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1977,3(5):7-7
5月是我县大—暴雨雨日最多的月份,是降水预报服务的重要时期。 造成我县5月大—暴雨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是冷锋(15.2%)、气旋波(26.1%)、静止锋(52.2%)。这三种天气系统影响前,本站要素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冷锋影响前,降压、升温、升湿,风向偏东南;气旋波影响前,降压、降温,风向偏南;静止锋影响时,要素多小波动,风向多变,大—暴雨多出现在有新冷空气补充南下,前期多有降压时。这三种系统影响前本站都有一个降压过程,67%的大—暴雨出现在气压曲线的谷点和谷点后一天,85%的大—暴雨前一天是负变  相似文献   

2.
我县地处武夷山西侧,四面高山环绕,境内峰峦起伏,河谷交错,地形复杂。每年汛期,既有大范围暴雨,也有局地性暴雨。经分析发现,每次大一暴雨天气过程,不管是大范围的,还是局地性的,在其出现之前,本站要素都有区别于其他天气的显著特征。同时,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不同,天气反映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以本站要素为主,结合影  相似文献   

3.
杨勇 《贵州气象》1997,21(6):39-40
本文通过本站要素对独山县1954~1995年4~9月出现的146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影响系统作了初步分析,得出本站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发现一些对预报有启示性的特征,对县站暴雨预报有一定帮助。1独山县暴雨气候分析暴雨每年在我县约出现4次,除冬季外各月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5、6、7月,暴雨强度一般在50~75mm之间,强度较大的降水主要出现在6‘7两月,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60.3mm。1/J‘时的最大降水量为59.smm,最长连续暴雨口数为3天,总雨量达271.lmm。从气候带来说,独山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从暴雨分布来看…  相似文献   

4.
岑溪市"7·25"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7月25日岑溪市出现的暴雨天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关系密切,作为单站预报,应在掌握大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还应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这次暴雨主要影响系统来自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以及台风登陆后西进北抬所形成台风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6年7月25日岑溪市出现的暴雨天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关系密切,作为单站预报,应在掌握大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还应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及本站要素;这次暴雨主要影响系统来自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以及台风登陆后西进北抬所形成台风槽。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6年(7月15日至8月15日)的气象资料,结合影响山东的天气系统,分析了500、700和部分850百帕湿—比有效能量(简称Amk,单位为10~4J·hpa~(-1)·m~(-2),下同)场与非局地性大—暴雨之间的关系,归纳出三类六型大—暴雨预报模式,经过两年的试报验证,效果较好,预报时效为12—24小时。 一、暴雨日标准的确定 根据山东的天气气候特点,我们把全省分为5个天气区,即鲁西北、鲁西南、鲁中、鲁东南和半岛地区,大—暴雨日界为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鉴于预报发布的范围不同,我们规定:1.分区分片预报,一个区或相邻两个区有5个站24小时内降水量≥50毫米;2.全省范围的预报,全省有8个站以上24小时内降水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07年7月17日发生在和布克赛尔县的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同时结合本站要素分析得到一些大降水的预报经验,以期对今后大降水的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3 7月主要暴雨天气过程 3.1 6月30日至7月2日华北、江淮及西南暴雨 受500 hPa低槽和中低层西南低涡影响,6月30日至7月2日华北、江淮及西南地区出现暴雨天气.其中,6月30日至7月1日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两片区域(图3),一是津、冀、鲁、豫区(华北暴雨区),二是云南、四川、陕南区(西南暴雨区).华北暴雨区共有19站出现暴雨,其中河南清丰、内黄及山东济宁3站下了大暴雨,清丰站雨量为178.1 mm,后两站雨量均为104.0mm;西南暴雨区共有24站出现暴雨,其中6站下了大暴雨(四川4站、云南2站),最大降水出现在云南镇雄(172.0 mm),其次为云南威信(141.8 mm).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6—2020年6—7月长江流域735站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雨情信息对长江流域主要暴雨过程的区域性特征、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2016—2020年6—7月长江流域降水过程对流层中高层主要受加强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高空低槽东移带来的梅雨锋影响,中低层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线、低涡、台风倒槽,边界层有一半的降水过程发生在暖区或受静止锋影响;(2)影响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形势分为纬向环流型、两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之间型、经向型和偏东气流型;(3)长江流域降水差异同副高脊线位置和夏季风北推进程以及短时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岳阳市2015~2017年232个区域气象站、6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和EC细网格风场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了近三年暴雨日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暴雨产生的中低层影响系统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岳阳市暴雨过程日变化规律有集中型暴雨、持续型暴雨和波动型暴雨3个类型,集中型暴雨主要出现在华容站、平江站白天和汨罗站晚上;持续型暴雨主要出现在岳阳站全天和临湘站晚上;波动型暴雨出现在临湘、湘阴、汨罗站白天和华容、湘阴、平江站晚上。岳阳市暴雨过程的空间分布频次为东部高于西部,药姑山区暴雨次数最多,强度最大,是岳阳市暴雨中心,连云山区为次暴雨频次中心和局地暴雨强度中心,幕阜山区仅有局地暴雨频次中心,地形是岳阳市暴雨出现频率高和暴雨强度大的重要因素;全市性大范围暴雨受天气系统影响更明显,地形影响也是全市性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强暴雨区范围在药姑山区及其新墙河流域。区域性暴雨在连云山区有暴雨重叠区域,连云山区也是区域性暴雨中心。影响岳阳市暴雨的中低层天气系统以急流和冷切变居多,低涡次之、暖切变(横切变)和低槽较少,大多数暴雨过程有多个天气系统配合出现。  相似文献   

11.
大—暴雨是我县主要灾害性天气。1951—1975年25年中,仅7、8两个月,我县共出现大—暴雨128次,对工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汛期大—暴雨预报服务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经验,影响我县夏季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是高空西风带低槽带动冷空气靠近副高边缘,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而造成的。这种天气形势反映在地面天气系统上,主要有两类:一是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偏北移,二是冷锋南下。我们用上游指标站与本站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秋季≥20.0mm 大—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搞好预报服务,我们通过普查历史资料,摸索本地区秋季大—暴雨的天气规律。先普查历史天气图,寻找有利于本地区产生大—暴雨的环流形势、分型,确定大—暴雨的形势指标,各县站在此基础上找出单站指标。作预报时,地区台套上形势指标后给县站发讯号,然后县站套用本站指标。通过普查分析1960—1975年9月1日—10月15日○8时历史天气图(1974年未查,留作试报),初步归纳出产生大—暴雨的环流形势有“纬向”型和“东高西低”型两大  相似文献   

13.
章正英 《气象》1980,6(7):16-17
为了提高县站暴雨预报水平,我们对暴雨的预报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了高空与地面、指标站与本站要素相结合,天气形势背景与本地特征变化相结合的办法。 预报实践表明,我区暴雨大多产生在高空槽前,河套有降温,地面为东高西低形势,本站湿度大的条件下。本文用1958—1977年7—8月的资料,对上述  相似文献   

14.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暴雨过程2019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9 d(表1),暴雨次数与常年同期(3.8 d)明显偏多。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7月,其中3—9日和12—14日江西省先后出现2次暴雨、强降水集中时段,暴雨范围广、强度强,与前期强降雨区重叠度高,导致赣州、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7月3—9日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强大、累计雨量大等特点;全省过程平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7,(2):3-6
大—暴雨是我区各县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各气象站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1975年3、4月份,我区组织了一次“全区5—7月大—暴雨预报会站”。各站参加会战的同志以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导,在对历次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和环流背景进行认真普查、分析的基础上,以“九线图”为基本工具,以“点面结合”为基本思路,各自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本站5—7月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模式、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江西省气象台 包慧濛 1 降水过程 2021 年 4—6 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赣中西部和赣南较历史同期偏少 1—3 成,赣北和赣中东部略偏多 1—4 成.全省 10 站以上暴雨日数共 12 d,较历史同期基本持平. 5 月 10—13 日江西中北部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贤、上高、崇仁等 22 县(市、区)出现冰雹,共有25 县(市、区)出现8 级以上阵风,余干等48 县出现30 mm/h以上短时强降水.其中 10 日暴雨范围广、强度大,全省有41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奉新、余干等 6 县出现大暴雨,以戈阳117.4 mm为最大.5 月19—22 日全省自南向北出现区域性暴雨,以 19 日暴雨范围最广,全省有 3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以于都95.4 mm为最大.6 月26 日—7 月1 日赣北、赣中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雨量达 120 mm,以 30 日暴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有2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景德镇、婺源等3 县出现大暴雨,以乐平市 184.8 mm为最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71—2015年宁波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和1980—2015年天气形势图,统计分析宁波45 a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归纳分析了宁波首场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宁波首场暴雨多发生在4月,以局地暴雨为主,部分暴雨次之。降水时段以24 h暴雨为主,夜间时段暴雨多于白天时段暴雨。降水频次分布和日最大降水量分布具有南北两端较多、中东部较少的特征。宁波首场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有低涡切变线、江淮气旋、梅雨锋及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边缘强对流4类。低涡切变线的影响以大范围和局地暴雨为主,江淮气旋的影响以局地和部分暴雨为主,梅雨锋的影响以部分暴雨为主,副高边缘强对流的影响以局地暴雨为主。受低涡切变线影响的暴雨容易出现在宁波东南部几个站点,江淮气旋影响和梅雨锋影响的暴雨容易出现在环沿海区域站点,副高边缘强对流影响的暴雨易出现在宁波南部。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是首场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冷空气入侵或冷暖空气交汇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002号台风对四川盆地大暴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逐日NCEP再分析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0年7月14—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重点探讨了台风活动对大尺度环流背景、西南低涡形成与维持、水汽及能量输送的作用。结果表明:(1) 本次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台风、西南低涡等多个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下发生的;(2) 台风环流东侧偏南气流和副高西侧偏南气流长时间的融合贯通,一方面有利于“鞍”型场大尺度环流背景稳定和低层西南涡的发展及维持;另一方面两支气流叠加构成输送带,将低纬大量水汽和热量向暴雨区上空输送,有利于暴雨区上空水汽的积聚及形成高能不稳定区;冷暖空气交绥于暴雨区,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普查了广西1956—1986年共31年4—6月降水资料,对凡有5站或以上日降水量≥50.0毫米,或者有1站或以上降水量≥100.0毫米均参加普查统计,发现广西的暖区暴雨可占前汛期的暴雨(除台风,热带低压外)29.7%,其雨区范围小,降水剧烈、强度大。是广西前汛期的一种暴雨形式。提高广西前汛期天气分析和预报,了解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特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怎样做好县站预报?我们认为,实行点面结合、台站结合,是提高县站预报的有效途径。县站既要收听大台气象广播,全面正确理解天气形势,从大气运动的整体上来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同时又必须立足本站,在分析要素的变化上下功夫,把本站要素与天气形势结合起来。找出在同类天气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