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的独特功能 ,介绍基于LabVIEW 5 .0集成自动测控平台的实现方法。实践证明 ,利用LabVIEW集成多种EDA平台是非常简捷省时的理想途径 ,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电工电子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个完备的自动化测试系统通常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取及报表生成等功能.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一自动化测试系统.对比儿种数据存取及报表生成的方法,旨在寻找更方便、快捷、有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是基于网格GIS技术,空间数据库具有开放性、集成性,可以对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进行多样式、海量数据的组织集成与分布、网络共享服务。结点是平台系统中实现数据资源无缝集成与共享的中间件,是其核心部分。该文叙述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山东结点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分析了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包括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借鉴国外教学方法,提供习题集和参考答案,合理使用CAI课件,加强实验环节、作业和考试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GIS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特点,把GIS辅助教学软件设计为GIS理论学习系统、GIS实践系统(即具有GIS基本功能的GIS外壳)、GIS词典的集成,并系统地阐述了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核心技术。本文还详细地介绍了OCX控件与CAI工具平台的开发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根据《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课程的具体特点,从教学课程和实验两个大方面入手,提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方法的改革研究方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实验方法的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该课程最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集成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新型地面自动化观测设备,中国气象局提出了硬件集成系统设计方案,文中主要解决硬件集成系统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根据硬件集成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基于光纤以太网专用芯片(KS8995MAI)的多模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硬件设计方法,此收发器通过一对光纤可以将自动气象站数据、新型观测仪器等多种传感器数据经过光纤以太网统一发送到终端计算机。测试结果表明:方案实现了气象观测数据大容量、远距离的传输。  相似文献   

8.
面向应用的高校GIS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校GIS教学是近年来国内探讨的热点教学问题之一,涉及到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置、实践环节设置、教学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但这些探讨主要是针对GIS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教学而引发的,较少关注非GIS专业学位的GIS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清华大学GIS教学发展与现状,结合作者在GIS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考试方式、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开展针对非GIS专业、面向应用的高校GIS教学模式,与全国高校GIS教育工作者共勉.  相似文献   

9.
光学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教学理念、师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手段、教材和教辅资料建设以及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对光学类课程群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A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能够有效整合集成分散、异构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需要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共享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互操作的需求,然后设计了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该平台由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总中心、认证中心和分中心共同构成,采用Web Services技术将数据共享核心业务封装成一系列的Web服务:数据中心信息同步服务、元数据推送与管理服务、多源异构数据访问服务等.通过Web服务这种松散的耦合机制,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互操作,而且具有良好的开放可扩展性,可快速纳入新的异构系统作为分布式数据共享平台的节点,其数据共享核心服务,也可以方便地集成到其他应用系统中,为它们提供数据共享的功能.最后介绍了Web服务实现与部署的方法.分布式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已经应用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截止到2007年底,通过共享平台成功整合了10.23TB的分散数据资源,为3万多用户提供17TB的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TLAB平台的SIMULINK可视化仿真功能,完整地实现了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介绍了CDMA的主要环节(包括扩频技术、差错控制技术、调制技术、信道等)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东营”地理信息共享系统(DDYGISS)是集“3S”技术(GIS、GPS、RS)、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Internet技术、分布式组件技术等为一体的WebGIS服务平台,是面向资源集合、共享、应用服务的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本文提出了在DDYGISS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GIS和政务资源系统的高度集成,从而使单调的政务资源信息(如经济指标、人才、招投标信息等)可视化与空间化,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三维地质建模的目标,不应当只是实现地质体框架的可视化表达,而应当同时实现地质大数据的聚合、管理、挖掘、分析和共享。然而,传统的方法和技术难以实现顾及地质语义的结构-属性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与耦合表达。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虽然便于多源数据、地质先验知识、结构-属性的融合建模,却仍然受到数据结构表达能力不足、三维训练图像难以获取和非平稳现象的限制。面向地质大数据集成与管理的要求,详细讨论了三维地质建模中的空间数据模型、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结构-属性一体化集成建模方法、以及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质大数据集成与管理的框架与模式。发展新型的面向地质结构-属性耦合表达的统一空间数据模型,以及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协同的三维地质结构-属性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体系,着力构建出地质大数据的聚合、集成、管理、挖掘和分析的可视化环境与操作平台,是未来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建设是省、市两级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信息孤岛、推进信息共享的有力抓手,也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信息共享的关键基础。宁波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通过推进不动产登记数据清理、全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集成整合和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实践,分析了多平台软件的集成问题,给出了多平台软件集成中用户数据及控制信息的相互传递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集成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亚区域是一个资源相对集中,生态环境格局复杂,气候地带性多样,人地关系对比显著的区域。集成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对于支撑全球变化等前沿科学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域数据资源缺乏的现状,研究构建了包括三大体系的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集成系统,即数据资源采集与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分类体系、数据应用平台软件体系。其中,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采集规范、数据管理规范和综合考察规范3类共23项;数据分类体系包括4个大类、25个小类、128个要素;数据平台软件系统包括数据目录检索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发布与可视化、数据浏览与获取等5个功能模块;鉴此,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集成原型系统。目前,已集成144个数据集(库),数据量超过2TB,为东北亚综合科学考察数据的深度集成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Google Earth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平台,利用球面剖分瓦片,构建了2.5维静态的数字地球表面,实现了地表空间数据的集成、建模和应用,但没有涉及地表上下的空间。本文阐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剖分的规则、瓦块体系的几何特征及其编码原理,设计并实现了瓦块编码到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互换算法,并利用C++和OSG等主流语言,构建了真三维数字地球可视化平台的雏形框架;实现了球面和球体的任意剖分、地表上下空间实体的可视化建模及简单三维空间分析。初步展示了球体瓦块的新一代数字平台在天地一体化空间大数据集成、管理、建模与应用中的优势及前景。研究表明,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具有简单、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宜作为全球离散空间的坐标基准,利于空间实体建模与可视化等特点,可作为构建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的数据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Agent建模的地理模拟是认识和理解动态地理现象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地理模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模型的计算问题开始凸显。分布式并行仿真是解决大规模Agent复杂模拟计算的途径,然而已有研究基于Agent建模/仿真软件构建并行仿真系统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具有高移动与行为交互的空间Agent建模及其模拟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为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地理模拟框架DGSimF,用于大规模动态空间Agent模拟,支持模拟过程的实时表示与分析。设计了一个简单但高效的时空数据模型建模空间Agent,支持直接基于Agent行为建模集成地学模型,采用了时间微分方法协同各计算节点行为的执行,实现以“任务并行”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计算以提高仿真性能,构建了基于三维地球渲染引擎的虚拟地理环境,提供模拟过程的实时可视化。最后,以“红蓝对抗”案例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不同模拟计算量和不同客户端数量下的仿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GSimF可以为具有时空特征变化与行为交互的大规模空间Agent模拟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扩展计算节点,DGSimF可以有效地缓解复杂模拟计算的压力问题,并且仿真性能较高,在实验中并行效率保持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阶段宗地图测绘内业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清华山维软件EPS平台进行模板定制、二次开发相关功能模块,实现了从宗地图绘制、面积赋值重算到宗地图输出等全流程一体化、自动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pGIS K9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为技术平台,构建了服务于重庆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平台。平台集成了基础地理数据库、储量图数据库、采掘工程平面图数据库,实现矿山"图库一体"的数字化管理;能准确计算矿山动用储量,及时更新矿山资源储量;历史回溯矿山储量动态变化情况;使主管部门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掌控资源家底,促进矿山企业珍惜资源和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节约利用程度,同时,为进一步规范采矿权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提供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