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方法及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和研究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仅2007年就发现62颗太阳系外行星,随着行星物理学、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必将掀起对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一次浪潮.简要回顾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并对方法本身的特点展开分析论述,列出了各种方法应用的最新进展.对已发现的27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预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观测凌星? 当代天文学家对于在茫茫银河系内的千亿颗恒星周围寻找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称“太阳系外行星”,后文简称“系外行星”),尤其是类似地球这样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类地行星)有着极高的兴趣和热情。这一方面得益于人类对于探索地外生命与文明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对这些系外行星的探测及其物理性质的分析,对深入理解行星系统(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09,(12):14-17
HARPS新发现32颗太阳系外行星 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寻(HARPS)计划宣布新发现了32颗太阳系外行星,这使得系外行星的发现总数超过了400颗。这批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涵盖了过去发现的所有类型,从热类木星、超级海王星和超级地球再到低质量、贫金属恒星周围以及多行星系统中的行星。  相似文献   

4.
前言 近年来,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新发现层出不穷,不断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包含两颗地球大小行星的五行星系统、位于宜居带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围绕双星系统运动的行星……不仅仅是天文学家们在致力于系外行星的搜寻和研究,公众们同样对于系外行星、地外文明这一未知领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凌星太阳系外行星巡天卫星正在革新人类对太阳邻域中行星的认识,但发现新的行星只是开始。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旁发现了首颗太阳系外行星。到2005年,太阳系外行星搜寻仍处于襁褓中。天文学家当时依然不清楚,环绕其他恒星的行星是普遍存在的,还是罕见的个案。  相似文献   

6.
1998年有报导说,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如果属实,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外行星。然而最近天文学家证实金牛座里的这颗疑似行星实际上是一颗背景恒星。这颗昏暗、略带红色的“行星”看上去由一条长长的尘埃卷须与一对亮得多的,彼此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行星形成理论与行星系统动力学已经成为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系外行星探测的不断深入,各种与太阳系相比特征迥异的系外行星系统被发现.大批离恒星极近的行星被发现,它们的周期只有几天,从而会受到强烈的潮汐耗散作用.很多多行星系统中相邻行星的周期比都接近简单整数比,这预示着它们很可能处在平运动共振.行星的轨道面与恒星的赤道面夹角的范围也从太阳系内的行星的(?)7°扩展到0°~180°的整个有效范围,出现了不少逆行的热木星.这些新现象在挑战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与行星系统动力学的同时,也为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将基于最新的观测数据和统计特征,从行星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将潮汐作用与诸共振相结合,研究行星演化过程中的不同构型.  相似文献   

8.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无疑是最近十几年间最热门的天文学领域之一。其实,早在三百年前,荷兰著名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就曾想到过,如果夜空中的繁星都是远方的太阳的话,那么它们周围也应该有行星存在。但惠更斯很快就意识到。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远远无法满足这一观测需求。一直到1992年,人类才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而令人惊诧的是,  相似文献   

9.
赵佳  赵刚 《天文学进展》2012,30(1):48-63
自1995年第一颗类太阳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发现以来,随着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的增多,对系外行星性质的统计分析变得重要和有意义。截至2011年6月9日,共发现系外行星555颗。以这些系外行星的轨道参数为依据,对系外行星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同时简要介绍现有的行星形成与演化模型并依据得出的行星统计性质对其进行检验,这对于系外行星的进一步探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视野400     
《天文爱好者》2008,(10):32-32
在过去的400年问,人类能够确认的宇宙年龄增大了1亿倍!与此同时,宇宙的尺度则扩大了1亿的立方倍(10^24倍)!人类从仅仅知道这浩渺空间中的几颗太阳系行星起步,而今已经了解了围绕其他恒星旋转的几百颗系外行星。可以说,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揭开人类文明最本源问题答案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