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通过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研究了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认为黄山、九华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发展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黄山、九华山向着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演化是可能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地为例,结合其他山岳型旅游地以及海滨型旅游地,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分布等时间特性;对黄山、九华山国内客流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其客源市场稳定、客源市场集中度降低、客源吸引力增强、客源市场呈波浪式推进和跳跃式增长的演变结论;提出了山岳型旅游地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北海、普陀山、黄山均表现为“三峰三谷”型;从旅游客流集中指数R值看,黄山的R值最大,近年平均为5.7,三亚的R值最小 ,近年平均为1.3,并且黄山、三亚的R值变化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海、普陀山、九华山的R值介于黄山、三亚之间,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比较分析5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成因,发现它们均受自然季节性因素和社会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气候的舒适性、降水等,对于海滨(岛)型旅游地而言,海水温度、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也很重要;后者主要包括法定节假目、居民出游习惯等。对对富有宗教特色的旅游地,宗教节庆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有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祁洪玲  刘继生  梅林 《地理科学》2018,38(2):264-271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针对中外学者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上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在基本概念上存在的争议及其原因,归纳了旅游地演化的阶段组成和阶段间拐点问题上的各种意见及意义。其次,总结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不同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特征,补充和丰富旅游地生命周期内容体系;二是研究推动旅游地演化的因素和机制,以及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对策。最后根据当前旅游研究的新趋势和未来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化,提出未来旅游地生命周期领域研究主要的重点是:不同旅游地在各阶段的发展质量,旅游地的衰退机制与转型对策,旅游业发展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刘法建  张捷  章锦河  陈冬冬 《地理科学》2014,(12):1428-1437
旅游地网络演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地各种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形成一个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多元、复杂、交叉重叠的旅游地产业体系。以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黄山风景区及其依托城镇汤口社区所形成的旅游地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发展各阶段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士大夫旅游背景下的寺庙管理模式、半官方和官方管理式的外事接待模式"等5个阶段进行网络结构的展示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结果显示,黄山旅游地网络经历了"无连接-政府主导的星型网络-政府、地方社区企业两个主导网络成分-社区旅游广泛参与下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行动者互动网络"的过程。并将进入社区主导的旅游地网络阶段,并且随着旅游地网络的不断完善,黄山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力因子探讨,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实质是在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下的旅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的过程,旅游产品结构调整贯穿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过旅游产品结构双周期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论述影响生命周期的内在、外在因素及作用机制,阐释了Butler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深化了旅游地演进规律的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普陀山已走过探索阶段、参与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今后理想演进阶段,普陀山旅游产品结构演化与调整验证、支持这一观点。最后,提出了普陀山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阐述旅游地演化发展规律的理论,其存在价值不容否认。但以游客量、旅游收入或利润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并不合理,而以旅游地生命力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更为合适。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新对旅游地生命力进行定义,分析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特点及其与旅游地吸引力、竞争力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实证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潜力备受质疑。论文选取美国14家国家历史遗址公园为例,采用旅游研究中较少使用的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高斯多峰分析法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利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的上弯点、拐点、下弯点能定量的划分出旅游地的起步探索、发展、巩固、停滞阶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拟合旅游地的衰退或复兴阶段,这回答了学者们对生命周期阶段难以定量划分的质疑。根据旅游地停滞期之后的发展趋势还能归纳出该类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类型;高斯多峰分析法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拟合成一个个波动的高斯峰,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旅游地演进的波动特征;将高斯多峰分析法与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起来,不仅能定量划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阶段,还能准确地描述在生命周期阶段内的波动情况,甚至分析各生命周期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地域上的普遍性、共性大,独特性小、空间竞争替代性强、开发后资源本身变化大等方面的特征。同时,喀斯特洞穴又具有特殊的旅游生命周期,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因此,以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对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编制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分析影响曲线的因子,提出调控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途径和方法,将对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夏沙湖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与发展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其发展预测研究,对于进一步指导旅游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湖泊与池沼旅游地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运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1990-2008年游客数量、游客增长率和滑动平均数等指标数据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宁夏沙湖旅游地生命周期,并结合直线和指数趋势预测模型,得出了近5 a游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沙湖旅游地生命周期经历了4个阶段,即探索阶段(1989年以前)、参与阶段(1990-1999年)、发展阶段(2000-2004年)和巩固阶段(2005年至今)。经预测,2009-2013年沙湖旅游地游客人数分别为58.67、60.69、62.71、64.73和66.75×104人次。  相似文献   

11.
汪德根  王金莲  陈田  章鋆 《地理学报》2011,66(10):1413-1426
基于地方感、可持续发展、居民参与以及利益相关者等理论,选择“地方感”、“环境态度”、“参与度”、“居民感知”和“支持度”5个结构变量,构建影响旅游地居民支持度结构关系模型,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 个乡村旅游地(渔港村、旺山村、蒋巷村)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居民旅游支持度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依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因子分析,深入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支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基本维度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支持度影响模型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起步阶段旅游地的“地方感”和“环境态度”对支持度起正向作用,而“参与度”对支持度没有产生影响;“地方感”、“环境态度”和“参与度”对迅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旅游地的支持度均产生正向作用。②“居民感知”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支持度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起步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感知”没起到中介作用;迅速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感知”对支持度产生负向中介作用;稳定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感知”对支持度起到正向中介作用。③二维影响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地的居民支持度影响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起步阶段旅游地的“地方认同”和“基本环境态度”;迅速发展阶段旅游地的 “地方认同”、“可持续性环境态度”和“表层参与”以及稳定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地方依赖”、“经济代价性环境态度”、“深度参与”和“正面影响感知”对支持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供求关系的庐山旅游地生命周期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总结前人对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经济供求视角,指出旅游产品的供求矛盾是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根本驱动力,构建了旅游产品影响因素的供求矛盾驱动模型。并以"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为例,划分其生命周期阶段,分析各阶段的供求矛盾,验证了供求矛盾驱动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析当前庐山旅游的供求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提出了很多年,这一理论的研究仍然在发展,尤其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模拟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该文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a Ⅱ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论述旅游目的形象形成的8个阶段,并结合南京郊区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对目的地形象的推广思路进行分析。从旅游者心理特征出发,提出了目的地形象的生命周期问题,通过对南京郊区旅游地形象现状的评估,认为钟山风景区形象趋于老化,面临形象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张建忠  孙根年 《地理研究》2012,31(11):2104-2414
旅游地的成长是一个由发现引入、加速成长、走向成熟到最终衰退的生命过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旅游地成长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必须采用动态的管理措施来实现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地系统提升。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1986~2010年乔家大院旅游人次、游客增长率以及指数模拟曲线等指标系统分析了大院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表明:乔家大院旅游地经历了4个阶段,即:探索阶段(1986年以前)、参与阶段(1987~1995年)、发展与巩固阶段(1996~2008年)、衰退阶段(2009年~至今).乔家大院已经进入“衰退期”,不仅要对资源整合营销,而且要改善旅游环境,营造良好运营氛围的战略;同时适应市场需求,深挖文化因子;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打造特色大院旅游产品和提升大院旅游地体验性,打造大院体验旅游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定义和衡量都存在不确定性,从信息角度分析的旅游地生命历程测控性较好,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该文分析了旅游地产生过程的信息特征,必须具备充沛的信息量、顺畅的信息通道和及时的信息反馈,才能形成成熟的旅游地和稳定的旅游市场。引入信息论的哈特里公式核算信息量,通过海南省近13年的旅游统计数据,研究游客活动强度影响下的旅游有效信息量,能综合反映其旅游地生命周期所处阶段,并求算该阶段的旅游地有效信息量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做出2011年有效信息量的预测,为旅游目的地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自引入我国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围绕其理论来源、基本概念、划分阶段和理论价值方面的争议一直持续。为了厘清当前学术界对该理论认识上的一些偏差,笔者梳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历史脉络及研究背景,结合巴特勒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中备受学者争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就争议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客观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应用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技术,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同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旅行空间行为之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分析与调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聂钠  董明辉 《热带地理》2005,25(3):273-277
通过对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寻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较好的运用途径,为张家界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对张家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考察、分析,划分和概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及其特征,认为影响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竞争因素、管理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在发展阶段的张家界旅游开发策略:一要突出生态主题;二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三要加强市场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20.
陆林 《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应用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技术,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同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司旅游者旅行空间为之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