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青海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用水量平衡的方法,讨论其未来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松嫩盆地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渐突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松嫩盆地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建立一套能够指导合理开发该区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已迫在眉睫。文章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研究目的,首先选取了一些能从整体上反映各亚系统内部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以为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 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外按照“发生的问题— 产生的机理—调控的标准—过程模拟—情景预测—响应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围绕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相对薄弱, 仍难以精确刻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动态模拟和有效预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面向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 为基础,以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以综合集成的对策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凯  韩永翔  张勃  郝建秀 《地理科学》2006,26(2):179-185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处于中级阶段V2,水资源开发利用仍保持上升势头,潜力综合评分值较大,达到0.5349,说明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仍有较大的潜力。其中以甘州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山丹县最小。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综合评价,为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初步估算了京津渤地区的水资源,全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29.67亿立方米,可供水资源为87.13亿立方米.进而讨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供需矛盾突出、旱涝频繁、地面沉降和水源污染.并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回潮与资源环境危机推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影响国家地缘安全的关键变量。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稀缺-冲突”范式下激化流域各国的矛盾,引发的水资源冲突联合域外势力进一步作用于国家地缘安全;在地缘安全视角下,中国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从“弱安全化”到“强安全化”再到“去安全化”的演进;水环境治理、水量分配及水开发利益协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议题,涉及的跨境水资源污染、水权分配以及水电开发争议等问题与国家地缘安全密切相关;东北、西北及西南三大国际河流密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地域分异明显,在差异化的地缘环境下带来多元的地缘安全威胁;最后基于“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背景对中国未来外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毛晓辉 《干旱区地理》2001,24(2):136-140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流域总面积102万km^2,流域范围涉及整个新疆南部地区。塔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塔里木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分期分段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西部大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解决西部水资源问题,不仅涉及到农业、林业、气象, 而且还涉及到人口、国土资源、环境、经济等部门, 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西部大开发基础的基础.要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关键是相应的配套工程要跟上,管理体制与节水措施要加强.国土面积广阔的西部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将其分成西南、西北两个大的单元,分别阐述了在西部开发中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是我国干旱区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流域,集水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流长821公里,发源于祁连山,穿越河西走廊,流泄于内蒙古西部高原。本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的数显和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了流域水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变化。指出目前水资源开发已影响到中游绿洲建设规模和下游绿的安全。研究认为现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使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协调。实行以流域为整体的开发,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实行分区定量分配和综合治理,从而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的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从强化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和开采潜力 ,以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必须合理规划 ,强化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库车河流域是库车县工矿企业的集中地,是阿克苏地区和库车县今后一个时期开发、治理的重点地区。随着库车河流域开发程度的迅速增大,进一步提高该流域水资源及其循环转化关系的研究程度,及时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广泛收集有关水文、水利现状资料和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库车河流域的水资源特征,并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Water resources insufficiency is one of the bottlenecks that restrict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ingbo city. Good hand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ontinuous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with respect to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spect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were then assessed at multiple scales, at both county/district and city level in Ningbo city, using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index.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volume of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consumption gradually rose each year, with surface water as the primary source and groundwater as the secondary source. Regarding consumption, 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 was the primary element, and domestic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umption were the secondary elements. Even though th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io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ere becoming more efficient, comprehensive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 (2)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index for Ningbo city fluctuated in the range of 4.51-23.35 during 2001-2015; the degree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otential exploitation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not stable.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index was 11.68; the degree of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s very high,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 from external water bodies was necessary, to the extent external source were available. (3) Future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will be quite difficult in Ningbo city, especially in Cixi county, Ningbo municipal district and Yuyao county. So the introduction of external water as a supplemental source will b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4.
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近年来随着水土开发活动的加剧,艾比湖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地区之一。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是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关系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平均达到75.99%;但水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偏低.有效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分值只有0.316;水土资源开发处于低级及过渡阶段,工农业及经济属于耗水型.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低,但同时也说明水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力。以评价结论为依据,给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干湖湿地是位于柴达木盆地最北端的一块湿地,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盆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引哈济党"工程将极其干旱的柴达木盆地的水跨区域调入疏勒河流域,使苏干湖湿地面临枯竭的危险。只有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田河流域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 潜力很大,然而该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新疆为例论述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土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河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论述,提出了在拟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方案中,应通过强化节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将水资源作为商品等措施,促进河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分析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环境评价(SEA)的必要性及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发SEA的作用,提出矿产资源开发SEA的工作原则,在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5 部分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SEA的评价方法与程序。中国矿产资源开发SEA,目前只能适用于规划范畴,并以矿产资源开发预测性SEA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