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吉林露水河硅藻土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水河硅藻土矿是第四纪形成的沉积矿床,具有直链硅藻土和圆环硅藻土两种类型矿层。硅藻土矿的物质组成以硅藻为主,可含少量粘土矿物。SiO2主要由硅藻贡献。Al2O3主要由粘物贡献,Fe主要以Fe2O3形成被吸附在粘土矿物颗粒表面和粒间。直链硅藻土矿层厚度稳定,主要是Ⅱ级土,含Fe较高;圆环硅藻土矿层厚度有变化,大多为Ⅰ级土,含Fe低,但局部见硅藻严重破碎现象。利用SiO2-密度相关图解,可适时监测硅藻土品质。  相似文献   

2.
马骏雨 《吉林地质》2021,40(2):18-23,39
长白县虎洞沟一带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长白山西南麓一带,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龙岗(吉南)陆块及其北缘陆缘活动带.通过对虎洞沟硅藻土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硅藻类型研究显示,该地区的硅藻土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矿体总体产状近于水平,矿体顶板倾角一般为0°~4°,底板倾角一般为0°~5°.矿层在含矿层(N1m4)中,垂...  相似文献   

3.
青色草原种畜场硅藻土矿产于以更新世玄武岩为基底的盆地中,硅藻土矿体呈近水平层状产出,总体形态为偏长的透镜体。区内有优质的硅藻土及硅藻粘土两个品级矿石。据孢粉及硅藻化石研究可知矿床形成于晚更新世温干的浅水环境。矿区硅藻土品质优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临澧县合口石膏矿床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口石膏矿床赋存于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沙市组上段,为一内陆湖盆边坡浅滩相沉积经后期部分改造的特大型石膏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有四个矿组、六个可采矿层,平均厚度50m,平均品位74%,矿石类型为石膏及硬石膏,石膏主要分布在浅部水化带。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为红色断陷盆地内的湖盆边坡浅滩相,由蒸发沉积经次生变化而成。风的吹拂作用对硬石膏快速堆积厚大矿体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碧江长行坡锰矿床位于南华纪万山中朝溪-盆架山-长行坡IV级地堑盆地中。该地堑控制形成了长行坡、盆架山、中朝溪、洪岩洞及湖南莫家溪等中小型锰矿床。矿床具体处于区域瓦屋向斜南西段,构造线总体呈NE向展布,锰矿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底部黑色炭质页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大致顺层产出,含矿层内部结构较简单,一般为1层矿。矿石矿物以菱锰矿、钙菱锰矿为主;矿石具泥晶、砂屑等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6.
江开国 《湖南地质》1999,18(1):35-40
三板桥石膏矿床赋存于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沙市组上段,为一内陆湖相沉积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7个采矿层,平均厚62m,平均品位73%,矿石类型为石膏及硬石膏,石膏主要分布在上下两个水化带上,中间为硬石膏原生带,矿床成生在红色断陷盆地次凹湖湾处,并处于与外部盆地联接的通道口上,盆地差异性沉降,预备盆地的卤水补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西藏聂尔错镁硼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喜方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10,84(11):1601-1612
聂尔错镁硼矿为新近发现的一处镁硼矿床。本文通过对其区域地质资料、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与国内外矿床进行对比,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总结了成矿模式。聂尔错镁硼矿床赋存于中上全新统,有三个含矿层,中、上含矿层为主要可采矿层,下含矿层为次要含矿层;矿石类型包括粒状集合体库水硼镁石矿、含芒硝库水硼镁石矿、蜂窝状/块状柱硼镁石和混和类型矿石等4种,前两种为主要开采矿石,后两种为次要开采矿石。矿床对比研究表明,聂尔错镁硼矿床与其北部相邻的扎仓茶卡镁硼矿在有工业价值的硼矿物组合和形成矿床的地质环境等方面相同,属同类型矿床,但不同于国内外其它硼矿床。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新近纪火山岩。印度板块与亚洲版块碰撞,在靠近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聂尔错盐湖南部形成大面积富含B、Li、Mg、Na等成矿物质的新近纪火山岩,地热水及大气降水将大量成矿物质带入湖中,在干冷气候条件下,湖水浓缩成富含钠盐的饱和成矿溶液,并沉淀了库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等,形成聂尔错镁硼矿床。  相似文献   

8.
重庆玉峡锶矿床中分散元素锶的超常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玉峡锶矿床位于华蓥山构造带的南段。含矿岩系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的含藻含膏白云岩,含矿层位自下而上有三个矿层。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西山背斜北段的背斜转折端及相邻两翼的层间虚脱部位。矿石矿物有天青石、菱锶矿、钡天青石,脉石矿物为白云石、...  相似文献   

9.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是一个浅海盆地边缘相化学沉积型矿床,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重晶石矿床之一。矿体出露于湘黔边境复式背斜南东翼的贡溪复式向斜两翼。主要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属盆地边缘相;次要含矿层位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属半封闭台地相的泻湖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的有用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含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含玉髓)等。矿石的主要结构是镶嵌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构造是块状和条纹状构造。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古构造、古地理、层位和沉积岩相的控制。钡物质的来源与陆源和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含矿(钡)热卤水有关,且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10.
楼山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古生代寒武纪九龙群张夏组地层中,层状产出。自下而上可分为(1)、(2)两个矿层。(1)矿层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矿层赋存于张夏组上段,矿石组分以方解石为主,白云石次之,矿石以Ⅰ级品为主质量良好。该灰岩矿层控特征明显,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床成因属海相化学沉积型。  相似文献   

11.
滇西羊拉矿区里农矿段层状铜矿体产于于与扩张有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内部含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构造岩块,但成因上具相似性,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半深海环境。矿体寄主岩石主要为富铁的矽卡岩,多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向西缓倾,延伸大于2km,受到地层层位的控制,矿体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关系并不明显,与传统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里农矿段最具代表性的2、5号层状矿体及其围岩进行了岩石矿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具同生沉积特征,含矿矽卡岩富铁,远高于正常接触交代矽卡岩。推断本区矽卡岩化应广泛作用于里农组和江边组中上段各类岩石,这样铁能够从原生矿层中的黄铁矿、胶黄铁矿得到补充。δEu与铜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可能说明矽卡岩化对矿体不同程度的叠加富集作用。里农层状铜矿床的成因可概述为:新古生代拉张背景下海底喷流热水活动形成了里农原生硫化物层状矿体,层状矿体与赋矿火山—沉积岩在空间上共存,印支期岛弧花岗闪长岩对原生层状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叠加改造富集,形成了矽卡岩富厚矿体,因此认为羊拉层状矿床为具层控特征的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合奇县琼恰特北铅锌矿是近几年在西南天山地区的找矿新发现,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西北缘柯坪陆缘盆地,赋矿地层为上寒武—下奥陶统丘里塔格组上段碳酸盐岩,容矿岩性为岩溶角砾岩,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透镜状分布于岩溶角砾岩中,具有后生成矿特点。成矿与西南天山华力西晚期陆-陆碰撞造山事件关系密切,碰撞后造山带形成的区域流体运移进入前陆盆地,流体中的铅锌于丘里塔格组上段溶蚀崩塌形成的角砾岩中沉淀成矿。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世界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对比,笔者认为琼恰特北铅锌矿床属于MVT型铅锌矿矿床。  相似文献   

13.
大海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南西,处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滇东北铅锌成矿区南部,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系渔户村组中的层控矿床。矿区北起泥者箐,南至下观音岩村银厂沟,长10 km,呈南北向展布,由北而南划分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和八角地-观音岩3个矿段。赋矿围岩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浅灰、灰白色中层至厚层状粉晶白云岩、硅质碎裂白云岩夹硅质岩,近南北向层间断裂控制了上、下2个含矿层的分布,北西向断裂控制了富厚矿体的产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矿段以上含矿层矿化为主,八角地-观音岩矿段以下含矿层矿化为主。本文通过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提出矿化强度与含矿层、含矿层与顶板岩性差异、层间构造、叠加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勘查程度较高的八角地-观音岩矿段的勘查经验分析了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前景,并指出了下步勘查方向和合理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云南马龙苍龙山Mo-Ni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石岩头段。矿床由上、下2个Mo-Ni多金属矿层组成,分别赋存于石岩头段上部和中、下部。矿层呈薄层状产出,延伸稳定,矿层共(伴)生元素多。矿层受构造、地层、岩性及岩相控制明显。矿石具纹层状构造。矿石U/Th比值3.37~14.29,平均8.64,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影响。综合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分析资料,认为马龙苍龙山Mo-Ni多金属矿与广泛发育的华南寒武系Mo-Ni层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不同的是本区发现两层Mo-Ni矿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临翔大田河锗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新近系中新统南林组第二段和第四段,锗矿与煤共生,其形态及产状受煤岩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渠道供源、多阶段成矿的热水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6.
广昌县头陂硅藻土矿是一种白色和灰白色的粉状硅质岩石,产于第四纪沉积层中.矿层近似水平.矿层上部为第四系黄土层,中间夹有厚度不等的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下部为细砂质泥岩.矿区地层具有易被水冲蚀,吸水性强和遇水膨胀现象,遇水后粘性大,附着力强.硅藻土矿区对取心要求较高,除达到正常的岩矿心采取率要求外,还必须保持矿心(含矿层顶底板)原状结构不受破坏.钻探施工根据该区地层特点,采用合金钻进.选  相似文献   

17.
高洁 《安徽地质》2021,31(3):232-234,239
钟九铁矿床位于宁芜盆地南段,其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火山岩与三叠系中统黄马青组下段和三叠系中统周冲村组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赋矿围岩蚀变强烈.矿床成因是岩浆热液交代围岩形成含矿热液,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矿床.矿床类型为白象山式钟九热液交代亚式的中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达拉特旗芒硝矿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优质芒硝矿,赋存于中更新统中段、上段地层中。共有矿体(层)3个,分别为I、II、III矿体(层),呈层状近平行产出。其中以I矿体(层)为主,其平均厚度为13.89 m,厚度变异系数为43.23%;Na2SO4平均品位为33.81%,品位变异系数为12.65%。矿层结构较简单,夹层数量较少。矿石由可溶盐与水不溶物(泥沙)组成,其中可溶盐99%由Na2SO4·10H2O组成。另外,本文从盆地和水系的发展史、物质来源、古气候、古地理等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认为达拉特旗德胜太芒硝矿属第四纪掩埋型-内陆湖相蒸发-化学沉积芒硝矿床。  相似文献   

19.
阜蒙县北窝铺膨润土矿床位于中生代断陷盆地——于寺盆地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义县组第一岩段火山碎屑岩中。通过矿石阳离子交换量分析和差热分析,确定为钙基膨润土矿床。该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控制,沉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与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矾山山间盆地为一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破火山口,属复活火山口沉陷类型。其演化过程表明,该区火山岩系具明显的喷发沉积韵律。矾山明矾石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上段,矿层则围绕火山口呈弧形展布。在破火山口演化和第4阶段的多次喷发沉积,形成了多层矿。破火山口既是成矿物质来源的通道,又是成矿物质堆积的场所。据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认为,该矿床应属陆相火山喷发-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