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1951—201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COBE SST再分析资料,〖JP〗按照热带气旋生成区域将热带气旋分为南海热带气旋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两类,采用合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热带气旋活动盛期,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对东部型和中部型厄尔尼诺(El Niñ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热带气旋活动盛期,南海热带气旋在两类El Niño事件下生成频数差异不大;东部型El Niño存续期南海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比率较中部型El Niño时偏低,登陆时强度较中部型偏弱。中部型El Niño存续期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比东部型El Niño时的频数偏高,而登陆中国热带气旋较东部型偏少,登陆时热带气旋强度较东部型偏弱;但两类El Niño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在中国的登陆率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中部型El Niño事件相比,在东部型El Niño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偏低,对流层中部水汽条件较差,对流层低层涡度异常偏低,同时在热带气旋较为集中生成的海域存在沃克(Walker)环流的异常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东偏南,共同导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偏少。  相似文献   

2.
亚洲夏季风爆发始于孟加拉湾,然后向中国南海和印度次大陆扩展,其过程约持续1个月。各地区夏季风爆发时间呈明显的年际变化。利用热带气旋资料和气象再分析资料,统计了1951-2010年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孟加拉湾气旋风暴活动和夏季风爆发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过程中,共有36 a出现孟加拉湾气旋风暴,并且夏季风爆发偏早年出现风暴的几率最高,为80%。在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偏早、正常和偏晚3种类型中,孟加拉湾风暴活动频率高峰期多出现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几天内。并且在孟加拉湾风暴活动频率高峰出现前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先出现活动频率高峰。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前有40%-50%的年份西北太平洋出现热带气旋活动,其中,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爆发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偏早(4月第2候),且多活动在中国南海和菲律宾附近;爆发正常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为4月第4候,多活动在略偏东的海域;爆发偏晚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的时间为5月初,活动区域最偏东。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60 a中共有29 a西北太平出现热带气旋,其中爆发偏早和正常年出现热带气旋的频率较高,并且热带气旋多出现在爆发当日和爆发后一段时间。整体来看,亚洲夏季风爆发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率最先开始增强,然后孟加拉湾风暴开始活跃并伴随着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夏季风爆发偏早和正常年,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再次增强,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HORIZONS系统天文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49—2019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路径上各节点所受引潮力,并诊断引潮力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向上垂直引潮力越大,热带气旋生成数越多、增强速度越快,同时向西移速增大。水平引潮力方位角与热带气旋前进方向接近时,垂直引潮力增强的效果更明显。2)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期(7—10月),向上的垂直引潮力有利于大气的上升运动,导致对流层中层(高层)辐合(辐散),形成有利于热带气旋发展的环流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4.
非纬向基流中爆发性气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以 M M 4 为基础的自适应网格模式,对 1981 年月12 月 20 日 20 时—21 日 20 时一次太平洋西部气旋强烈爆发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1)气旋强烈爆发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是非地转调整的结果;(2)气旋爆发过程中基流由西南风转为准西风;(3)基流的反气旋性弯曲和非热成风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与气旋的强烈爆发有明显的联系。关键词:自适应网格,爆发性气旋,非地转调整,高空急流。  相似文献   

5.
环境场对东海登陆热带气旋陆地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华东南部沿海登陆,维持较短陆地路径和维持较长陆地路径的两类热带气旋的环境场变化,结果表明:环境场对登陆热带气旋的陆地路径的维持有重要影响。当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加强西伸;中低层低压环流迅速减弱;中低层环境热力条件差,海洋水汽输送中断;高层水平流场呈纬向型,青藏高原反气旋环流相对较弱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反气旋环流强大,中纬带西风急流强大时,环境场的配置使热带气旋周围的高层水平辐散弱并衰减,低层水平辐合弱并衰减,热带气旋的对流被抑制,仅能维持较短路径很快就减弱消亡。反之,当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西风槽南压;低层低压环流长时间维持;中低层环境热力条件好,海洋水汽输送通畅;高层水平流场呈经向型,青藏高原反气旋环流相对强大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反气旋环流减弱东退,中纬带西风急流较弱,低空东南风急流强大时,环境场的配置使热带气旋周围高层水平辐散强并维持,低层水平辐合强并维持,热带气旋的对流通畅,能维持较长生命史和较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华  李崇银  杨辉 《大气科学》2010,34(3):559-579
台风路径一直是天气预报的难点之一。本文研究了大气季节内振荡 (ISO) 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影响, 指出大气ISO对台风路径预报有重要参考意义。细化传统台风路径的划分方法, 将台风路径进一步分为5种: 西移型、 西北移型、 日本以西型、 日本登陆型、 日本以东型。分别对不同路径的台风所对应的低频流场进行超前滞后合成分析, 发现台风生成时850 hPa低频气旋的正涡度带走向往往预示着台风的未来走向, 200 hPa低频环流形势, 意味着上层引导气流的方向, 对台风的路径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低频流场演变特征表明, 大气ISO在对流层低层到中层通过低频气旋或低频反气旋的环流形势影响季风槽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 从而影响台风的活动。低频气旋的作用使台风易于沿着低频气旋的正涡度带移动。菲律宾以东热带地区生成的低频气旋的加强有利于季风槽的加强和东伸, 另外, 它的经向北传对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也有影响。在副热带地区存在大气ISO流型以低频波列的形式向西传播, 对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时间尺度东西振荡有重要作用。热带与副热带地区大气ISO的共同作用, 对台风路径有决定性意义。初步认为, 对于西移路径和西北移路径, 热带大气ISO的影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日本登陆型和日本以东型路径, 副热带大气ISO的影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环流场可以作为台风路径预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胡坚  陈雪峰  费亮 《大气科学》1994,18(5):520-526
本文研究了SPECTRUM-90时期,大气10—20天周期振荡对西北太平洋转向台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显著的。在SPECTRUM-90时期,10—20天周期振荡比较活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周期性退缩现象是来自中、高纬和热带的10—20天周期低压扰动共同影响所致,这也是导致热带气旋转向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SPECTRUM-90时期,存在着一支源于热带西北太平洋上呈经向排列的纬向风波列,热带波动沿此波列向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热带气旋北上转向。  相似文献   

8.
使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提供的月平均数据,对北上影响山东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及其造成的极端降水进行统计分析,并揭示了有利于 TC北移影响山东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的 TC主要出现 于 6—9 月,其中盛夏时节(7、8 月)TC对山东影响最大;TC影响山东时,强度主要为台风及以下等 级,或已发生变性;TC会引发山东极端降水事件,TC极端降水多出现在夏秋季(7—9 月),其中8月的占比最大,9月次之,TC降水在极端降水事件中的占比约为 10%,但年际变化大,有些年份占比达60%以上,特别是1990 年以来 TC对极端降水的贡献显著增强;影响山东的 TC主要生成于西 北太平洋,多为转向型路径;当500 hPa位势高度异常场呈太平洋一日本遥相关型的正位相时,TC更易北上影响山东,此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外围气流会引导TC北上转向,对华东地区造成影响;850 hPa上,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存在异常气旋式环流,对流活跃,夏季风环流和季风槽加强,有利于TC的生成和发展,同时,华东、华南上空有异常上升运动,涡度增大,垂直风切变减小,水汽充沛,TC登陆后强度能得到较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9.
2017年秋季(9—11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环流形势,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且强度较夏季增强;9—10月,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强度接近常年,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中高纬度西风带较为平直,槽脊活动不明显;11月,经向环流增大,冷空气势力增强。我国近海海域主要有14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有9次,冷空气大风有11次,两者共同影响下的大风过程7次。有24次2 m以上的大浪过程。未出现雷暴大风和大范围的海雾过程。期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1个热带气旋,其他海域共有热带气旋18个,分别为:北大西洋9个、东太平洋7个、印度洋2个。海表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夏季(6—8月),北半球极涡呈现明显的单极型分布,极涡主体位于北极圈内,中心偏向东半球,中高纬环流呈现4波型分布。6—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平均偏强,且位置偏西偏南,不利于热带气旋活动。2020年夏季共有8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其中7月没有热带气旋生成。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之外,其他热带洋面另有20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北大西洋11个,东太平洋8个,北印度洋1个。受偏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北方海域多海雾天气。同时受入海气旋活动影响,多海上大风过程。夏季近海海域共出现了7次比较明显的海雾过程,其中6月3次,7月1次,8月3次。大风过程出现了10次, 2次由热带气旋影响,7次与入海气旋活动有关。发生2 m以上的大浪过程12次,6—8月分别出现了4次、5次和3次。  相似文献   

11.
北半球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基于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ERA40的海平面气压场和高度场,本文分别采用拉格朗日和欧拉方法研究分析了1958~2001年北半球的不同季节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以及可能的原因.以客观判定和追踪温带气旋为基础的拉格朗日方法得到了北半球的两个温带气旋主要活动中心,即北太平洋地区和北大西洋/北美地区,同时以500 hPa位势高度天气尺度滤波方差为基础的欧拉方法得到了同主要气旋活动中心相吻合的两条风暴轴.研究表明,44年中北大西洋/北美地区温带气旋活动北移加强,以春季最为显著.风暴轴也同样存在着向极移动并加强的特征,并且温带气旋和风暴路径两者移动趋势的相关性很高.作为一个典型地区,北大西洋/北美地区的气旋活动体现了风暴路径的北移,以及温带地区向极地的扩展.但有意思的是北太平洋的情况完全不同,即北太平洋地区的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轴向低纬度偏移并加强,以春季的南移趋势最为显著.对于此结论,两种方法也有很高的统计相关性.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北半球整体上呈现出风暴路径北移的变化特征,但对于具体地区情况有明显差异.另外,400 hPa最大Eady增长率和气旋活动频率的经验正交展开函数 (EOF) 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非常相似,北太平洋地区和北大西洋地区风暴路径相反的变化趋势很可能同其大气斜压性的同位相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本文对温带气旋和风暴路径年代际变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Climatology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wintertime extra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in CCSM3 twentieth century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uring 1950–1999. CCSM3 can simulate the storm tracks reasonably well, although the model produces slightly less cyclon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cific and Atlantic storm tracks and weaker poleward deflection over the Pacific. As in the reanalysis, frequency of cyclones stronger than 980 hPa show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Pacific/North America (PN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over the Pacific region and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in the Atlantic sector. Composite maps are constructed for opposite phases of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the NAO and all anomalous patterns coincide with observed. One CCSM3 twenty-first century A1B scenario realization indicates there is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xtra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on the US west coast and decrease in Alaska. Meanwhile, cyclone frequency increases from the Great Lakes region to Quebec and decreases over the US east coast, suggesting a possible northward shift of the Atlantic storm tracks under the warmer climate. The cyclone frequency anomalies are closely linked to changes in seasonal mean states of the upper-troposphere zonal wind and baroclinicity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Due to lack of 6-hourly outputs, we cannot apply the cyclone-tracking algorithm to the other eight CCSM3 realizations. Based on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mean state change and the cyclone frequency anomalies, it is likely a common feature among the other ensemble members that cyclone activity is reduced on the East Coast and in Alaska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experiences considerable cyclone activity mostly during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nd diminished activity during summer.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results of synoptic disturbance track analysis for two contrasting winter months and two, near average, summer months over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The surface and 500 hPa disturbance tracks were subjectively analyzed from two points of view. First, looking at tracks of conventionally defined cyclone centers (eddies) based on actual pressure and height distribution and second, looking at tracks of transient cyclonic disturbances (TRADs), defined as centers of negative deviations from the time mean. The second type of analysis demonstrated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tectable tracks. Over the Mediterranean and vicinity the ratio between the number of surface TRAD tracks to cyclone tracks is, about 2, whereas at 500 hPa the ratio is much higher, about 5. However, the average life span of transient disturbances was only slightly long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yclones (mainly at 500 hPa). At the surface and at 500 hPa about 50% of the cyclone tracks coincided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TRAD tracks. In summer, when conventional analysis over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yields mostly quasi‐stationary low pressure cen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sian Gulf Trough, we detected clear signs of transient disturbances. Som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yclones and TRADs in terms of weather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are also made. Received January 19, 1999Revised June 23, 1999  相似文献   

14.
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8—1987年的海平面天气图资料,分析了爆发性气旋的气候特点。主要内容有:爆发性气旋的发生频率,频率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大风强度及分布方位、气旋爆发前后的大风、中心气压、加深率等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温带气旋是中纬度地区每日天气舞台上最重要的“演员”。在秋冬季节的中高纬度海洋上有一类快速发展的温带气旋——“爆发性气旋”,尚未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围绕这一主题,首先回顾了温带气旋研究的历史,介绍了“爆发性气旋”这一术语产生的渊源,并对多位学者给出的爆发性气旋定义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介绍了一个考虑风速影响的、修正的爆发性气旋定义,还总结了爆发性气旋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未来数十年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阐述展望。  相似文献   

16.
An analysis is presented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the 500 hPa 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field and the monthly 700 hPa height fiel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gether with precipitation in the Mackenzie basin and the Mackenzie River runof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the data are examined for the period 1965 to 1989, and a cross-correlation analyses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noff and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and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It is found that precipitation fluctuations in the Mackenzie River drainage basin are strongly linked to variations in the Mackenzie River runoff and in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s, with the time scale of variability ranging from interannual to decadal.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decadal Arctic climate cycle proposed by Mysak, Manak and Marsden, and revised by Mysak and Power. In particular, the latter authors hypothesized that, as part of this cycle, air-sea interactions and synoptic scale processes over the northwestern North Atlantic influenced, via cyclone movements in the Labrador Sea and Baffin Bay, precipitation in northern Canada and hence river runoff into the Arctic.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such influences on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Mackenzie basin are small, and hence that the Mysak-Power feedback loop which describes this climate cycle needs further revision.  相似文献   

17.
Chaba (0417) 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美国NOAA-15极轨气象卫星高分辨率的AMSU探测资料, 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GMS-5气象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资料, 对2004年Chaba(0417)台风(TC)变性前后的热力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变性前TC暖核结构呈对称分布, 在高空存在一强暖心; 变性后原TC对称暖心结构消失, 存在于温带气旋上空的相对暖区呈现出倾斜的非对称分布, 在高、低层各形成一弱的暖区中心, 锋面的斜压特性显著。通过热力结构对比, 进一步揭示出TC在向高纬度方向移动时, 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发生变性, 实质上是两个相继过程, 即热带气旋的消亡和温带气旋的生成发展。TC西侧高空干冷空气的入侵下沉, 破坏了其发展所需的水汽条件, 造成TC对称暖核结构的削弱和损毁。与此同时, 在TC残留区域, 由于空气较暖且存在气旋式环流, 暖空气在东侧呈气旋式上升, 与西侧高空入侵下沉的干冷空气形成偶极, TC暖气团与冷空气相交发展形成斜压的结果, 则为温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东半球500hPa闭合低压系统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忠  康玲  孟亚里 《气象学报》1997,55(1):124-128
通过分析500hPa东半球闭合低压系统,研究其气候规律。低压活动次数有年际、月际、季际变化。低压活动于中高纬度带,主要集中于两大地区,第一区是西太平洋及大陆东岸,第二区是东欧地区。第一区中心夏季向西移到大陆上,强度增大,对中国气候有重要作用。低压中心高度值的频数分布是双峰型。低压生命期比阻塞高压还长些。强低压主要出现在大陆高纬地带和西太平洋。强发展的低压多数出现在西太平洋。亚洲低压移动路径有两条,一条从西西伯利亚北部到库页岛,一条从咸海东移到库页岛  相似文献   

19.
南半球冬半年澳洲附近洋面上温带气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0~1992年南半球冬半年的GMS红外云图、格点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澳洲东、西部洋面上各月温带气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归纳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四种云型演变概略模型图,并提出估计温带气旋中心气压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前期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格点资料、海温场(SST)格点资料,计算与后期热带气旋(TC)发生频数的相关系数,分析两个相关场显著相关区的统计特征,进一步分析其天气气候学意义和物理意义。选取若干相关系数高的格点,组成组合因子,建立二项式曲线方程,对影响南海以及登陆或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做年、月频数预测。预测试验和检验表明,二项式曲线预测模型有较高的拟合能力,在影响南海以及登陆或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年、月频数预测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