评价.主要科研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这本书是美国国防大学科研处与美国农业部、国防科研计划局、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未来研究所的一项科研协作项目的部分成果,研究二十世纪最后25年间的气候变化。1976年秋季成立了一个技术组,还成立了一个常设顾问组,由著名科学家和与气候有密切关系的部门的行政官员组成,负责指导计划的执行。而且还由著名的科学家组成气候专业组,组内包括美国的R.E.Dickinson、W.L.  相似文献   

20.
我省1991年气象科技计划研讨会于1990年11月28-30日在丹东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心研究所和市级研究所的领导,省台和各市局科研管理人员共30余人. 会议传达了国家气象局“八五”科研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