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30年代接收到银河中心方向的无线电波以来,迅速发展起来一门崭新的学科——射电天文学。迄今射电天文学已经成为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并且获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重要天文发现。射电天文学开创了研究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的新途径,它正在现代天文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这些宇宙间的天体——恒星,不仅仅赋予我们奇妙的美丽星空,更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口,去揭开宇宙从诞生一直演化到今天的奥秘。 20世纪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就是人们认识到在银河系中数以亿万计的恒星,并不都是和太阳一样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其中有一类恒星,它们的大气中重元素(如铁元素等)的丰度远比太阳低得多,从而能够为探究现代天体物理中许多未解之谜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证据和解释。这类特殊的恒星群体就是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记录宇宙年龄的“活化石”——贫金属星。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是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位置、运动、分布、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等。中国古代人们就对天文和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古人对字宣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可以看出字宙包含了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而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新栏目,主要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并辅以插图,介绍古今中外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步入神圣的科学殿堂。数千年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始终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着。20世纪以来,天文观测手段不断更新,使得天文学家的目光愈来愈深邃。现代宇宙学从整体上研究大尺度的时空性质,物质运动的规律,它作为天文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最活跃的科学前沿之一。现代宇宙学研究者常在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宇宙、天体给予科学的阐述,其最大特征是尊重观测到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只凭想象,它涉及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本专栏将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迈向大宇宙深处。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天文观测技术取得了“从可见光到全波段”观测和“从地面到空间”观测这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不仅极大地开拓了天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使整个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稳恒天体及其天体系统的稳态平衡结构及其长期宇宙学演化规律的研究转向了对宇宙弥散介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活动天体的爆发现象、正常天体上的活动现象等高能爆发活动及其瞬变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研究。宇宙各类天体的能量驱动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天体物质坍缩过程中释放的引力势能、恒星内部核燃烧释放出的核能和各种磁天体环境中等离子体-磁场相互作用释放的磁能。  相似文献   

6.
宇宙画廊     
翻过2019年历的最后一页,我们来到了2020年。从这—刻起,我们迈入了21世纪20年代的大门。过去十年间,天文学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天文学家们也收获了很多重磅成果。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大门口眺望前方,我们选定了一个特别的关键词:新生。万物迎接春季的新生,宇宙之中也酝酿着天体的新生。借本期这组图片,我们为各位天文爱好者们带去祝福,愿大家在这个新生的时代,收获更多美好、更多希望、更多新生。  相似文献   

7.
光谱分析窥“天机”李良众所周知,天文学研究主要是以各种天体为对象,即观测研究来自天体的信息。可见光是人们最早、最容易接收到的天体信息。1829年法国人尼普瑟和达盖尔合作发明了照相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照相术的发展,人们基本上用不着仅靠眼睛来...  相似文献   

8.
2008的来到为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迎来了一位良师益友,那就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新出版的《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2008年1月第一版,16开本360页,部分彩印,内容丰富而实用。全书分七大部分,它们是背景知识,器材,如何观测,观测点滴,参考书目与信息,太阳系天体的观测,深空天体的观测等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展示当前欧美等天文学发达与天文爱好者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9.
2008的来到为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迎来了一位良师益友,那就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新出版的《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2008年1月第一版,16开本360页,部分彩印,内容丰富而实用。全书分七大部分,它们是背景知识,器材,如何观测,观测点滴,参考书目与信息,太阳系天体的观测,深空天体的观测等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展示当前欧美等天文学发达与天文爱好者比较活跃的国家中天文爱好者们的仪器设备和观测实况的资料,这些对我国天文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对星空充满好奇。在远古时代,人们只能通过眼睛观看星空,有时为了实现某种观测目的,还要建造一些简单的测量设施,例如,英国的巨石阵。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揭开了近代天文观测研究的新篇。20世纪30年代,认识宇宙又添新方法--射电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1.
探宝梅西叶     
引子 天文爱好者在认完星座,看完行星之后,总是自然而然地将目标转向那些隐藏在夜空中的星云、星团和星系。这些天体往往习惯性地被称为“深空天体”,在爱好者眼中,这些天体神秘而又绚烂,是进行观测及摄影的极佳对象;而在专业天文学家眼中,这些天体往往蕴含了大量基本物理过程,是揭示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也因此,这些天体很早就是各类天文人的关注目标,而为了使对这些天体的研究更为方便,天文学家编撰了许多记录它们的星表。  相似文献   

12.
这些天文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相比于其他任何学科,天文学中的发现更多地转变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从古希腊人相信的我们居于宇宙的中心到现在的无足轻重,人类只不过是数百亿个星系里一个中等大小星系中一颗行星上的居民。  相似文献   

13.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李良天文学是伴随着数学、物理学和观测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在今后几期“青少年学天文”园地里,我们将循着一条脉络阐述人类对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大宇宙的认识过程。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不仅应该知道古今天文学的伟大成就,而且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世界天文学史也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此项工作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可弄清天文学各个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 ,探索人类认识宇宙思维发展的规律 ,研究世界的近现代天文学史 ,总结近代尤其是 2 0世纪以来天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吸取各国成功的经验 ,对于我国今后发展天文科学事业更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近代天文学是从西方传入的 ,到 2 0世纪初才开始有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此后 ,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奠基、创业、发展的历程 ,到 2 0世纪末 ,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已大大缩短 ,我国天文学已基本融入国际天文社会…  相似文献   

15.
使用CCD观测慧木相撞居小莲,周路定,方国权天文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天体观测对于天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的天文学家主要靠肉眼观测,光学望远镜出现以后,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利用望远镜进行目视观测的局限性仍很大,例如,对天体不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红外天文学的发展史,论述了天体红外探测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较详细地介绍了包括红外天文卫星(IRAS)在内的现代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新进展,对我国红外天文研究的现状也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天文学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天文学家借助口径不断扩大、设计愈发精密的新一代望远镜和其他设备,做出了许多重大发现:类星体、黑洞、引力透镜弧、系外行星、伽玛射线暴、宇宙微波背景、暗物质和暗能量部位列其中。近二十年来,随着天文观测卫星和8—10米口径陆基望远镜的投入使用,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又有了一幅新的图景:这是一个由我们还不甚了解的暗物质和神秘的真空能(即“暗能量”,其特征是能置密度不变)所主导的宇宙。随着认识的进步,全新的、也更加基础性的问题摆在了科学家面前。  相似文献   

18.
一.能探测到总星系的边缘吗? 通常把我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Metagalaxy)。也有人认为,总星系是一个比星系更高一级的天体层次,它的尺度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天文学家们已观测到了不少遥远的天体。例如,一个红移值z=5.64的天体就意味着我们见到了122.8亿年以前古老宇宙中  相似文献   

19.
夜空中,一颗颗星好像一只只遥远的眼睛,从宇宙深处看着地球。天文学是最为古老而又最有活力的自然科学之一,天文学曾为人类科技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日心地动说、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光谱学和天体演化学说等,不仅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知识视野,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天文学不仅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而且始终  相似文献   

20.
地球在宇宙中李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后来,人们发现了太阳系,即以太阳为中心,由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随意观测技术的进步,天文观测的视野又扩展到更遥远的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宇宙有多大?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