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江流域"2005·0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佘有贵  吴伟强 《水文》2006,26(2):87-90
2005年6月西江流域持续暴雨,强度大、历时长,造成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下游控制站梧州水文站洪峰量级超百年一遇,仅次于历史调查洪水1915年,列近百年来第二位。本文分析了暴雨成因、暴雨特性、洪水形成、组合情况、洪水特性及重现期,并与94·06、98·06洪水比较,为洪水管理与防汛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锴  李畅  刘远  袁延泰 《地下水》2023,(6):193-195
暴雨洪水对地区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都具有破坏性的影响。通过对某一区域进行暴雨特点、暴雨成因、洪水特点以及洪水成因分析,能够为未来暴雨洪水预测提供参考。本文以该区域的建始水文站(建始城关水文站)为例,从降水过程及分布、暴雨重现期、洪水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暴雨洪水成因和过程,得到了暴雨重现期和洪水重现期,为当地暴雨洪水分析与预报积累经验,为工程建设、水文计算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敬东  龚建新  文军 《冰川冻土》2012,34(5):1229-1235
乌鲁木齐河由南向北纵贯乌鲁木齐市区, 洪水成因主要为冰雪消融与降水形成的混合型洪水, 对城市危害较大. 为预防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 依据水文站大量实测洪水、 气象资料, 并以河流地质资料为基础, 对洪水过程的渗漏损失量进行了估算, 对河流出山口以后山前区河流洪水演变、 洪水波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乌鲁木齐河洪峰衰减量随洪水量级增大而增加, 但洪峰相对衰减量却随洪水量级增大而减少. 这种洪峰衰减损失与河流山前带地质结构及洪水到达乌拉泊站前所经山前冲洪积扇的砂卵砾石层分布有关. 连续发生数日洪水时, 由于出山口以后下垫面中含水量的增加, 相对衰减量会变逐渐减少. 相关关系分析表明, 利用乘幂关系可对河流出山口乌拉泊站的洪峰流量进行预报. 基于该关系对下游洪水过程的预报, 可以为下游水利工程、 城市防洪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山冰川区融雪洪水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德光  陈民 《水文》2006,26(4):88-90
本文以新疆天山南坡、北坡河流的控制水文站设计洪水为例,研究了天山冰川区域设计洪水与流域面积的综合关系。提出两者基本为线性相关的特性,此特性可应用在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冰川地区,也可作为有实测流量资料河流的合理性分析与宏观控制。本次采用了10余条河流、11个控制水文站的共300余年的流量资料,是对冰川区域设计洪水特性的深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玉明 《水文》2003,23(4):39-40,29
沱江上游洪水属典型天然河道洪水特性,采用历史洪水系列,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对沱江上游洪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周期变化规律及数理统计分析预报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相关因子对沱江上游三皇庙水文站历年最大流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世明  王晓凤 《水文》2013,33(5):92-96
朱沱水文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重要控制站之一,2012年7月朱沱水文站发生自195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形成了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由于朱沱水文站洪水预报及时、准确,使得朱沱、江津等重庆沿江城镇安全转移数万人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小到最小。朱沱水文站的洪水预报对重庆市的防汛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明 《水文》2003,23(4):39-40
沱江上游洪水属典型天然河道洪水特性,采用历史洪水系列,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对沱江上游洪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周期变化规律及数理统计分析预报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相关因子对沱江上游三皇庙水文站历年最大流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
西江下游高要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江下游河床逐年下切,使高要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的预报误差增大。本文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高要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赵建永 《地下水》2013,(6):133-134
2012年7月21日至7月22日,大清河水系拒马河流域以王安镇为中心普降暴雨,王安镇最大6h降水量275mm,为超千年一遇暴雨,最大24h降水量378.6mm,为300a一遇暴雨,同时在拒马河上发生了自1964年来最大的洪水,代表站紫荆关水文站最大流量为2620m3/s,洪水重现期相当于20a一遇,重点对暴雨中心的降水成因、特性、重现期、洪水情况及河道行洪能力进行分析,为防涝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汉水与嘉陵江干流洪水遭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磊 《地下水》2011,33(5):145-146
对嘉陵江干流与支流西汉水的典型历史洪水进行了调查,在分析嘉陵江干流谈家庄和略阳水文站设计洪水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汉水与嘉陵江大洪水基本不遭遇的结论,为嘉陵江干流的防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辽河的流域概况、防洪标准、水文站网等水文特性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对浑河、太子河、海城河合成流量做了模拟预报,并对大辽河的潮汐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大辽河盘锦段洪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省和福建省的86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水资料为样本,在成因水文分区———模糊聚类法的基础上,采用线性矩区域综合方法进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并选用两种区域洪水分布线型:通用极值分布(GEV)、P-III型分布来检验这两省的洪水特性。结果表明,P-III型分布优于GEV分布。  相似文献   

13.
乌江洪水与长江三峡洪水遭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乌江白马航电枢纽位于长江三峡水库的变动回水区内,在乌江白马航电枢纽的勘测设计中,需研究乌江洪水与长江三峡洪水遭遇的问题.首先,从天气系统、暴雨洪水特性等方面,分析乌江洪水与长江三峡洪水发生遭遇的可能性.其次,从降水方面,统计分析乌江流域和长江三峡以上地区较大降水产生洪水发生遭遇的概率为21.4%.然后,从实测洪水方面,统计乌江武隆水文站与长江宜昌水文站实际发生的洪水遭遇概率为16.4%,当乌江发生较大洪水时,长江三峡洪水均为中小洪水.最后,根据乌江白马航电枢纽设计需要,提出了乌江洪水与长江三峡洪水遭遇时,三峡水库回水对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坝址水位的影响值.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游"2003·7"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屠新武  马文进 《水文》2004,24(4):61-64
分析了2003年7月30日发生在黄河中游的特大暴雨洪水特性。本次暴雨持续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黄甫、府谷水文站日降雨量分别为136nml和133mm。暴雨形成了黄河干支流洪水过程,黄甫、府谷、吴堡水文站洪峰流量分别为6670m^3/s、12800m^3/s和9400m^3/s。黄甫川洪峰舍沙量、平均舍沙量均比历史洪水小;府谷水文站洪峰舍沙量较小,水位较低。洪水演进过程中黄河干流洪峰流量削减较多,泥沙沿程淤积,府谷至吴堡区间淤积量约为2500万t。  相似文献   

15.
新疆1999年仲夏洪水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吴素芬 《水文》2002,22(2):58-60
分析了新疆1999年仲夏洪水的成因、分布特征和洪水特性,并与新疆历史上洪灾最严重的1996年洪水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松岭  龚建新 《地下水》2013,(3):121-122,124
针对历史洪水在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误差,在分析乌鲁木齐河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的基础上,依据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洪水调查资料,通过实测洪水系列加入历史洪水的个数及加入不同重现期的历史洪水,采用数理统计和频率计算的方法对历史洪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历史洪水的个数、历史洪水值大小及重现期对设计洪水有一定的误差,其误差对设计洪水成果精度有影响。历史洪水值的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历史洪水重现期误差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柳林水文站是邢台市的1982年设立的小面积径流实验站,设站主要目的是收集流域内的暴雨洪水资料,探求产汇流关系参数在流域内随下垫面条件变化的规律。为了适时调整水文站网,对设站年限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分别采用产汇流参数检验法、抽样误差检验法、设计洪水和设计枯水检验法对柳林站的设站年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综合结论。  相似文献   

18.
胡晓娜 《地下水》2019,(1):170-170,175
小流域洪水计算是中小水利工程水文计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是工程建设规模及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通过对区域水资源现状、暴雨成因及类型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区域实际,结合区域内的宁强县广坪河、南郑县濂水河、佛坪县椒溪河等防洪工程的洪水计算实践,对不同的洪水计算方法进行比选研究,并对洪水成果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可知:适合秦巴山区的中小流域洪水计算方法较多,而本地工程多采用水文比拟法、由暴雨推求洪水法和经验公式法。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成果各有差异。洪水计算成果的最后确定,应根据流域特征,水文要素、具体洪水计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依据,必须科学评价,最终确定合理的洪水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张静怡  徐小明 《水文》2002,22(6):36-38
以江西省和福建省的86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水资料为样本,在成因水文分区--模糊聚类法的基础上,采用线性矩区域综合方法进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并选用两种区域洪水分布线型:通用极值分布(GEV)、P-Ⅲ型分布来检验这两省的洪水特性。结果表明,P-Ⅲ型分布优于GEV分布。  相似文献   

20.
龚建新  文军 《地下水》2012,(4):113-116
大降水一般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影响面积广,有可能导致多条河流先后发生洪水,因此分析天山北坡中段降水、河流洪水成因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河流实测洪水资料,通过对典型河流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水文特性、实测洪水过程的分析,分析天山北坡中段河流洪水成因及类型、变差系数、洪水过程线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