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矿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矿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发展矿业,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迅速开展了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投入矿产勘查的钻探工程量近3亿米,完成了基础地质和主要矿产第一轮普查,提出各类地质报告4万多件。发现矿产162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48种。发现矿床20多万处,有探明储量的1.5万处。其中有25种矿产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的潜在货币价值居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2.
(一)浙江省地质找矿历史的简要回顾 建国三十多年来,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找到了大量矿产,探明了56种矿产储量,其中明矾石、萤石、叶蜡石、膨润土、硅藻土、沸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探明矿产储量产地465处,其中大、中型矿床有100多处。这些矿床大多已经被开采利用,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40多种。  相似文献   

3.
我们伟大的祖国经过风风雨雨,走过了45年光辉的历程,迎来了45周年纪念日.建国45年来,我国地矿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土地质研究程度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1种,累计发现矿产地(点)20多万处,已做过详细地质勘查工作的矿区近2万处.在探明储量的矿产  相似文献   

4.
一年来,江西地质科技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1993年全局共安排科技项目34项,验收科技成果18项;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10500km~2;完成各类固体矿产储量8种:有3个固体矿产勘查矿区取得了重要新进展;新发现5处重要矿产地,其中包括金矿3处、锡矿1处、铜矿1处。科技工作在面向地质找矿、面向经济建设方针、保证国家、部攻关项目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5.
简讯     
据《中国矿业报》报导,1993年我国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20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列入计划的锰、铜、铅锌、铝土、锑、金、银、硫铁、磷、高岭土等10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分别为计划的118—316%;新发现矿产地89处;取得重要新进展矿产86处;提交可进一步详查基地18处;确定了21处重点普查找矿区。  相似文献   

6.
以矿产系统勘查为目的,提出了"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新理念,根据矿产勘查不同阶段、不同比例尺的任务要求,划分出成矿区(带)、矿区(带)、矿田、矿床和矿体5类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前三者统称为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以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相关矿产预测评价为例,在"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较系统地开展了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研究认为,在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致矿地质异常解析、成矿多样性及其与地质多样性的关联分析、成矿谱系建立以及多目标矿产(矿床)定量预测评价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天峻县浪琴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综合利用已有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产等资料,在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等基础上,开展矿点概略性检查和物化探异常查证等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铜、金、银、钒、铬、镍等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圈定了45处水系沉积物单元素异常,其中乙类异常31处,丙类异常14处,新发现金属矿(化)点4处,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浙江省地矿局在开辟矿产地质市场的过程中感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矿产地质市场,必须因地制宜,从客观地质条件出发.浙江省矿产的特点是:金属矿少,除少数几处经过勘探的矿山已由工业部门开采外,其余的都是工作程度很低的小矿;而浙江省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且有特色.萤石、叶腊石、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等6种矿产已探明储量名列全国前茅,高岭土、珍珠  相似文献   

9.
李青地银铅矿床、二道背金矿床区域找矿标志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和多金属是我国急需的矿产,在我区原有地质、物、化探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是近年来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的开展,急需发现一批有远景的金及多金属矿产地。本文介绍内蒙中部集宁地区的两个规模较大金和多金属矿床(李青地银铅矿、二道背金矿)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概括了该地区同类型矿产的区域找矿标志,为在内蒙中部集宁地区综合利用地质、物、化探资料预测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现状分析 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研究程度和应用技术手段在我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覆盖了全国,基础地质研究有了较大的变化,小比例尺区域性矿产预测工作(区划)已基本完成,各种矿产已基本划分出了矿带、1/20万航磁、1/20万航放、1/50万重力、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重砂测量已基本覆盖全国。遥感地质工作普  相似文献   

11.
九五计划以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基础地质、矿产勘查、找水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目找矿成果和重大突破。 (1)在基础地质方面,已全面完成了调查任务。圈定各类化探异常171处。特别是西昆仑尼雅河中上游地区1:20万区域化探项目,工作区面积42 000 km2,平均海拔高度5 000 m,气候环境恶劣,地形条件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在全国野外地质工作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经过地质队员205天卓越的野外工作,该项目已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经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该项目已获得优秀级评价。(2)在矿产勘查方面,实现了找铜和找钾盐的重大突破。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西昆仑基础地质、矿产评价工作程度的逐步提高,对该区地质背景及矿化信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对该区成矿区带地划分具备了条件。为了充分了解西昆仑找矿潜力,为下步矿产调查做准备,需要对该区成矿区带进行系统研究。和田华勘矿业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西昆仑东段于田、民丰等县4万多km2的范围内持续做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且选择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化信息较多区段做矿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认真研读前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资料、西昆仑东部1∶5万航磁测量成果资料、区域地质专著及早期的矿产调查资料等,对西昆仑成矿区带进行了划分,在西昆仑划分出了8条成矿区带,每个成矿带与构造带有一定关系,且各具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提高区域矿产研究程度,是多年来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区调工作中的矿产研究大多局限在矿点检查和资料收集上,对区域成矿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许多矿产地质报告中,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矿产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联系不紧密.区调中所进行的大量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调查工作,没能充分反映在矿产地质报告中,从而使区域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比较模糊;二是在区域矿产工作中虽然由于条件所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中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范 《地质与资源》2005,14(4):287-292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探资料为依据,对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探讨区域矿产分布与重磁场的关系,以及不同属性矿产的磁异常特点,指出该区重磁异常对寻找多金属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技术对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地区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根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芒特艾萨地区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总结和分析该区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在解剖芒特艾萨铜矿等3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各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初步建立了该类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圈定1处遥感地质特征相符的找矿远景区。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划分和进一步缩少找矿靶区,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技术对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地区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根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芒特艾萨地区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总结和分析该区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在解剖芒特艾萨铜矿等3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各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初步建立了该类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圈定1处遥感地质特征相符的找矿远景区。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划分和进一步缩少找矿靶区,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景兰 《矿产与地质》2002,16(2):109-113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 ,对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 ;探讨区域矿产分布与重磁场的关系 ,以及不同属性矿产的磁异常特点 ,指出该区重磁异常寻找多金属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南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是区域地质矿产信息的组合。介绍了华南地区区域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定位、内容以及数据库结构,就系统中涉及的有关区域多源信息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矿产地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华南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平台。  相似文献   

19.
根据西南三江中段维西-宁蒗地区1:20万高精度航磁勘查结果,对比已知中酸性侵入岩体的磁异常特征,发现多处磁异常与已知中酸性岩体相对应,结合物性及地质、重力、化探等资料新圈定数十处近地表或隐伏的中酸性侵入岩.通过对这些岩体与已知矿产的关系分析认为,中酸性侵入岩与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因此,这些侵入岩体是间接寻找上述矿产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20.
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新一轮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填(编)的10幅1∶50 000矿产地质图是根据《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 2019−02)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专项填图,并应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在充分利用最新获得的1∶50 000遥感地质解译、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重力测量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全区新发现矿点矿(化)点31处,包括金矿(化)点24处、铜矿点4处、银铅矿点3处,圈定找矿靶区42处,其中A级25处、B级14处、C级3处,并纳入数据库中。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数据库是1∶50 000矿产地质图库和图饰、地球物理数据库、遥感数据库、样品数据库、综合成果数据库、勘探工程库等成果的集成,数据容量合计299 MB,包含矿产地数据275处,涉及多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非金属矿23种,预测金资源量836.94 t、银499 t、铜72.71万t、铅17.41万t、锌28.31万t、钼35.70万t、钨2.8万t、石墨164万t。对该区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探等具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