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CH20041393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Cartographic Tetrahedron:Explanation of Cartography in the Digital Era/高俊(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4,33(1).-6-11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图2参15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图学经历了并正在继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应当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推动.从8个方面论述了改变地图学的创新思维,正是这些创新思维使地图学这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今传统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已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CH951039试论地图哲学/丁建伟(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地图/《地图》编辑部.—1994,(2).—6~10 对地图哲学的概念、地图哲学在整个地图学中的地位、地图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地图哲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试图从探讨中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从哲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地图学的分期、地图学的方法论以及地图学争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图3参9 地图制图学  相似文献   

5.
杨瑾  袁勘省 《测绘科学》2007,32(5):190-192
从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制图技术工艺和地图产品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文章认为应对传统的地图学教材内容进行彻底改革,才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地图学科的自身发展以及地球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最后给出了作为有关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框架体系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俊  曹雪峰 《测绘学报》2021,50(6):711-725
地图与空间认知的不解之缘,连续而深化.地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空间认知的历史,空间认知的理论与方法为地图学打开了另一扇门.空间认知的研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地图是大脑空间思维功能的物化.技术进步提高了地图空间认知的效能和价值.依据人的空间认知的进步来定义地图史的阶段,可以划分为远古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面对近年来科技浪潮与社会发展对传统学科结构提出的挑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地图学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以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更有针对性的先进技术和更广阔的服务面,来培养新型的地图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科学可视化概念出发,探讨地图可视化的概念模型以及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发展的关系.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联系紧密,它对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拓展了地图的功能和应用,是现代地图学的核心.讨论地图学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地图学科在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它们是:图上与实地之间的差异;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矛盾;在制图作业中出现地图内容简化的矛盾;传统地图设计与现代地图设计的差异;如何从定量处理到定性分析解决编图自动化这个长期困惑我们的矛盾;地图学的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地图学的定义和概念不断发生变化,不断发展。文章认为,深入研究一门科学矛盾的内涵,找出解决它的方法,是十分重要而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遥感影像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图概念、地图制作和地图学理论3个方面介绍了影像图对地图学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从地图学角度研究影像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示意性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题地图,较之传统专题地图,有着不同的制图法则和制图方法,目前,示意性地图的设计还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从图面、风格、符号等方面对示意性地图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示意性地图综合的方法,最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一个实例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图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尹章才  李霖  黄茂军 《测绘科学》2007,32(1):32-33,69
当前GIS系统生产出来的地图产品在制图学家眼里缺乏说服力。GIS软件完成地图符号化后,地图产品的最后阶段将不得不脱离GIS数据库而在出版软件中完成,从而中断了工作流程,割裂了地理要素与地图对象的联系,难以进行地图的更新。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地图表达机制,在GIS中融入地图制图功能,既便于地理数据库驱动下的地图制图,又便于地图的增量更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有关地图制图学理论问题的阐述,提出地图投影、制图综合和地图符号系统是地图制图学的基础理论;而信息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应用是地图制图学的应用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图制图学分支学科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首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专题地图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和“增强型智能化”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讨论了问题的分解策略和专题内容选择的质量评价方法;接着设计了试验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建立了问题的知识模型,提出了用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模拟知识模型,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模式,为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方法;最后基于WebService开发了试验系统并举例说明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首先论述了地图学家和地图制图工程师们是怎样通过数据、大数据、时空大数据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并由此推动地图科学进入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特征的“第四科学范式”新时代;接着, 通过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4D)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特性(一览性、解析性、知识性、基础性、表示内容的广泛性、表示对象的外拓性和时序性等)分析、非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进展、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一体化数字化转型及2021年出版的有代表性地图集的介绍和特色分析, 认为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第三, 以地图制图综合“百年国际难题”的智能化突破、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优化升级的深化研究为例, 总结了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制图综合研究四个演进过程、难点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深入分析了地图(集)“设计→编绘→生产”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形衰减是指在地图综合中,地图目标随着比例尺的变化其结构形态随之发生改变,其自相似程度是递减变化的,反应到分维数的变化上,称之为分形衰减。本文以分形分析方法作为工具,分维值作为度量参数,分析地图综合中地图目标的分形衰减现象。以扩展分维作为理论基础,从变维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地图目标的自相似程度随比例尺变化而衰减的规律,进一步研究地图目标的尺度指标与分形衰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以及体系的建设内容和示范应用子系统功能。进行省级地图数据库应急保障制图体系的探索与建设,可将基础地图信息数据和专题图数据集中管理,并具有全面的数据采集更新、数据编辑处理、数据入库管理、应急地图产品的快速定制及出版印刷等功能,为地图制图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并推进应急保障制图快速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推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图制图知识的表达与应用方法,研究了专题地图制图知识中应该考虑的因素,提出了一种选择专题地图表示的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郭仁忠  应申 《测绘学报》2017,46(10):1274-1283
在ICT技术推动下,地图学的发展迎来空前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地图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转变,深入分析传统地图学的限制——物理空间的传统约束,面向现代地图的形式松散化,从现实与虚拟、外表与内里、纸质与电子等8个方面论述现代地图学信息空间的数字自由,并针对数字时代和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和需求,拓展地图学框架,同化新兴元素,推动地图学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