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阴翠珍 《矿物学报》2003,23(2):153-157
研究了撰山子金矿床中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的形成世代、黄铁矿热电性的一般特征及黄铁矿的热电性与晶体形态、化学成分及金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导电类型既有n型、p型,又有n—p中间型,并以p型为主;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其热电性特征不同;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在矿体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金盆梁金矿床位于南秦岭柞水-山阳金多金属矿集区北部,矿体呈近东西向赋存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的沉积建造中,受左行韧性断层控制。关于矿石矿物学与金成矿过程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基于岩矿相学鉴定、背散射电子图像(BSE)、能谱(EDS)及电子探针分析(EPMA)等方法,查明矿石组构与载金硫化物毒砂、黄铁矿、辉锑矿及白铁矿的矿物学特征,探讨金的赋存状态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初步厘定矿床成因类型。结果显示,热液成矿期的金矿化以微细浸染型为主,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硅化(Ⅰ)、石英-辉锑矿-白铁矿±锑氧化物(Ⅱ)及方解石-石英(Ⅲ)3个阶段。不同载金硫化物的“不可见金”赋存状态差异显著,由毒砂的晶格金Au+,到早世代黄铁矿(Py-1)的晶格金Au+-纳米金Au0,至晚世代黄铁矿(Py-2)和白铁矿的纳米金Au0。金属矿物组合由毒砂-黄铁矿至辉锑矿-白铁矿,成矿流体由较高温的相对自然金不饱和状态,逐渐演化为相对低温的自然金饱和状态。金盆梁金矿床形成于较高硫逸度的中高温、中浅成环境,属于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赵家堡子金矿床黄铁矿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家堡子金矿床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铁矿分为自形立方体,自形-半自形、半自形-他形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几种形态.不同形态的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不同,从围岩-矿体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热电性、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包体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不但指示矿床成因,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赵家堡子金矿床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铁矿分为自形立方体,自形-半自形、半自形-他形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几种形态。不同形态的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不同,从围岩-矿体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热电性、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包体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不但指示矿床成因,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找矿矿物学在白乃庙金矿床远景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矿是矿区主要的矿石矿物,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其标型特征与金矿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黄铁矿成分、晶体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几个找矿指标,并用于金矿床远景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是矿区重要的矿石矿物,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其标型特征与金矿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黄铁矿成分,晶体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几个找矿指标,并用于金矿床远景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黄铁矿热电性及热爆裂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金矿带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热电性和热爆裂特征分析,确定了主成矿世代及各世代矿化类型,预测了深部探矿的可能性。黄铁矿以电子型(N型)为主,极少有空穴型(P型),N型热电系数分布于-347.3~-6.2 μV·℃-1,P型热电系数介于17.4~193.5 μV·℃-1, 成矿温度集中于258.8~319.2 ℃, 剥蚀率为50.260%~50.485%。爆裂曲线反映中低温(<280 ℃)矿化没有高温(>290 ℃)矿化好。综合分析认为,夹皮沟金矿带矿化分早期高温世代(热电系数峰值为-120 μV·℃-1,成矿温度峰值为320 ℃)和晚期中低温世代(热电系数值峰值为-210 μV·℃-1,成矿温度峰值为270 ℃)。前者包括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在矿体走向与夹皮沟主断裂一致及相交的矿区中均有发育;后者属石英脉型,主要在矿体走向与夹皮沟主断裂相交的矿区发育,叠加于高温世代热液矿化之上。高温热液矿化世代是主成矿世代,但有叠加的部位矿化增强。  相似文献   

8.
黄铁矿的一般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19-26
通过全面考察研究黄铁矿的一般矿物学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得知,第二和第三世代的黄铁矿是金矿化主期的形成物,与黄铁矿共生的矿物组合可作为金矿化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黄铁矿的形态粒度与其含金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即{210}晶形和{100}+{210}晶形的黄铁矿越多,自形程度越差,晶粒越细、越破碎,含金性就越好;反之亦然。成分研究分析表明,本区黄铁矿富S贫Fe,多As多Co,Co/Ni平均为2.53,S/Se平均为10804,显示内生热液矿床特征。R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n与S、Fe、Ni、As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山东烟台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烟台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热电性标型的分析和测试 ,对金矿的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南张家金矿黄铁矿的形态以 { 1 0 0 } +{ 2 1 0 }为主 ,反映了成矿溶液中硫浓度较高 ,金具有明显的亲硫性。黄铁矿成分贫 Co、Ni,富 As、Hg。热电导型主要为 P型 ,表明所采矿体为浅部矿 ,深部仍有远景。同时 ,黄铁矿 P型导型出现率由上到下变化很小 ,成矿环境稳定 ,显示矿体向下继续延伸。另外 ,矿石中的黄铁矿与磁山二长花岗岩中的副矿物黄铁矿在形态、成分和热电性上具相似性 ,表明二者具有继承关系 ,佐证了金矿的形成与岩体的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矿是五龙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热电性以P型为主,占总数的90.8%,变化范围为4.3-392.0uV/℃,N型占9.2%,变化范围为-28.6--177.1uV/℃;不同世代黄铁矿热电性不同,第一世代为P型,第二、三世代为P、N混合型;横向上从矿体到围岩;热电系数由小变大,As使其呈P型,而C0、Ni使其呈N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探讨了金青顶金矿床黄铁矿晶形、微量元素的含量、物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深部探矿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江思宏  聂凤军  张义  胡朋 《地学前缘》2004,11(2):401-41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型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金矿床不仅在矿物组合上具有显著差别 ,而且在形成的构造背景、成矿机理等方面也明显不同。高硫化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挤压应力场环境和流体混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而低硫化型矿床主要产于张性或中性环境下由于流体的沸腾使得矿体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有关的碱性岩通常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即碱性岩具有异常高的氧逸度和富含挥发份。由于发现大量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之间密切伴生 ,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矿床学家的重视 ,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哀牢山北段蛇绿岩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主要产于蛇绿岩上部的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并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分布有喜玛拉雅期煌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脉岩,其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围岩蚀变以碳酸盐化为主,其次是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包裹体成分以Na+、Zn2+、Cl-、SO42-、H2O和CO2为主;主要微量元素是As、Sb、W;稀土元素表现出轻稀土降低和重稀土相对增加的演化特征。硫、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属于以岩浆热液为主,伴有部分地下水加入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后沟—水泉沟碱性正长岩体的成因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北省赤城后沟一祟礼水泉沟一带以其众多的金矿床引人注目。但目前对该地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岩石类型认识颇不一致。本文认为与其有关的岩石类型为碱性正长岩,属印支期至燕山早期侵入的中浅成复式岩体。岩体侵入活动是导致工业矿体就位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对该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独立金矿物约有19种,加上亚种、变种和未定名矿物,共计约26种。主要工业矿物是自然金和银金矿,其次是金银矿和金的碲化物。我国金矿物的产出与矿床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不同赋矿岩石中的金矿床,其金矿物组合和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着重介绍我国金矿床中金矿物的产出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测汞在金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汞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热释汞测试方法,并以冀西北水晶屯金矿为例,对矿床主要工业矿体的赋存地段(Ⅱ号矿脉),进行了深部含矿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汞化合物在评价金矿床深部含矿性中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其评价效果同微量元素评价效果相比有良好一致笥。  相似文献   

17.
李坝金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际出发 ,系统研究了区内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将断裂分为三级 , 、 级断裂主要为导矿和配矿构造 ,NW、NWW向的 级断裂为最有利的赋矿构造。据此 ,以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为指导 ,借助计算机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对系统采集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的 17个元素分析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和 R型聚类分析等处理 ,将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转化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进而转化为找矿指标。研究表明 :含矿 (赋矿 +矿化 )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Au、Ag、As、Sb、Pb;非矿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Cr、Mn、Ti、V。将已知的赋矿、矿化和非矿断裂作为母体 ,利用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非矿、矿化和赋矿断裂判别函数 ,对已知的 2 3条断裂进行判别分类 ,错判 3条 ,准确率为 87%。该成果已应用于实际找矿工作中 ,通过对 11处未知区构造的含矿性研究 ,系统采取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和进行相应的多元素分析 ,经判别后指导找矿 ,共发现金矿体三条 ,矿化体五条 ,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北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与华力西晚期陆相火山-港火山作用有关的蚀变、矿化广泛发育。已有资料证明,矿区东部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具有一定工业意义。近年来在矿区西部又发现了较大规模呈面型特征的物探高相位电性异常及叠加于其上的化探原生晕Au、As、Sb异常。初步的地质与物、化探综合评价工作证实,矿区西部具有寻找次火山斑岩型隐伏金矿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9.
形成于西天山晚古生代吐拉苏火山盆地的伊尔曼得金矿、阿希金矿和塔吾尔别克金矿等3种不同类型金矿,其围岩蚀变及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伊尔曼得等金矿类型的围岩蚀变为硅化、高岭石化、重晶石化和地开石化,As、Sb、Hg、Cu与Au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塔吾尔别克金矿类型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围岩的As值增高,Au和Ag的含量明显增高.阿希金矿类型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冰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伊利石化,蚀变岩石的Se和As含量与Au、Ag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构造解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构造在金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生断裂活动伴随了构造-火山热液作用,提供了深部金等成矿物质。在此构造背景下,沉积了以重力流为主的陆源细碎屑岩与颗粒碳酸酸岩高频交替的岩相垂向组合,具有利于金活化,富集的初始元素组合(Au,Sb,As),构成了金的矿源层。后期构造递进变形作用发育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叠加,及与之伴随的多期多阶段蚀变矿化,致使矿源层中的易释放金活化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