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傅君亮 《地质论评》1959,19(6):288-290
近年以来,苏联出版了两本有关第四纪调查方法的新著,一本是全苏地质科学研究所С.А.雅可甫列夫(Яковлев)主编的“第四纪沉积的研究与地质测量方法指南”(分两册,1954-1955);另一本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全苏地质科学研究所的С.Г.博奇(Боч)、В.И.格罗莫夫(Громов)、К.В.尼基福罗  相似文献   

2.
现代成因矿物学发源于苏联。В.И.维尔纳斯基,А.Е弗尔斯曼即已提出,其后Д.Л.格里戈里耶夫、Е.К.拉扎连科等人加以发展。А.И.金兹堡首先提出并论述了找矿矿物学。我国50年代初陈光远教授从苏联引进成因矿物学。在60年代初,陈光远教授等应用成因矿物学开始研究鞍山式铁矿,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找矿难度加大,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在我  相似文献   

3.
当前,用建造分析来完善对矿床的预测和普查的方法问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地质大会的一系列报告中反映尤为明显。内生矿床矿石建造的概念是由А.Врейтгауит(1849年)、Р.Век(1901年)和В.Штольцнер(1905年)确立的。初次在苏联义献中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的是Ф.Ю.Левинсон-Лессинг(1911年)、Е.И.Вогданович(1912年)、В.А.Обручев(1928年)。近十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一概念进行丁补元。而有关这个问题的最新著作之一是由  相似文献   

4.
孙大鹏 《地质论评》1964,22(4):276-288
至今,油页岩与石油的成因联系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油页岩是可燃有机矿产一部分,应从化学观点进行研究。如А.Д.阿尔汉格尔斯基(1927年)、Г.Д.斯塔德尼科夫(1932—1937年)、В.П.巴士林、И.О.布罗德及В.С.维谢洛斯基  相似文献   

5.
В.И.穆拉维叶夫等人报导,在苏联中亚乌斯提尤尔特高原东北部上渐新统沉积层中找到自然铁的层位。它是在打构造钻时发现的。同时发现自然铁与一种矿渣状岩石同时赋存于上渐新统煤层底部的固定层位中。其分布面积相当广,受构造控  相似文献   

6.
1.ВСЕГИНГЕО(苏联水文及工程地质研究所)双层岩心管:这种双层岩心管原为Е.В.西蒙诺夫(Е.В.ОИМОНОВ)设计的,早在1951年就开始试用于水文及工程地质工作,多年来在结构上曾多次改进,但基本结构及作用原理仍无大变更。1954年在西蒙诺夫双层岩心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ОГВ-5型的。目前苏联地质保矿部中央设计局(ЦКВ)又设计了ОГВ-6型的。这些型式都属于ВСЕИНГЕО双层岩心管的一种。本文将按苏联最新构造的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Г.施蒂勒有关火山作用与构造关系的概念,以及Д.Ж.季列尔和其它研究者对这种关系的本质的看法,是大家都知道的。И.В卢奇茨基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大家常议论有关最近三分之一的地质历史中—新地史期,即地槽活动占优势及逐渐平息的时期中所出现的情况;然而在早前寒武纪,大量的事实都证实构造情况是另外一个样子。根据原始地史期火山岩(绿岩)群的时代、成分、与花岗岩类、沉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特殊成因的铀矿床,妈产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与区域性巨大断裂有关的碱交代型铀矿床。文章以乌克兰地盾内若干碱交代体中的巨型铀矿床为例,对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分带、矿化时代、构造岩石学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的5个方面的地质判据等作了阐述。本文根据苏联专家В.И.卡赞斯基近期来华的讲学资料综合而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的阿留申群岛经过日本和菲律宾一直延伸到新西兰的链状弧后盆地是太平洋板块西部边缘的一大特征.大多数盆地位于远离大陆的火山岛弧后面,是太平洋岩石圈伸展的结果.日本海一边与大陆壳(亚洲大陆的苏联锡霍特山脉和朝鲜半岛)接壤另一边则是带有大陆碎块的活动岛弧.因此,可以说日本海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而与大洋作用关系不大.我们引用的来自日本岛弧的古地磁资料表明,早中新世以来,日本东北部围绕一个垂直轴反时针方向旋转了47°,而日本西南部围绕垂直轴顺时针方向旋转了56°.我们提到的这个差异旋转发生在11百万年以前到21百万年之间,是日本海的弧后盆地呈双门式扩张的结果,也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是太平洋板块上洋壳年龄最老、磁条带异常最复杂、海山分布最密集、地质构造最独特、构造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区域, 为探讨区内众多海山的构造成因,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弹性板挠曲理论计算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结果显示, 研究区的有效弹性厚度总体上表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 西边的麦哲伦海山链表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趋势, 东边的中太平洋海山群呈现出由西往东厚度递减的现象, 且这2个典型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比较接近.据此推测它们是在白垩纪期间(约130~90 Ma)形成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大规模热点群附近, 且受到了后期火山岩浆活动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乃礼、孙德佩两位先生作为高校访问事者到莫斯科各大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活动。他们寄来了В.М.Шлеч、И.К.Гавии、П.ф.Швсцов三位教授在1989年(22期)《科学未来》国际年鉴上发表的文章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与原作者反复磋商过。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作了必要的删节。  相似文献   

12.
赵斌 《地球化学》1973,(2):113-130
由于纤维状碱性角闪石具有若干优良性质,对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实验方面,И.А.奥斯特洛夫斯基(Остовский)和W.G.厄恩斯特(Ernst)合成了粒状或针状碱性角闪石。Ф.В.塞洛苗特尼科夫(Сыромятников)和А.Д.费多谢耶夫  相似文献   

13.
陶波火山区以流纹质岩浆活动为特征,发育闻名于世的地热田。通过采集新西兰陶波火山区的火山喷泉热水、地表水等不同类型的水样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探讨罗托鲁阿怀欧塔普地热公园内的地热水起源、汤加里罗火山公园内的苏打泉瀑布补给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怀欧塔普地热公园出露的地热水存在原生高砷的污染问题,其来源为变质水。苏打泉瀑布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指标在新西兰大气降水线分布范围内,说明该瀑布水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本研究为新西兰陶波火山区地热水和地表水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太平洋成矿带的概念由萌芽到产生大约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1922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提出了燕山运动,这是我国境内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一次最强烈的岩浆活动。3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提出了华夏和新华夏构造体系,对认识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有很大裨益。 1946年,C.C.斯米尔诺夫提出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完整概念。近年,М.И.伊齐克松将环太平洋成矿带划分为澳亚含锡体系,大铜环和大含金环等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5.
В.И.斯米尔诺夫在最近发表的文章(见苏刊《金属矿床地质》1975年第4期)中,把内生金属的矿质来源划分为三大类:1)与玄武岩岩浆有关的地壳下初生型;2)与花岗岩类岩浆有关的地壳中同化型;3)非岩浆淋滤型.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各种矿质来源所占的比重有明显的变异.太古代以二、三类占绝对主导地位;元古代起主导作用的是同化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是前苏联导师、矿田构造学奠基人В.M.克列特尔教授专著《矿田与矿床构造》问世60周年(中译本58周年),草撰此文以兹纪念。В.M.克列特尔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首部《找矿勘探学》,于1956年又出版了《矿田与矿床构造》。1957年应邀来我国讲学,并为《矿田与矿床构造(中译本)》作序。他的讲学内容被整理成《普查勘探讲话》,并于1958年公开发表。В.M.克列特尔教授的论著在中苏(俄)两国广为应用、影响深远。笔者有幸于1956年师从В.M.克列特尔教授,攻读副博士学位,深受教益。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矿田构造学的发展历史,以"矿田与矿床构造研究演进态势浅析"为题,将其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Ⅰ.继承–萌发阶段(1930~1949);Ⅱ.创建–奠基阶段(1950~1969);Ⅲ.应用–发展阶段(1970~1989);Ⅳ.深化–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Ⅰ、Ⅱ两阶段主要论述В.M.克列特尔、ф.И.沃尔弗逊等前苏联构造学家对矿田构造学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Ⅲ、Ⅳ两阶段论述了我国以翟裕生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矿田构造学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最后,对铀矿田深部找矿研究谈了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徐光荣 《矿床地质》1990,9(3):223-230
太平洋大金环由苏联М.И.齐克松于1979年在《太平洋区成矿分带》一书中提出,最近十年来太平洋地区进行了许多金矿地质和找矿工作。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对普查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探讨了伊齐克松留下来的大金环的三段空白区,论证了大金环的可能连续性。笔者对伊齐克松反复强调的太平洋成矿带和大金环的不对称性问题提出修正意见,认为不对称现象往往是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不够的反映,是重要的预测目标和工作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西藏扎仓茶卡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仓茶卡盐湖卤水属硫酸钠亚型,这种卤水是大陆盐湖中所特有的。其卤水组成与海水完全不同。海水蒸发实验的研究早在1849年乌齐利奥(J.Usiglio)就已开始。1896年J.H.范特荷夫对海水Na~-、K~ 、Mg~(2 )//Cl~-、SO_4~(2-)、H_2O体系的稳定平衡进行了大量工作。1938年Н.С.库尔纳科夫和В.И.尼古拉耶夫发表了Na~ 、K 、Mg~(2 )//Cl~-、SO_4~(2-)、H_2O体系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火山区温泉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温泉是深部岩浆活动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并且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然而,国内尚无火山区温泉排放的温室气体通量研究报道.我国长白山火山区水热活动强烈,主要有湖滨温泉带、聚龙温泉群、锦江温泉以及火山口外围的十八道沟温泉.本文利用数字皂膜流量计测量温泉气体排放通量,并结合前人对长白山火山区温泉气体成分的研究成果,估算了研究区温泉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通量.结果表明,长白山火山区温泉排放的CO2通量为6.9×104t·a-1,CH4排放通量为428.44t·a-1,与意大利Pantelleria Island火山区温泉排放的温室气体通量规模相当.本文的测试结果表明:数字皂膜流量计在火山区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估算研究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规模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火山活动能够将地球深部的碳输送到大气圈,是地质碳排放和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形式.火山作用不仅在喷发期能够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释放巨量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活动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密闭气室法等该领域国际先进的测试技术,测量并计算了长白山、腾冲、五大连池及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八井等典型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规模.结果显示,我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向大气圈输送的温室气体总通量约为8.13×106t·a-1,接近107t·a-1级别,相当于全球火山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释放总量的6%左右.太平洋构造域火山区的温室气体在释放通量与总量方面均低于特提斯构造域,并且太平洋构造域火山气体的地壳混染程度较低,显示出大洋俯冲带与大陆俯冲带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成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