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21,44(4):914-922
选取吐鲁番新旧站2017年逐小时气温、风速对比观测资料计算小时差值并进行分级;同时选择1988—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风速做t检验。结果表明:(1)吐鲁番新旧站气温和风速差值均为偏态分布,多数为正且差值分布较分散,仅40.7%的气温差值在-1℃△T1℃之间,32.1%的气温差值在±2℃之外;46%的风速差值在-1 m·s~(-1)△S1 m·s~(-1)之间,21.4%的风速差值在±2 m·s~(-1)之外。(2)气温负差值多发生在白天11:00—18:00,冷季10月—次年5月负差值略大,平均负差值最低可达-1.5℃。气温正差值多发生在18:00—次日11:00之间,差值较大值(△T≥2℃)主要发生在暖季4—11月,逐时平均气温差值最高可达5℃;正是因为暖季夜晚新旧站气温差值较大,造成2016年吐鲁番迁站时春、夏、秋季3—11月月平均气温出现断点(通过P0.01的显著性t检验)。(3)与同处干旱区的阿克苏站比较发现,下垫面及其观测环境对气温的影响是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风速正差值△S≥1 m·s~(-1)多发生在暖季3—9月;风速差值较小值(-1 m·s~(-1)△S1 m·s~(-1))在冷季(10—12月和1—3月)比例较多。t检验显示(P0.01),2016年迁站各月平均风速均出现了断点。  相似文献   

2.
交通通达性是衡量区域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利用最短时间距离模型计算川中丘陵地区内江、自贡、遂宁、南充4个地级市与其紧邻城市之间的陆路交通通达性,并将其交通通达性与成都平原城市群中的绵阳、资阳作比较;再以内江市为例,探讨该区地级市域内县级区域间的陆路交通通达性。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地区陆路交通通达性中,地级市之间的差异较小(最优与最差差值为0.058),而地级市内县(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内江市各县区间最大差值达0.524)。同时,该区与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91--2000年连续10a逐旬的NOAA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大NDVI值法,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a来,年最大NDVI值为0.736-0.848,1994年以后逐年下降;植被覆盖率呈降低趋势,轻度减少与轻度增加的比例差值平均达到38%。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气象数据(月平均气温、降水数据),利用偏相关分析和复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时期(汛期与非汛期)农牧交错带最大NDVI变化气候驱动的区域分异,将研究区划分为气温相关型、降水相关型、降水气温相关型和非气温降水显著相关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溶析结晶法是无机盐分离纯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两个三元体系 NaCl-CH3CH2OH-H2O,Na2SO4-CH3CH2OH-H2O和一个四元体系 NaCl-Na2SO4-CH3CH2OH-H2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并根据溶解度数据绘制了相图。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单盐含量均下降。 2)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硫酸钠和氯化钠共饱和溶液中两盐的含量均下降,但是趋势有所不同,氯化钠的下降趋势较缓和,而硫酸钠一开始下降速度比较快之后趋于平缓。 3)乙醇含量为 10%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差值最大,大于纯水中两盐溶解度差值,这为溶析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硫酸钠奠定了理论基础。 4)设计了溶析结晶法分步分离盐硝的路线,并用相图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硫酸钠和氯化钠的一次循环收率分别为 68.68%、66.61%。  相似文献   

5.
南岭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树轮气候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广东南岭地区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树轮宽度的标准年表和差值年表。选用1965—2013年7月至当年12月的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月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气候因子,研究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这些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差值年表各项统计参数优于标准年表,更适于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降水更敏感;影响华南五针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春季(2—4月)温度(正相关),其次是春季相对湿度(负相关)和夏季(5—8月)降水(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利用内蒙古地区1982-2003年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植被带进行了分时段的划分,并以典型草原植被带为例,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典型草原带的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荒漠草原带的面积呈减少的趋势,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带的面积趋势变化不明显.总体上看,从时段1(1982-1987年)到时段2(1988-1992年)植被带进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从时段2(1988-1992年)到时段3(1993-1998年)进化和退化演变的面积相当,从时段3(1993-1998年)到时段4(1999-2003年)退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在典型草原带内,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5月上半月返青开始到8月下半月达到年最大值,其空间演进以大兴安岭两翼为中心,逐渐向东南的西辽河平原和向西的乌兰察布高原扩展.前期降水量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位于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而气温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的相关一般不显著.典型草原年最大覆盖度线性趋势降低与升高的面积分别占52.6%和47.4%,其中,呼伦贝尔高原西部边缘以及大兴安岭山麓两侧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降低的趋势,而西辽河平原西南部和努鲁儿虎山东段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年最大覆盖度的主要因子,而年均温对年最大覆盖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新泰市789个村庄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效率特征,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究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政策文化因素对村庄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维度下村庄发展效率变化趋势相似,平均生产效率最大,生活效率次之,生态效率最小。(2)同一村庄不同维度发展效率不同,多数表现为生产、生活效率值相近,但与生态效率差值较大。(3)不同维度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生产、生活和生态效率高值区的重合度偏低,仅为43个,占5.45%。(4)随着乡村的发展,自然地理因素对乡村制约作用逐步降低,社会经济和政策文化因素影响程度逐渐加深,且政策文化因素与村庄发展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曾承  余俊清 《盐湖研究》2004,12(2):14-18
湖泊化学沉积碳酸盐δ18O是研究区域气候演变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青海湖等闭流湖泊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对δ18O环境记录进行共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效应校正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0-1‰的分馏差值。由高温实验结果推断出的常温分馏差值(4‰-7‰)不能被应用到自然条件下湖泊共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校正。  相似文献   

9.
天山北坡中东部高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天山北坡中东部高海拔的几个树木年轮采样点样本的研究,建立了天山北坡中东部高海拔树木的一系列树木年轮宽度的可靠年表,其中最长差值年表为321年。差值年表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树种之间树木生长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树种的标准年表(STD)的均方差都比差值年表(RES)的大,而平均敏感度都较差值年表(RES)的小,说明差值年表(RES)保留的高频振荡信息要比标准年表(STD)多;偏度系数几乎都偏向大于均值的一方,而天山云杉的差值年表峰度系数变化更趋平缓;六个采样点共同区间上的符项指标几乎都是差值年表(RES)值高于标准年表(STD)值,说明天山北坡中东部高海拔的不同树种中差值年表(RES)均含有较高的环境信息。这些树木年轮宽度年表特征将为今后本地区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东南部白音罕山落叶松样芯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区124年(1895—2018年)树木年轮晚材蓝光强度差值年表.通过选取年表(1895—1998年)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发现:落叶松晚材蓝光强度年表与6—8月的温度(r=0.42,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6—8月的降水(r=-0.39,P<0.05)和7—1...  相似文献   

11.
官厅水库小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是小流域的物质基础,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稳定性关系到小流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官厅水库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改进型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以及邻近年份的每年3~11月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估算官厅水库小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考虑到植物的物候特征,在模型计算过程中,引入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特征,提取地物信息,从而提高了改进型CASA模型中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使用范围的准确度。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官厅水库小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总量分别为6.33×10~8g碳、6.73×10~8g碳和7.37×10~8g碳。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与GIS的干旱区棉花信息提取及长势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CBERS—1卫星图像为信息源,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通过三种不同分类方法的对比,得出Fuzzy—ARTMAP的分类结果精度最高。在GIS的支持下,根据Fuzzy—ARTMAP的分类结果提取了棉田信息。利用2001年和2002年不同时相的MODIS和TM图像计算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NDVI差值图像,将NDVI差值图像与棉田信息叠加后并分级,得到年际间和年内棉花长势的动态分布图和相同时相棉花长势的区域差异图。  相似文献   

13.
极端降水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揭示福建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福建省25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应用平均值、相对值、频次统计等方法,统计比较了福建省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变化,福建省极端降水可分为单汛型、双汛型,其中单汛型包括前汛型和后汛型,双汛型包括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高型。(2)前后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从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呈现出前汛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后汛型的转变。(3)前汛期最大一日降水量在54年间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而后汛期的最大一日降水量在大多数站点都呈现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即台风降水的影响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4.
深圳包括一区(深圳经济特区)一县(宝安县),土地总面积为1911km~2(包括滩涂,不含岛屿)。其中深圳特区面积为327.5km~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SVM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原立峰 《地理科学》2008,28(2):296-300
选取泥石流一次(可能)最大冲出量(L1)、泥石流发生频率(L2)、流域面积(S1)、主沟长度(S2)、流域最大相对高差(S3)、流域切割密度(S6)和泥沙补给段长度比(S9)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沟谷危险度评价因子,运用支持向量机理论,以云南省37条泥石流沟的259个基础数据为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建立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崔航  牟海珍 《地理科学》2023,(4):754-762
基于冰川-气候模型,青藏高原东部的布尔汗布达山北坡、布尔汗布达山南坡、达里加山、拉脊山、贡嘎山东坡、贡嘎山西坡和海子山发育冰川临界海拔与物质平衡线高度的差值(Δh)分别为89 m、85 m、4 m、24 m、16 m、29 m和8 m。研究区5个山体地形、气候和地势的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不同山体间Δh的差异受控于山体平衡线高度(ELA)处的年降水量和ELA以上区域的坡度,布尔汗布达山ELA处极低的降水使得其Δh最大,达里加山ELA处较为丰沛的降水和较为平缓的坡度使得其Δh最小。气候是影响冰川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应进一步探寻气候波动下山体发育冰川临界海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分析山地的风速和风向,对认识山地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合理利用风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祁连山区11个气象站点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最大风速的风向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风速和风向的时空变化分布规律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春季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是年内风速变化的峰值区,其中中段和东段的最大风速出现在冬季。(2)全区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年变化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下降率分别为-0.07和-1.56 m·s~(-1)·(10a)~(-1)。(3)1970—1979年风力资源最丰富;年际和季节(冬季除外)平均风速的突变均发生在1993年,东段和中段的平均风速均在1990—1999年发生突变,全区和各个区段平均风速的周期均为22a。(4)祁连山区平均风速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5)最大风速的风向以西南风为主,而东段则以偏东南风为主。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近30a城市与郊区气候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7个站点1978—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城市、郊区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压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乌鲁木齐近30 a来城郊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城市上升幅度大于郊区,冬季城郊温差逐渐增大,春夏秋3季城、郊温差逐渐缩小。冬季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其余3季城市的温度略低于郊区,冬季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乌鲁木齐城郊年降水量差值逐渐增大,其增幅为3.7 mm/10a,其差值最大年为2003年,两地相差181.3 mm。城市相对湿度逐渐减小,郊区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城郊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城郊水汽压差值均逐渐增大,除冬季外,郊区水汽压均大于城市。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在祁连山森林内外建立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对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同期林内外气象因子的差值来分析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平均气温、土壤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对林外明显偏低,但是,林内湿度相对林外偏高;(2)林内温差和湿度变化幅度明显较林外小,从生态环境学的角度揭示了森林小气候功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抚远县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S和GIS技术,应用集成地形图与遥感影像(MSS和TM)数据,获得抚远县6期景观类型图;通过计算各景观类型的相对变化率、转入和转出贡献率,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1954~2005年三江平原抚远县湿地农田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耕地成为抚远县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1954~2005年,各景观类型中耕地的相对变化率最大,1995~2000年间其相对变化率达到10.50;湿地的相对变化率在1976~1986年最大,为1.31%,湿地转出变为耕地的贡献率较大,这主要是湿地大面积被开垦为耕地的结果。景观指数在过去50多年间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大景观形状指数(LSI)出现在1995年,为36.99;最大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出现在1986年,为1.45;最大斑块聚集度指数(CONTAG)和斑块指数(LPI)出现在2005年,分别为64.14和53.35;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出现在1954年,为1.54。大规模农业开发与景观指数变化规律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