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志峰 《测绘通报》2015,(5):133-134
<正>一、引言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从发展的角度看,古建筑既可以用于旅游开发,又是古代文化遗产的象征。目前古建筑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古建筑测绘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概念来说,工程目的的实质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为古建筑提供详尽、系统的资料,作为技术档案保存,为日后的修复、重建提供可靠的资料。目前,古建筑测绘工作使用的仪器大多是测距仪,但测距仪应用在古  相似文献   

2.
陈刚  赵思佳 《北京测绘》2023,(3):381-385
三维激光扫描仪相比较传统的对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具有速度快、信息全、无接触、误差小等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在古建筑修缮、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郑氏宗祠数字化重建为实例,使用Trimble TX8激光扫描仪,基于Realworks、Sketchup软件,构件了郑氏宗祠三维模型,并尝试对斗拱精细构件进行重建,实现了古建筑三维数字化存档。并且本文对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线、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数字三维模型重建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古文物古建筑的摄影测量与数字化存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运用GIS方法进行三峡库区古文物、古建筑的数字化存档管理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将GIS与现代摄影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于古文物、古建筑图件的信息获取与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古建筑数字化技术的不足和接触测量对建筑物造成"二次伤害",以西北民族大学蝴蝶厅异地重建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以及本体思维进行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建模的研究思路。首先给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建模流程;其次,对点云数据处理和三维实体重建两个核心步骤,重点对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去噪简化和提取轮廓线、三维几何建模和纹理贴图等步骤进行详细论述。本体思维用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古建筑三维建模,可以有效指导古建筑构件分类建模,提高建模效率。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适用于具有高复杂度几何特征的蝴蝶厅精细化、真实感建模,为西北民族大学蝴蝶厅古建筑文化遗产未来的开发、保护、维修、恢复重建与虚拟地理环境等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基准。  相似文献   

6.
大型木造建筑物的计算机仿真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绘技术相结合,对大型木造成建筑物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构造并以此对整个重建工程进行测量监控,也对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在古物古建筑维护和重建过程中,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来保存完整数据资料和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老城区改造中有不少具有标志性或纪念性的古建筑需要通过原地或者异地重建等手段再现,以增添城市景观。而这些古建筑大多数设计资料都已丢失,只有对现存古建筑物进行精确测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本文利用免棱镜全站仪对古建筑物进行无接触无损害测绘,以立面图的测绘为例介绍了全站仪数据采集及立面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该方法外业操作简单、灵活,并且精度可靠,能够满足各种地形条件下古建筑测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考古勘探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对得到的各类史料进行分析、建档、建库等。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要求实现对现场资料完整准确记录、海量考古数据的科学分析与直观形象表达,但是目前考古勘探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传统的表格数据作为记录载体,存在遗址范围、出土物影像、形状等非表格类信息难以保存及集中建库管理较难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考古勘探中存在的此类问题,以GIS空间信息作为主要的数据关联,探讨GIS信息与考古勘探信息融合建库的方法以及古地貌数据分析过程中碰到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开发了考古勘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优化考古勘探信息的管理模式,针对考古前期勘探效率低的问题,从系统制作的技术手段到系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数据库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古建筑数据库.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GIS的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系统,并同时探讨了系统建立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和GIS的新技术手段,为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HDS技术在古建文物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HDS(High Definition Survey)技术是徕卡公司对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重新定义。HDS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硬件主要是指以徕卡HDS ScanStation/HDS6000为代表的地面型3维激光扫描仪,硬件系统负责外业数据的采集和存储任务;软件系统有徕卡“赛克隆-Cyclone”模块化软件和CloudWorx插件,软件系统完成数据的管理、点云拼接、建模、制图和CAD系统的通讯协同等任务。HDS作为一种全新的3维激光测量技术,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现在徕卡测量系统的HDS技术已经在国内成功地应用于工厂管道测量、船舶形体和容积测量、桥梁高速公路测量、事故现场调查测量、普通地形测量、文物及古建筑测量等领域。中国作为古建筑和文物资源大国,为HDS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从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来看,HDS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3维测量技术在国内的文物保护和古建筑测量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成功应用案例。比如:故宫数字化测量、佛光寺保护方案制定、兵马俑2号坑考古现场记录、长城资源调查、乐山大佛保护性数字化存档等等,这些大型文化遗产的保护调查工作都采用HDS作为核心的测量技术来...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与三维激光扫描的古建筑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数据库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古建筑数据库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GIS的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系统,并同时探讨了系统建立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说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和GIS的新技术手段,为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以东莞可园古建筑为例,研发了古建筑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应用系统。首先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并制作了古建筑的点云数据、三维模型、平立剖测绘图、图像文本信息等二三维数据,然后基于SQL Server建立了古建筑空间数据库,集成开发了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了古建筑空间数据的查询显示、保存、更新、量测与对比分析等功能,为古建筑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高效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建模方式在古城复原过程中存在偏离历史原貌以及建模工作繁杂冗余等问题,为最大程度上复原古城历史原貌,该文基于多种来源数据的协同处理,对古城三维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和数字化,分析古城建筑特征,从古城建筑群中抽象出建筑局部构件,采用CityEngine规则建模的方式,构建出古城构件规则模型库,通过对模型库中各构件的调用与拼接,实现大场景下的批量三维建模工作.该文以赣州古宋城为例,运用此方法完成了古宋城的三维数字化重建,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真实还原大场景三维模型工作中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南社村     
南社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处于南社村位于樟岗岭与马头岭之间。现存的古建筑群包括古围墙内的古建筑和古围墙东门外以关帝庙和尼姑庵旧址为主的古建筑。古围墙内的古建筑群面积96000平方米,古围墙东门外的古建  相似文献   

15.
杨燈  危双丰  王坚 《测绘科学》2021,46(1):130-135
针对现有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文采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影像的古建筑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可简单、快速、低成本地实现古建筑点云生成。首先使用普通相机拍摄目标古建筑影像集并平滑预处理,然后使用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三维稀疏点云模型,最后密集点云加密处理并纹理映射得到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该方法创新性地将运动恢复结构技术引入古建筑点云生成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构建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绘技术相结合,对大型木造建筑物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构造并以此对整个重建工程进行测量监控,也对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在占建筑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在占文物古建筑维护和重建过程中,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来保存完整数据资料和对施工过程进行质最监控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文春  范洪洋  刘永吉  林楠  张海明 《测绘通报》2019,(11):130-133,144
古建筑保护是当下测绘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非接触测量是克服传统方法数字化不足、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哈尔滨红霞街99号外侨私邸为例,提出了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相结合进行古建筑重建的研究方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获取的古建筑内外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点云数据生成正射影像并绘制平、立、剖面图,创建三维模型,最后以实地量取的建筑物尺寸数据为参考分析得出图纸和模型误差。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点云联合无人机影像能够高效地进行建筑图纸恢复,创建高精度精细化的三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介绍其在古建筑虚拟重建中的应用,并针对其在古墓虚拟重建方面应用先例较少的现状,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的古墓虚拟重建方案,并以龟山汉墓为例,利用Multigen Creator实时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在Vega Prime实时视景仿真软件环境和VC 环境中进行渲染和开发,建立古墓虚拟重建系统,实现了三维模型重现、三维场景渲染和漫游等功能。古墓的虚拟重建,不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重现璀璨的墓葬文化,发展"古墓旅游业",还可运用到古墓的数字化保护、考古学、古代测量技术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余明  丁辰  过静珺 《测绘科学》2004,29(5):69-70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而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样"(即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而重要古建筑在大规模修复前则要求进行精确的测绘工作,为古建筑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理论提供重要资料。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多方位地获取静态物体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数据处理。该方法在故宫的修复测绘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古建筑测绘的数字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许多古建筑维修、保护都面临缺少建筑物结构图、破坏程度评估等困难。本文给出了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和数码相机获取的彩色照片来实现保俶塔真三维建模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三维模型重建、纹理映射和数字化测绘表达的方法和流程,其数字化测绘成果对保俶塔的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