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元素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活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多为酶,辅酶的组成成份,他们的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是生物正常生活和生长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相互代替的。虽然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和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给不足时,农作物就会出现缺乏症状,产量减少、质量降低。然而,如果土壤中微量元素过多,又会发生植株中毒。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能相互代替。微量元素只有在  相似文献   

2.
前 言 微量元素锌对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植物体内的锌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中锌严重缺乏时,则会造成减产,甚至颗粒不收。人体中缺锌时会引起代谢紊乱等失调病症。 明确土壤中的锌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依本区作物生长之需要予以评价是科学的调剂锌之供应状况,因地制宜使用锌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地区土壤速效微量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克拉玛依地区土壤速效微量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绘制了微量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土壤速效微量养分在整个研究区内均表现出中等变异水平 ,其变异性大小表现为 :速效Mo >速效B >速效Mn >速效Zn。除速效硼外 ,其它微量元素都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结构性 ,速效Zn、Mn变程较短 ,分别为 8.7km和 5 .2km ,速效Mo、B变程较长 ,分别为 4 1km和 6 6 .4km。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 ,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土壤速效微量养分进行了克里格插值 ,结果表明 :速效Zn在研究区内普遍缺乏 ,速效B、速效Mn含量较丰富 ,而速效Mo含量在整个研究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锌是植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是植物体中酶的组成成分,对叶绿素的形成和分解蛋白质复合体的去氢酶作用有密切关系。水稻的僵苗病,玉米的白条病、果树小叶病和丛生病等都是由于土壤缺锌引起的,尽管土壤中全锌含量较高,但由于土壤PH、有机质等土壤条件的变化使锌的可给性降低,锌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的失调,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还会产生各种病害。  相似文献   

5.
根据 110余个表层土壤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和通用的土壤微量元素缺乏临界值指标,探讨了川西北草原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能力以及与之有关的含量水平、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川西北草原土壤有效硼和锰含量很低,硼、锰缺乏较为严重和普遍;有效锌含量不高,约有1/4的土壤供锌不足;有效铜和铁含量丰富,基本上不缺。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地统计方法,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研究了干旱区流域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微量元素为对数正态分布;流域内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微量元素含量绿洲区普遍高于荒漠区;其中,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基本属正常范围,有效锰含量处于普遍缺乏状态,有效铜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变异系数在42.28%~83.24%;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具有各向异性特征,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二阶趋势效应。用简单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考虑各向异性及趋势效应,制作研究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认识本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流域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土壤资源综合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镍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虽然镍是一种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在较高含量时,对土壤微生物会造成毒害。在长期受镍胁迫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内生菌根、外生菌根中的某些种类产生了体内和体外的抗性机制以减少镍的毒害作用。通过微生物的吸收、沉淀、络合等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毒性;另外,某些根际微生物还能提高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根际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关系强化植物修复的效果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优势植物中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白山区是我国中纬度山地原始森林地区。区内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经济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理想场所。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出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物质、能量变换的机理。本文拟对长白山区各垂直带优势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揭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实质提供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土微量元素对植被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测度了沙漠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等格局参数及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借助ICP/MS仪测定了沙漠表层(0~10 cm)和次表层(10~30 cm)风沙土中Cu、Zn、Mo、Fe、Co、Ni、Mn、V、Se、B微量元素含量。利用t-检验和CCA排序的方法,分析了微量元素在风沙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对植被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势较高的东部Ni和Mn的含量高于其他地段。地势较低、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全盐含量较高的西部,Mo、Cu、Zn、Fe、Se含量较高。Fe的高含量值主要出现在分选差、有机质较多的风沙土中。另外,绝大多数微量元素在表层风沙土中的平均含量高于浅层。对比不同微量元素成分条件下的乔灌木和草本层片植物组成和结构特征,发现乔灌木层片基本格局所受影响不明显,草本层片则在沙漠生境下已形成的植物群丛内部发生分化,出现多个小的植物组合。  相似文献   

10.
安徽西部大别山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安徽西部大别山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对研究区土壤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及氧化镁等微量营养元素进行丰缺状况评价。研究表明,大别山区土壤中磷和全钾较为丰富,全氮及有机质缺乏,微量营养元素中以锌、氧化铁等较丰富。在评价基础上提出合理施肥建议,为区内土壤肥力保持及农业种植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荒漠草地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付华  周志宇  庄光辉 《中国沙漠》2000,20(4):426-429
对阿拉善所属的4个草地类6个亚类75个牧草25个土壤样本中的Fe、Mn、Zn、Cu、Co、Mo、Se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类型进行研究,并对各草地类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除滩地戈壁亚类,山前倾斜地亚类、河泛地低地亚类Se含量及冷温潮湿类的Cu和Zn含量正常外,其它都低于我国和世界正常土壤平均含量。微量元素的缺乏与成土母质相关。阿拉善地区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复杂,但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范围,这与牧草本身对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发现有一类疾病与人体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有关.例如.人体缺钙,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患上骨质增生或佝偻病,缺锌,特别是儿童缺锌,将出现内分泌失调、发育不良或导致侏儒症;缺铁,会出现贫血;缺碘,会产生甲状腺肿.相反,当人体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时,将产生微量元素中毒症状,甚至诱发某些癌症.例如砷中毒、硒中毒、氟中毒、镉中毒、汞中毒、铅中毒可导致肺癌、皮肤癌、食道癌等疾病.可见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影响之大已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资源》2014,(3):73-73
<正>人类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发现有一类疾病与人体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有关。例如。人体缺钙,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患上骨质增生或佝偻病;缺锌,特别是儿童缺锌,将出现内分泌失调、发育不良或导致侏儒症;缺铁,会出现贫血;缺碘,会产生甲状腺肿。相反,当人体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时,将产生微量元素中毒症状,甚至诱发某些癌症。例如砷中毒、硒中毒、氟中毒、镉中毒、汞中毒、铅中毒可导致肺癌、皮肤癌、食道癌等疾病。可见  相似文献   

14.
采集了15种荒漠地区常见植物的样品,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其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荒漠地区植物的常量元素主要有Cl、S、P、Ca、Si、Al、K、Na和Mg,微量元素主要有Sr、Rb、Br、Zn、Cu、Ni、V、Ti、Ba、Mn 和Fe。不同种类植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不同,体现了植物因遗传生理特性的不同而对环境元素选择吸收的特点。15种荒漠植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的典型特征是富Ca、K贫Na,表明生境对各类植物化学成分含量的统一影响。属于同科的植物化学元素组成比较接近,说明植物元素化学成分可作为植物分类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异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阳  宋金凤  张韫 《山地学报》2003,21(6):653-661
对长白山不同垂直景观带141个野生植物样品中Fe、Zn、Se、Ge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供试野生经济植物含Fe1003 24±674 54μg/g、Zn69 28±46 06μg/g、Se0 111±0 071μg/g、Ge2 63±2 40μg/g。平均来说,植物的Fe、Zn含量都是较丰富的,而Se、Ge则含量不高。不同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相当大,各元素的总体变异系数(Cv)高达0 64~0 91。这种差异主要来自生物性因素(种间差异、部位差异);环境因素(母岩、土壤、气候)也有显著影响,不同垂直景观带间有显著差异。就供试植物样品总体而言,不同元素间都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其中Fe与Zn、Zn与Se、Zn与Ge、Se与Ge之间的正相关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相对富集系数(Re)和生物吸收系数(Ac),筛选出了"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型"药用和食用植物若干种。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人工湿地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和景观生态效果,构建了表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组合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湿地植物组合的应用潜力。评价体系选用一级、二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植物特性、净化能力、社会经济功能和景观功能;二级指标包括耐污性、耐寒性、氮、磷、COD的去除率和植物维护管理等15项指标。通过计算每种植物组合的指标分数,判断在不同情况下最适合的植物组合。结果表明:在处理污染严重的污水时,芦苇—浮萍—穗状狐尾藻为最优组合,得分为0.80,属于“优”级;在处理污染较轻的水体时,芦苇—凤眼莲—穗状狐尾藻为最优组合,得分为0.74,属于“良”级。湿地植物评价需更加详细并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晚第三系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别沉积地层剖面中的古土壤层(原位沉积)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论文拟以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为例,尝试从剖面样品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性质探讨晚第三纪或更早之前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方法。形态特征包括沉积物的色调、层次结构、生物扰动作用、植物根系等分析基本排除了研究地层剖面中的层段为古土壤。沉积物中较高的CaCO3含量、较低的铁游离度,均<20%,反映出沉积物源的风化程度低,都说明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条件湿热程度不高。样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地层剖面沉积物是经过异地搬运、沉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西部资源》2012,(2):29-29
铜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人体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微量元素,铜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金属元素之一。成年人体内,1千克体重中,铜含量大约为1.4 mg~2.1 mg;血液中铜的含量约为1.0 mg~1.5 mg。这一数量虽小,但它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器官的正常运行却不可缺少。这是因为铜元素在机体运行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铜是机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重要的酶需要微量铜的参与和活化。例如,铜可以催化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重要地质档案的泥炭已经成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最有价值的陆地载体之一,尤其是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最有潜力。有综述指出,中国泥炭碳、氧同位素古气候研究缺乏现代过程的验证。通过总结国内外泥炭植物纤维素碳、氧同位素现代过程及其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其中包括泥炭植物应用于古气候重建的材料选择、维管束和非维管束植物纤维素碳、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已有研究中泥炭碳、氧同位素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泥炭植物碳、氧同位素古气候研究现状,为中国后续开展泥炭相关工作提供思路指引。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4次对昆明9个高校校园进行了植物组成、植物挂牌和学生识别植物的调查。结果表明,昆明高校9个校园内共发现高等植物593种,隶属397属143科,包含了中国目前通用植物学教科书提及到的91%以上的植物科,储存了丰富的植物学教学实体材料;识别植物的学生里,有60%的是根据植物标牌来识别植物的,但1/3的高校校园没有给植物挂牌。因此认为,昆明高校校园绿地植物具有重要的潜在教学效用,但因缺乏足够的教学服务而未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