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云母在弓长岭铁矿区分布比较广泛,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有的分布于变质火山岩中;有的在贫矿的夹层中;有的则分布于贫矿顶底板的围岩中,而有的直接在富矿顶底板或近矿围岩中。通过黑云母成分、物性、产状的研究,确定了不同成因的黑云母特  相似文献   

2.
3D裂隙网络随机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岩体中存在的大量随机分布的裂隙对岩体的工程性质及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难以客观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应用概率与统计学的理论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裂隙的分布规律性 ,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与统计分布相适应的裂隙网络是研究随机裂隙宏观特征的有效途径。通过模拟所得的 3D裂隙网络 ,进一步研究了裂隙的连通特征及工程开挖面上的稳定分析与加固措施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然气的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的综合研究,依据实际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了自贡西部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雷口坡组存在三种来源与成因类型天然气:以须家河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雷三段储层中;以深层来源气为主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雷一1段储层中;须家河组烃源和深层烃源的混合型成因气,在雷一段~雷三段储层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嵩县某钼矿进行了物探测量。通过对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定,分析了岩矿石的电阻率、极化率特征,在已知矿体分布的矿区开展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工作。经钻孔验证,实测异常特征分布与钼矿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5.
洪水超定量模型的广义Pareto分布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金梅  王冰  李占强  王志芳 《水文》2014,34(1):78-82
为了扩大洪水信息,提高洪水模拟精度,研究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模型。介绍了洪水超定量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超定量洪水年发生次数服从Poisson分布,超定量洪水系列服从广义Pareto(GP)分布,给出年最大超定量洪水分布和超定量洪水重现期的计算方法,提出通过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来综合确定超定量系列阈值的方法。将超定量模型应用在海河流域小觉站洪峰频率分析中,结果表明:通过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确定超定量系列阈值的方法有效且可靠,洪水超定量系列年平均发生次数服从Poisson分布,GP分布洪峰设计值略大于P-Ⅲ分布洪峰设计值,应用在水利工程设计及风险分析中是偏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天放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7,28(2):347-350
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引入了变换分形的手段,结合哥伦比亚Chinchina地区的滑坡发育分布图,基于GIS技术对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均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分维值,并探讨了分维值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际勘探证实西湖凹陷油气藏具有上油下气的特征,油气资源分布表现为南多北少。通过西湖凹陷凝析油和凝析气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认为西湖凹陷的凝析油和凝析气具有相同的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均为平湖组煤系源岩生成的油气。根据西部斜坡带和中央反转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成藏期次及圈闭形成时间研究成果,认为:西部斜坡带油气首先充注在平湖组中,后期由于断层开启调整至花港组中,因压力降低油气分离和天然气散失而在花港组中形成凝析油藏;在中央反转带,由于圈闭定型时间晚,油气主要经历一期成藏再通过断层运移至花港组,花港组上部压力低,使油气分离、天然气散失而形成纯凝析油藏。通过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生烃中心的分布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断层分布和断穿层位控制着油气藏丰度,超压控制着西部斜坡带凝析油和凝析气藏的分布界面。  相似文献   

8.
用主曲率法研究裂缝性油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裂缝分布是油气勘探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目前,工程实践中一直靠经验对裂缝分布下定性结论。本文通过对裂缝的形成因素、特征、以及裂缝性油藏分布的研究,给出刻划裂缝分布发育程度的数学方法主曲率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某地区的裂缝分布情况。所得结论与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完全吻合,为下一步探井部署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火山岩中天然气分布规律和二者之间时空匹配关系研究得到,徐家围子断陷主要发育徐西早期走滑伸展断裂系统、徐中走滑长期活动断裂系统、徐东走滑断裂系统、早期伸展晚期张扭长期活动断裂系统以及晚期张扭断裂系统。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火石岭组至营三段沉积时期和泉头组沉积晚期至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火山岩中天然气分布具有纵向分布层位多、深度范围大和平面上分布于生气凹陷内或附近,且沿断裂带分布的特征。断裂对火山岩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火山岩天然气源岩的形成与分布,火山岩体和其内部裂缝形成与分布,火山岩天然气藏形成的层位及火山岩圈闭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10.
土层锚杆应力传递特征及其预应力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土层锚杆锚固段应变分布测试结果,对不同土层中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建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锚杆预应力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TDS等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灰色聚类模型分析,进行饮水安全评价。根据该区地下水中氟、TDS含量分布情况和饮水安全评价结果,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塔河四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原油微观赋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中储层分布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因此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过荧光测试,可以直接观察到取样标本中油气分布的产状、强度、组分,再通过成岩作用可以分析进油的期次和时间.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为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提供一个较明确的方向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区域火山活动贯穿整个中元古代熊耳期,时间自NE向SW由早到晚。通过对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研究,确定了熊耳群的岩石系列及火山岩中的杏仁体,通过对其中杏仁体分布、形状及内部构造的研究,可为今后有找矿勘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区域火山活动贯穿整个中元古代熊耳期,时间自NE向SW由早到晚。通过对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研究,确定了熊耳群的岩石系列及火山岩中的杏仁体,通过对其中杏仁体分布、形状及内部构造的研究,可为今后有找矿勘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晓萍  裘怿楠 《沉积学报》2002,20(4):628-63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 6储层中广泛分布浊沸石胶结物,包体测温结果表明其形成温度在 6 0~ 70℃之间,主要形成于早成岩阶段B期。浊沸石形成以后,有机质脱羧作用形成的有机酸对其溶蚀,并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勘探结果证实延长统找到的油藏大部分都聚集在这些浊沸石次生孔隙中。因此,关于浊沸石胶结物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对延长组油气藏的成藏机理,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沉积微相研究入手,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及铸体薄片、包裹体测温、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浊沸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以及与沉积微相的关系,从而达到通过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来预测浊沸石分布规律。最后通过研究浊沸石次生孔隙的发育特征,预测油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中岩石样品的生物学分析,发现铀矿各区域分布着不同种属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其分布规律和矿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地下水中铀的还原实验和SRB—水—岩模拟实验,研究了SRB的生长、繁殖、代谢和铀矿形成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SRB通过产生还原作用形成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微生态环境,改变了铀的价态和溶解度,直接参与了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最小表面能原理探讨了岩石中矿物空间分布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判定岩石中矿物空间分布稳定性的简便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判定湖北广水蔡河地区混合岩中矿物空间分布的稳定性,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本文所提出的通过测量一定数量三相界面接触角来定性判定岩中矿物空间分布稳定性的方法,避开发当前无法测量的各种物理参数,是一种简便易行动又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应力比结构性参数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结构性黄土初始结构性参数与含水率、围压之间的关系,在变形过程中建立了更为合理的结构性参数与广义剪应变的关系,并将其引入结构性黄土的强度理论中。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对边坡结构性参数分布的变化规律及潜在滑动面的确定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初始结构性参数可以反映黄土边坡的结构性参数初始分布场;结构性参数变化的上限是初始结构性参数,下限为结构性完全丧失后的结构性参数,且其值等于1.0;在结构性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通过结构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但仅适用于塑性区域呈明显的带状集中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火成岩对煤层的吞蚀破坏,是四望嶂煤矿在采掘工作中一个突出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认真总结和查明火成岩在煤田内的分布规律,在煤矿生产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掌握了一些火成岩在煤系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开采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老挝中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法和激电中梯法测量。根据该区的地质特征,分析得出磁、电异常区走向总体呈NWW向分布,其分布范围基本与接触带矽卡岩矿化体的分布范围相一致。通过对比高精度磁法和激电中梯法的找矿效果,发现在热带雨林地区运用高精度磁法测量要明显好于激电中梯测量,同时高精度磁法测量还具有成本低、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