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辽宁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来,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已经成为辽宁省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探索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抓手,对推动用地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群众土地权益、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归还高峰期的日益临近,保证周转指标归还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已成为继续做好增减挂  相似文献   

2.
<正>一、《通知》出台的背景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的闲置及浪费现象并存,为了统筹城乡用地,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旨在探索新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广西成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来,国家累计下达广西周转指标6 266.67公顷。目前,广西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有123个,涵盖了全区  相似文献   

3.
王梅  苑晓志 《国土资源》2009,(10):18-19
2009年辽宁省正式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今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下达辽宁省挂钩周转指标共1200公顷.截至目前,我省第一批已批复沈北新区挂钩周转指标111公顷,第二批已批复鞍山市千山区、朝阳市建平县、盘锦市盘山县试点项目区周转指标200公顷.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安阳县2010年第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顺利通过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并呈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结束了该县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历史,为破解建设用地指标瓶颈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安阳县2010年第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由建新区和拆旧区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全面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辽宁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省份,并下达了1200公顷周转指标。这项工作为辽宁省构建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加快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6.
日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就2009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有关问题下发通知,要求挂钩指标优先保障农村发展用地需要,留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富余的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到城镇使用,获得的土地级差收益要返还农村和被:拆迁农民,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全市新上项目多、用地急、需求大的严峻形势,大石桥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搞好“双保”工作。一是通过增减挂钩,争取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指标292公顷,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路网建设、镁都新城建设以及雨润集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二是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今年,该市有5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了验收,净增耕地面积70.46公顷;  相似文献   

8.
随着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全面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 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辽宁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省份,并下达了1200公顷周转指标.这项工作为辽宁省构建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加快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贺州市国土资源局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全力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统筹安排使用年度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和区位调整指标,主动服务、提前对接,全力抓好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二是强力推进土地收储和征地拆迁工作。科学制定土地储备计划,突出抓好储备资金筹措和管理,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全力推进土地收储和征地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13,(3):30-35
大连市一、以挖潜释放存量为主线,科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2013年建设用地需求6000公顷,重点保障国际航运中心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础设施用地、保障房等民生和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全市重点招商项目用地。一是加大增减挂钩工作扶持力度。深入研究151号文件,用好、用活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加强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的结合,提高土地管理综合效应。二是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尽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大幅提高供地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杞县国土资源局突出"保障发展"这一主题,主动增强服务能力,改进用地报批工作,积极为杞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全力提高用地报批效率。该局不断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力度,下大力气多争取用地指标,加快土地审批步伐,最大限度提高供地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用地供应。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使用原土地进行增资扩建,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强批后监管。按照  相似文献   

12.
正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乡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我国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土地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2009年,原国土资源部批准广西为全国第三批增减挂钩试点。自此,一场围绕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统筹城乡用地协调发展的攻坚战在八桂大地上打响。十年风雨砥砺,十年春华秋实。截至目前,广西已批准立项增减挂钩项目809个,完成验收121个,实际复垦农用地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是国土资源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该文从菏泽市实际出发,对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规划计划,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正青政办〔2014〕14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国土资源厅拟定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8月11日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8月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缓解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提出全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人均定额指标法,预测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出全省可用于挂钩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双因素分级法,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了由国土资源厅起草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青海省适应当前形势、解决土地制约矛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实行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市场和新农村建设有需求,需要积极探索,统筹推进,不断完善,逐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广西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试点获批实施以来,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实施、强化监管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当前我国全面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及国家适时调整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下,笔者围绕如何用好用足增减挂钩政策来推进广西异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及对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新政落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一、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刚性增长与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面临着"规划缺空间,计划缺指标,补充缺后备"的三重压力。面对既要保护耕地红线,又要保障发展用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国土资源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制订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举措,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实现"双保双赢"目标。虽然余姚市没有列入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单位,但我们依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34.什么是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包括: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及耕地指标;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计划指标;③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未来三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控制总规模,结合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增减挂钩”始于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文件中规定,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为规范增减挂钩工作,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此后,“增减挂钩”试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