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某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时相Landsat TM/ETM+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分析某市1987—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综合考虑遥感影像波段间的相关系数和OIF指数,选择最佳波段组合;通过对光谱和非光谱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利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各影像进行分类;构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则,获取该市区1987—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并分析变化及其原因。结果显示:1987—2000年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较大变化,其中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经分析,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制定有效的土地利用政策才是该市土地利用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TM图像自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以来,对其应用潜力争议很大。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南皮县为研究区,利用常规方法,分析、评价了TM图像在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分区中的应用效果,并与SPOT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发展分区,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借助TM图像包括中红外在内的多波段光谱信息的优势,可以达到SPOT多波段图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为我国应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作为研究区,利用TM1、2、3波段组合的遥感影像数据,采用Erdas、ArcGIS、ArcView等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2007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图像预处理及目视解译,获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实例研究了我国引进的C波段机械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像在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的比例尺、点位、线段和面积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该雷达图像的影像特征,建立了雷达图像的土地和森林类型分类系统和判读标志,进行了土地和森林类型的判读及森林区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图像已具有一定的几何精度,有较好的可供作境界线、林班线区划的地性线信息,以及土地和森林类型的可判性。因此,我们认为,它在森林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TM图像的光谱信息特征与最佳波段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北自黑龙江省寒温带缓岗平原、南至广东省南亚热带丘陵等9个不同景观类型样区的TM图像数据,查明TM图像的光谱信息具3—4维结构,其物理含义相当于“亮度”、“绿度”和“热度”、“湿度”。在TM7个光谱图像中,一般以第5波段包含的地物信息最丰富。3个可见光波段(即第1,2,3波段)之间,两个中红外波段(即第5,7波段)之间相关性很高,表明这些波段的信息中有相当大的“重复性”或“冗余性”。第4,6波段则颇特殊,尤其是第4波段与各波段的相关性都很低,表明这个波段的信息有很大的独立性。计算20种组合的熵值的结果表明,由一个可见光波段、一个中红外波段及第4波段组合而成的彩色合成图像,一般具有最丰富的地物信息,其中又常以4,5,3或4,5,1波段的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最佳波段组合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排除波段间冗余信息的干扰,提高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精度,该文以2014年唐山市中心城区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开展了基于Landsat 8OLI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最佳波段选择研究。根据最佳波段选取原则统计波段光谱信息,基于最佳指数因子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特征曲线,确定波段1、5、7为最适合该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7.
以雅鲁藏布江源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5 TM图像为数据源,根据不同草地类型的波段组合特征,结合源区1∶100万植被类型图、DEM和NDVI数据,构建草地判别规则,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对雅鲁藏布江源区草地类型进行遥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草地因其生境不同,利用不同波段组合特征进行草地类型识别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②与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基于波段组合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总体精度提高了15.4%,Kappa系数提高了0.225);③在海拔4 400~5 000 m区域内,固沙草草原面积最大,其次为矮嵩草和小嵩草混生草甸,再次为变色锦鸡儿和金露梅灌丛,藏北嵩草草甸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的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状况是区域规划、农作物合理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流域水文模型建立、防洪救灾等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利用不同时相陆地卫星TM信息及其植被指数(NDVI)识别土地利用类型的四种方法:①TM最佳波段组合的彩色合成解译法;②TM最佳波段组合的混合聚类法;③不同时相NDW.图的彩色合成解译法;④不同时相NDVI图的混合聚类法。通过在安徽省滁县试验区的应用表明,四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地识别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试验区,用TM磁带、TM假彩色合成影像、SPOT多光谱影像和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同时对试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制图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TM图像计算机增强处理与自动分类、TM最佳波段组合、三种影像的目视判读与制图、以及遥感信息源的综合评价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1: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技术数据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取高分一号(GF-1)PMS多光谱影像,提取该数据的指数、共生矩阵纹理等特征与原始多光谱影像叠加,对叠加后影像进行随机森林分类并提取各波段重要性系数。根据重要性系数进行最优波段组合初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最佳指数法(OIF)选取土地覆盖分类最优波段组合,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该组合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与传统的OIF最优波段选取结果进行分类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最优波段组合,最优波段组合为B2-B5-CON,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随机森林分类中总精度要高出20.49%。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复观测的方法,即对每个测量点重复m次的方法,组建新的数对(xi,■),建立改进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 β1xi ■■~N(0,σ2/m),对残差平方和Qε进行分解为误差平方和QE和重复观测变异平方和QL。从而给出不同的检验方法确定回归方程拟合的好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工程控制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的布设原理、精度设计及其计算公式;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供工程控制网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机载SAR图像几何纠正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在SAR图像多年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国际上2种常用的SAR图像正射纠正数学模型——F.Leberl模型、Konecny模型,同时试验了SAR图像多项式纠正模型,分析了这3种模型的特点,利用中国自制的机载SAR图像和美国的GEM SAR图像分别进行了数字几何纠正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为SAR图像应用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实时监测和评估,推荐了一种形成较为简单、适应性较好的正射纠正模型。  相似文献   

14.
精密测距三角水准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T2000测距三角高程的各项误差,提出了按跳点法观测的垂线偏差影响公式和精度达0.2毫米的量高方法,讨论了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措施。通过150公里的比较试验,得出了S≤500米,α≤10°按跳点法观测或S≤1公里、α≤8°按对向测距三角高程均能达到二等水准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古建筑测绘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志  郭志奇 《北京测绘》2007,(2):51-53,61
古建筑测绘是进行古建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引入现代测绘技术,解决古建筑测绘中产生的误差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科学的古建筑测绘体系,探索古建筑测绘新途径,保护和开发古建筑遗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丽蓉 《测绘科学》2007,32(6):154-156
本文结合实例讨论了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中多条图根支导线测角中误差m角平的三种计算方法,其中方法二全面考虑多条图根支导线的测量误差,其计算测角中误差m角平的公式也是最值得推广的。按照方法二可计算出各条图根支导线的测站点圆周角闭合差是否超过±40″,各条支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j是否超过40 n1″,测角中误差m角平是否超过21.2″,由此可以判断测角精度是否合格,在测量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测量实习中的测量任务量的确定是关系到实习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应用<心理学>的普遍原理并结合本校学生进行测量实习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学>中关于注意、记忆、感知等思维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同学在不同时期时所学知识理解的问卷调查,并与教师完成任务量所用时间的比较.得到以教师所完成的工作量为参照,来探讨确定同学测量实习的最佳任务量的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综合了模糊推理与神经网络的优点,本文探讨了其在湿地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ANFIS分类方法的特点、原理以及分类流程;然后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湿地为实验区,分析了基于ANFIS的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最后将由该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该方法所得的分类总正确率与各地物正确率都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a cartometric analysis of a number of Portuguese and Spanish chart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are presented and conclusions are drawn concerning the length of the degree of latitude adopted in the Iberian nautical cartography of the Renaissance. Under the light of what we know about the navigational and charting methods of the tim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ual and cartographic sources is proposed. Rather than being the result of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or precise measurements, the adoption of the various standards during this long period appears to be no more than the echoe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s of the Earth and of the political disputes between Portugal and Spain.  相似文献   

20.
TM 图像的信息量分析及特征信息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信息量分析是图像处理的基础,为此,本文研究了三个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区,即多林区(森林覆盖在40%以上)、一般林地分布的丘陵区(森林覆盖10-30%)和农田为主的丘陵与平原区的图像信息量。分析同一地区冬夏两季的图像信息特征后得知,红外波段的信息量高于可见光波段,其中信息量最大的是TM5波段,最小的是TM2波段。同时对不同情况下波段间的相关性、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特征值也进行了分析。据此就图像增强、信息特征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KT变换)、比值等方法以及波段组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其实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